分享

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哪些风险?

 文山书院 2017-08-15


1
流动性风险



我国P2P网贷行业以平台垫付模式居多,流动性是指在网贷平台承诺为出借人垫付逾期借款的情况下,平台应对出借人兑现要求的能力。当P2P网贷平台流动性不足时,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减少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如果P2P网贷的大量债权人同时要求兑现债权,例如出现大量出借人的挤兑行为,网贷平台就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造成流动性风险的原因主要是期限错配、拆标、组团、从众效应和抵押物变现难,等等。


2
法律(政策)风险



P2P平台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平台,他的法律地位是合同法中的居间人。理想情况下的P2P平台应被视为融资居间合同中的居间人的角色,仅仅作为信息中介,不介入双方的交易。但在实际操作中,已有不少P2P平台偏离了纯中介的角色,因此P2P平台面临着额外的法律风险。如非法吸存与非法集资的风险、集资诈骗风险等等。

另外,网贷这些年,虽然去年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了,网贷进入监管元年,但各大平台要想完全合规的目前还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制定仍存在变动,另一方面是平台要适应新的政策也需要一个过程。这当中也会为平台带来许多隐形风险。


3
道德风险



有部分平台以借贷的名义开办平台,但事实上却将出借人的资金挪作他用,更有甚者直接卷款潜逃。这类并非将资金用作借贷并导致出借人资金损失的可能就是P2P网贷的道德风险。另外,将出借人资金留作己用也成了一些网贷平台的常见做法,这种做法被称作“自融”。


4
破解对风险的迷思



事实上,在网贷行业发展了十年的时间里,随着行业环境变化以及风险事件的爆发,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已经在逐步觉醒,但目前看来,仍远远不够。网贷行业长时间处于无监管、高速发展的状态,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就很容易陷入一些对风险认知上的迷思。标签化投资就是典型。没有监管时,看背景;现在监管将落半落,存管、备案等又成为新的标签。


5
银行存管=没风险? NO



存管只是使交易过程更透明,存管银行并不对交易负责,只监管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否一致、银行的账目和网贷机构账目是否一致,至于平台背后是假是真,银行却不过问。并且银行是否能履行资金监管职能存疑。网贷机构本身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还需要投资者自己去仔细判断网贷机构和项目。


6
备案=没风险? NO



备案行为并不具有创设权利的审批或许可性质,更不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如果将来你所投资的平台备案后,出了问题爆了雷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备案是起不到半点背书和担保作用的,备了案也不一定靠谱;同时,若你所投资的平台没有顺利通过金融办的备案,那一定是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平台,请敬而远之。


7
国资/风投/各种牛逼背景=有保障? NO



在网贷行业还处于激进发展时期,没有监管,没有所谓合规,背景就是一家平台的标签和实力。即便政策渐落半落的现还是如此。对于投资人来讲,平台是否值得信赖,平台背景是要考察的第一条。因此,背景实力之于平台发展至关重要。但凡趋之如骛的地方,则必有玄机。自一开始,不少平台就为打造“背景”下了不少功夫。有时候,看起来平台背景实力杠杠的,但背地里坑不少。近两年所谓国资系平台频频爆发风险事件,就是有力佐证之一。


投资人怎样控制风险

第一,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目前诸多投资者常用降低风险,控制损失的方法。会投资多个网贷平台,有些会购买不同的标的资产,但是大多数考虑的是平台(对象)分散,投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考虑增加时机分散、地域分散和期限分散等。

第二,风险转移。通俗的讲是把风险转移到其他人或机构。在网贷投资里,其中履约险就是一个例子,它是指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承诺,如果投保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

第三,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购买与已经购买的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理财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在网贷投资上的应用就是,有些人会拿较多资金投资在网贷之家等第三方平台靠前的大平台,但是这些平台收益低,为此他们会拿少部分钱(这笔钱刚好是所投大平台一年内能赚回的收益)投高收益,风险高的小平台。

第四,风险补偿。这个就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进行预判,并做出相应的补偿措施。我们看到的车子、房子抵押贷款,就是这种策略。如果借款人还不起钱,那就用抵押物偿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