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的中医常识,指导饮食起居

 秦岭之尖 2017-08-15

实用的中医常识,指导饮食起居

中医药在我国传承千年,奠定了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实现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中医辨证思维观念。中医保健与治疗以调整为基础,强调顺应自然、平衡协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基本理念。今天,“健康西城”就带您了解一下关于中医药的小知识。

基本知识

中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回归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药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几大类别。中药体系十分庞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的说法自古就有,这种理论认为,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即药物,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中医理论中将中药“四性”、“五味”的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类似的特征。萝卜、绿豆、山药、山楂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物。

中医养生

实用的中医常识,指导饮食起居

概述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养等多种方式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在中医养生的理论中,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等,即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天人相应、形神兼具;调整阴阳、补偏救弊;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秋季养生

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各不相同,要根据四时的不同特点来保养阳气,减少生病,并最终促进生长发育。如今立秋已过,秋季自然界的阳气有疏泄趋向收敛,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也就是说,秋季宜早睡早起。同时,秋季要多备几件秋装,酌情增减,虽然根据“春捂秋冻”的理论,秋季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物,但也要注意防止“凉气”的侵袭。此外,秋季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可以多吃一些芝麻、糯米、蜂蜜、枇杷等食物,益胃生津。

中医药保健

实用的中医常识,指导饮食起居

眼部保健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目得血而能视,眼睛是五官之首,聚集了人体气血的精华,体内气血充实,才能视物有神。认真做眼保健操,可以促进眼和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经络,达到增减眼部健康、预防近视的目的。

牙齿护理

中医理论中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将牙视为骨骼的延续,认为牙齿的生长发育和肾是紧密相关的,肾精充盛则牙齿坚固有力,不容易患牙齿及牙龈疾病。在牙齿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可以采用叩齿咽津法,刺激牙周组织、改善局部血压循环、让牙齿更加坚固。

控制儿童体重

肥胖会给儿童带来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导致儿童身材矮小,出现自卑、自闭等多种心理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儿童肥胖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所以,儿童饮食可参考“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和“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等民谚,日常饮食以瘦肉、海产品、脱脂奶类、豆制品、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为主,清淡饮食,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同时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不要过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