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理解的逆向投资(作者:谌登春)

 SHP周 2017-08-16
总结:我理解的所谓逆向投资一定不是从字面意义来简单的解释,或者说不是简单的为了逆向而逆向。通俗点说:多数人看多时我看空,多数人看空时我看多只是逆向投资的表面意义,远远不是逆向投资的真谛。我认为逆向投资的真谛是首先我能避免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我能通过认真的思考合理的推理得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以下是正文----------------------------------------------------------------------------------------------------------------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要逆向投资,或者说逆向投资的由来。从证券投资的历史开始以来,人们总结出一个段子:市场上的投资者通常是七亏二平一赚。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统计结果,在证券市场波动的不同阶段也存在差异,但她反映了证券市场投资者长期收益的分布状态。虽然我们都是在追求更高收益的美好愿望下把资产从赚取微博利息的银行转入证券投资领域,但往往事情不会一帆风顺,这条路充满荆棘甚至是陷阱。结果有时就是这么残酷,多数人都在这条路上折戟沉沙,以失败而草草收场。行为金融学对他们有过研究:认为他们容易自大、贪婪,这时候的他们会轻易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押注,他们很享受这种就像赌博对神经刺激带来的快感,他们甚至不清楚是押注在明天的运气上。还不止这些,他们还很容易恐惧。面对下跌和亏损,他们就像是受惊的羊群,即使事实上没有危险他们也会惊恐地上蹿下跳。有时候,他们会自信地声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但他们的行为会出卖他们。真正面对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地成为他们的一员。也许我说的太多了,总之他们就是在证券投资领域亏钱的多数人。如果你的投资跟这些多数人一样,那你的投资结果也跟他们一样是亏损的。如果你想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那你就要和这些多数人做不一样的投资,做一个跟他们不一样的少数人,这种行为被总结为逆向投资。
        上面解释了为什么要逆向投资,还提到了要和多数人做不一样的投资(注意我说的是不一样的投资,不是相反的投资)。如果我们观察到多数人做多,那我们做空;如果多数人做空,那我们做多。这只是简单地为了逆向而逆向,这当然简单,而且我们也更喜欢简单,但这对逆向投资的理解只是表象,并没有认识到逆向投资的真谛。原因如下:首先,简单地为了逆向而逆向就是把我们的投资行为设定在所谓多数人的行为的反方向。行为金融学对多数人的研究表明:他们时而过于自信,时而噤如寒蝉;他们时而贪婪,时而恐惧。所以他们往往异常兴奋,今天看多,明天看空,转瞬间就后悔。如此循环反复,他们却乐此不疲。如果你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方向标,那你其实不自觉地成为了另一个他们中的一员。第二,不能盲目相信我们对人类行为的观察。我们的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我们,魔术就是最好的例子。退一步讲,就算你看清了现在,你也看不到未来,而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人类日常波澜不惊的下面深藏着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疯狂。300年前的牛顿就因此在英国南海公司的投资损失惨重,他留给我们一句话:“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千万不要怀疑更不要去挑战,因为你可能会被人们的疯狂击得粉粹(题外话:因为人们的疯狂无法预测且力量无法想象,尽量不要做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冷静!避免人云亦云。特别是在人们集体疯狂的时候一定要远离他们,你才能嗅到危险的气味。而在人们悲观绝望的时候要睁开双眼你才能看到金钱的光芒。听起来非常简单,可事实上非常困难。因为贪婪和恐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你是在和动物本能做斗争。不仅如此,你还要客服羊群效应。一只羊正悠闲地吃着青草,突然周围的羊群都开始发力狂奔。这只羊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本能地会和羊群一起狂奔。事实上人类的表现并不会比羊群高明多少!但是在投资领域,你必须做那只不随羊群狂奔的羊。你必须停下来,停下来思考。这就是我理解逆向投资或者说投资(通过看图找趋势或者看指标决定买卖等投机除外)最重要的事:认真思考、合理推理、独立判断。我们必须判断我们的投资成本在未来能否给我们满意的价值回报。所以我们的投资行为必须以公司价值为风向标;而不是看图、看指标、看别人的行为。因为他们都是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甚至是有破坏性的。试想一下你在大海上航行,你可以靠大海上漂浮的一块木板或者大海里穿行的鱼来为你指明方向吗?
        我就用多数人热衷的热点概念题材来说一下股票投资的思考方法。某公司的业务正处于爆发时期,预计近几年会高速增长,于是公司股票正受到市场的欢迎和热捧。首先,我们要冷静。不要盲目跟随大众。但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投资决策呢?还是要从公司的业务出发,你需要去了解甚至调研估算出这项业务的市场规模有多大,然后根据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公司的竞争地位估算出公司的市场份额,然后再根据成本和费用你可以大致估算出这项业务能给公司创造多少利润。如果你这么做了,假设你得出结论:公司5年后将会有10亿比较稳定的利润,并给她25倍PE的估值,那么这项业务价值250亿。因为公司股票现在正炙手可热,往往你会发现她现在的市值就已经大约250亿,那么你买入这只股票持有5年将会毫无意义。这种情况在股票市场经常出现,如果你发现公司市值已经远远超出你估算出的公司价值,我也不会感到惊讶。所以远离他们吧,下次在市场上以极高的价格买入那些炙手可热的股票时你可要当心了。
        我再举一个非股票的例子。2015年市场上发行了大量的分级基金,在市场疯狂上涨的上半年,分级B的杠杆属性更享受了加倍的收益,于是大家开始疯狂追逐分级B,导致市场上分级B出现了高达20%以上的溢价。那么你是顺应市场还是逆市场而为呢!答案都不是。如果你跟随大众,6月后的下跌将会是血淋淋的教训;如果逆市场而为,假如可以做空分级B并且你这样做了,那么你等不到6月份的胜利就已经被市场的疯狂消灭。我们必须先冷静下来思考,我们才能看清分级基金的本来面目。如果你能在闹市里静下心来认真看看分级基金的规则,多阅读几份分级基金的合同。你会发现当时分级基金的两个投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因为分级B的大幅溢价导致分级基金的拆分套利机会。当时大量的分级基金A/B价格相对母基金净值是溢价的,即以净值申购母基金,然后拆分后分别卖出A\B份额实现溢价套利。这种溢价套利需要积沙成塔,而且也面临着一定风险(注:溢价的消失以及套利期间内基金净值的下跌)。那第二个机会简直就像有人直接向你扔钱:经历反反复复的溢价套利后,当时分级A的价格渐渐被打压到0.8元以下。现在就是你远离人群,认真分析分级A的投资价值的时候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分级A的本金是1元,并按天收取固定利息(注:一般是一年定存基准利率+3%),按当时的价格买入,光利息的年收益率都能在7%左右。还不止这些,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一定会发现基金合同里还有关于下折的条款(注:一般规定当分级B的净值低于0.25元时将触发下折),这是对收取固定利息的分级A的一种保护。如果我们能以低于0.8元的价格买进分级A,那么下折还将会带来一笔额外不菲的财富。假设某(A:B=5:5)分级基金分级A的净值为1.01元,分级B的净值在0.23元时触发下折,那么分级A的所有者将立即收回0.78元(1.01-0.23)的本金,因为按5:5的比例下折后只需借出0.23元给分级B的所有者。这剩余的0.23元继续收取约定的利息。提前收回的本金你可以选择低估的分级A继续买进。哪怕按当时分级A的价格来算,一次下折后的分级A市值在0.95元左右。这与我们0.8元以下的成本相比真的是一笔额外不菲的收益。(注:事实上,股灾过后这些分级A的市场价格甚至已经回到了1元以上。也就是说如果经历一次下折并继续买进分级A持有到股灾过后,收益率能有50%左右,而且这个过程几乎不存在大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