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官员向皇帝下跪之前,都会先拍几下袖子。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动作呢?其实小小的动作里藏有大玄机,这个动作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 满族人在入关前过得是马背上的生活,善于骑射,由于经常射箭骑马,所以不经意间就会受伤,为了减少受伤,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袖子做得很长,在危急时刻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关外的冬天十分严寒,长袖子还能起到保暖防寒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满族人会将长袖子卷起来,等到要去打猎的时候,或者是寒冷冬天到来了,他们便将袖子放下来,起到保护保暖的作用。 后来,这种衣服就演变成了清朝的官服,官服的袖口都是呈马蹄状,名为马蹄袖,在满语中被叫做“哇哈”。满人入关后,过去的骑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很少有人经常骑马打猎,但是这种马蹄袖的服饰一直保留了下来。 所以清朝官员在参拜皇帝的时候,拍袖子是为了让袖子自然下坠,同时将手很自然的藏到袖子里,这是满人特有的一种礼仪,名叫“放哇哈”。 此外,这个动作还有三个重要寓意。一是面生不能不洁,拍袖子则表示除去自己身上的灰尘,以示对皇帝的尊重。二是表示自己两袖清风,一身清白。三是证明自己没有携带或者暗藏兵器,进行一种自我证明。 现在,您知道为何清朝官员下跪前都会先拍几下袖子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