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婚姻咨询的现象学描述
笔者从事婚姻情感咨询多年,尝试着从中总结一些咨询过程与实质,与大家分享。
婚姻情感咨询,很少遭遇到简单磨合问题,因为这种问题处于微小冲突状态,当事人并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往往会因轻忽而PASS掉。等到关系危机局势越来越吃紧时,才想起来某种程度的努力,这种努力又常以习惯化的应对方式出现而无法真正有觉察、反思与调整,致使努力本身常显低效、无效甚至于负效,进一步促使关系趋向不断恶化,危机加重的方向滑行。个人努力显得不再有效,并因大量的反馈信息促使其不得不自我怀疑和深感无助时,经由外部提醒,获得相关信息,才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此时的关系局势,通常已经进入了僵局,大量的个案不仅已经是僵局,而且常见僵局的僵化程度异常地高,可谓是冰冻三尺。关系危如累卵也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我们咨询师通常要处理的,正是这类婚姻问题,危机的婚姻情感关系,僵局的化解,关系的修复,以及发展。
婚姻危机从原理上正合了“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俗话说。通常在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彼此都是参与者,都是责任人,是双方内部的关系模式出了差错,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显示出它的极不适应来,才逐步酝成危机的。鲜有例外,如境遇性的外遇,或短暂的婚外情——露水浪漫爱情——几夜风流,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危机处理相对容易一些,它可能只是相对多地涉及当事人的观念发展、道德焦虑或谴责等问题;但如果在一方或双方境遇性的出轨之外,尚有婚姻内部的关系模式问题,那么麻烦也就非同一般,可谓是雪上加霜了。
求询的来访者,通常是渴望危机解除,挽回婚姻的。在这些求助者中,缺乏某种发展的意识,常常会想着修复婚姻情感的裂痕,回到“从前”,所谓的“挽回”,并不是前瞻性的婚姻认知。这样的定位,危害还是很深。因为在这种定位下,当事人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婚姻中的情感模式不当,适应不良,作为婚姻危机的内因是不可轻视的;而会倾向于简单化地归因,认为这只是配偶或自己一时“糊涂”,走了“弯路”,因而当事人容易幻想借力咨询师,帮助自己纠正对方的“不良行为”,中止对方对自己的“伤害”。此时,不仅是模式问题上的认知能力跟不上反思需要,而且连起码的个人责任也没有基本觉察。外归因之后,自己完全是一个受害者,完全是免责的;而“错”在对方,或社会环境(文化)诱惑了对方等外在的因素。当事人会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是被加害的。
婚姻咨询中,因存在男女的性别心理差异,主动求助的男性相当少,而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大约在1:4~5的水平。女性在结婚之后,把婚姻家庭当成是自我的归宿,以此为个人的主要价值支撑,除此似乎就难有什么个人价值感了。进化论心理学与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的终极价值定位,通常在于“关怀”,与男性的“成就”定位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心理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女性离婚或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显然要比男性高得多,也使得男性更比女性对婚姻的离合不在意一些。男性在婚姻情感之外,很可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个人价值感,其自尊对婚姻情感的依赖性比女性普遍低一些。男性的普遍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价值取向是成就感;而女性的终极价值是人际关怀,这种倾向有着进化论的意义,同时也是很自然的价值定位。这样的求询比例上的差异,可以看出,女性相对男性在婚姻生活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换句话说,来求助的人是(即使是男性也是)“心理弱势”的一方,比另一方更在意婚姻的保留;这些人,动机强烈,原来也努力过,挣扎过,很有精力耗竭的疲惫感,很沮丧。而对于处理危机的方式方法,显得很迷茫,很需要指点。这些人通常渴望把自己的问题完全交给咨询师,好叫咨询师用其妙手回春的技术,直接提出有效的建议应对危机,而且渴望这种处理是立竿见影,手到病除的。进入咨询的当事人,很少意识到它是一个极需要当事人个人切实努力的、有相当长过程的系统工程。这样的沮丧心情下的失望与急切,甚至焦灼,在咨询开始时,影响通常是负面的,它妨碍了当事人的冷静反思,从容进行咨询学习基础上的个人调整。这些人的关注焦点,往往围绕个人情绪,而不是深层的(如关系模式或心结或观念上的)问题解决的,因而会有归因不当、情感沉溺、过度防御、道德化(标签化)、自我中心、缺乏宽容、自我对抗等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师一一加以清理、处置。
接手一个新个案,我们自然不能在未了解全面时,就轻易加以评判,或提出什么建议,要不然,就有可能上了权力型投射认同的当了。我们通常需要在了解对方情绪困扰的同时,逐步了解相关的因素,慢慢地对整个案情形成框架性的认知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对个案的危机局势进行心理评估,在渐渐明晰之后,与当事人分享,引导当事人的重新评价关系的需求萌芽,进而为分离出关系中的个人责任,认清关系模式如何以及它与现实婚姻情感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找出个人的可为因素,立足于自我改变引起的自我成长这个长远有效的活力因子,来促进婚姻情感的危机化解。我们的进展是一点点推进的,急躁会冒欲速则不达的错误,使得问题解决更难奏效。
随着咨询的深入,慢慢地,当事人会有了某种“原来如此”的领悟(即“觉醒体验”)。这就是对婚姻(情感)关系及其危机重新诠释和理解。它为理顺关系纠结,分清个人责任打下基础。而个人责任问题,通常不与动机有关;而是与个人的“情感能力”发展不足有关。比如说在互动中出现大量的不良沟通——自我防御下的扭曲、产生的误解,强力操纵,指责抱怨,缺乏自我反思,封闭冷漠,被动性等,所有这些,都是咨询中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最终我们会明白,不只是为了关系危机的处理,更是为了保障个人的心理健康长治久安,为了哪怕当下的关系无力回天,自己的个人信心、未来、健康、幸福,也不会从根本上受到影响。立足于自我发展,事实上也使得关系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心理到精神上的充分独立,让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心理上的焦虑水平调整到了较为适中的位置,因而自我感受得到了大幅改善。而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时候,被动性也可能因此消解,转为更为主动地以一个自我负责的姿态来面对挑战,把危机当成了个人学习成长的契机,更乐观地看待压力事件,更有信心地走向个人的未来。有不少危机严重到了实在无法挽回的地步,那么,即使最终关系局势崩盘,劳燕分飞,个人仍可以健康地生活下去,与怨恨和偏见绝缘,不带阴影地重新考虑个人未来,赢得幸福。
婚姻咨询常常是一方缺席的,因为两人对婚姻的期待并不一致,弱势一方更乐于求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本着谁求助谁负责谁发展的原则来加以处理,此时过度强调公平公正是无益的。有时候,甚至可以把对方当成是一个既定因素来简化局势,将婚姻咨询转化为个人发展性的咨询。我们认为,简单化地要“改变”对方是不可行的,真正可为的因素,还是求助的当事人的自我调整。即便要改变对方,也必须是渐进式的,渗透式的,逐步影响的。不能立足于自我改变,要轻易改变对方无异于痴心妄想。自我调整-积攒正性的关系影响力-促使对方有所知觉-对方在知觉当事人的改变之后给出积极的反馈-改善不良的互动-当事人受到激励-强化新的互动模式-几经轮回-关系修复、改善或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显然是要从自我调整做起的。
以上大体上描述了婚姻情感咨询的脉络。以下则按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以及咨询的阶段性,来勾勒婚姻情感咨询的框架,力图使得这个咨询过程更有条理性,让我们可以在回顾、反思、总结咨询时,找到新的咨询成长点,以便改善咨询的效益,变得更加容易一些,轻松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