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与青少年发育相关联的眼屈光系统疾病。除少数高度近视与遗传有关外,绝大多数的近视主要是后天因素尤其是用眼不良习惯所造成的。 中医《审视瑶函》一书称近视为能近怯远症,并指出:近视可因“肝经不足肾经病”,将因先天生成且近视程度较高者称为“秉受生成近觑”,因不善用目力、劳瞻竭视儿成者称为“久视伤睛成近觑”。清代《目睛大成》始称本病为近视。 先天肝肾不足、后天脾胃不运、劳瞻竭视是中医针对近视提出的三大病因。中医诊治重点在于对高度近视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常以补脾益肾、养血宁心、健脾益气等法治疗。 1 药物治疗 ① 先天脾肾不足者 可选用补益肝肾的药物: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山药等。 熟地黄味甘、微温,入心肝肾三经,有滋阴养血、添精补髓、聪耳明目之功; 山茱萸酸涩微温,入肝肾两经,既能温补肾阳,又能补肝肾之阴,为平补阴阳之药; 枸杞味甘、平,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之功; 山药味甘、平,入脾肺肾三经,有补脾胃、易肺肾之功。 ② 脾胃不运者 可选用:生晒参10克(或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葛根15克,玉桂3克,大枣适量。每日一剂,煎服。 ③ 劳瞻竭视或眼疲劳,眼前昏花者 可选用: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五味子9克,川椒6克,菟丝子12克,生晒参10克,枳实子15克。每日一剂,煎服。 ④ 中成药可选用 1. 杞菊地黄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2. 石斛夜光丸或明目地黄汤,每次8丸,每日3次。 3. 天王补心丹,每次6粒,每日3次。 2 控制用眼频度 当近视已经发生,控制近距离用眼频度成为需要考虑的方案。成长期的儿童家长应该利用好听觉能力来提高患儿在知识积累方面的作用,不要一味依赖视觉来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 3 中医物理与视觉干预治疗 ① 推拿 取眼周穴位:睛明、攒竹、瞳子缪、承泣、合风池、合谷、光明。保健按摩,疏通经络,改善调节,使眼部得到放松休息。 ②针刺疗法 可取穴:睛明、攒竹、承泣、光明、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 ③ 中药热熨 取活血化瘀之药材,纳包蒸煮后,熨于眼部。 对近视眼激光手术后产生的眩光及其它不适者,可辨证选用安神定志、养血平肝散风的药物:防风9g,木贼15克,龙眼肉9克,石斛15课,白芍15克,茯苓15克,蝉衣9克,柏子仁10克,密蒙花12克。每日一剂,煎服。 小贴士 近视眼患者尤其是青少年近视患者在散瞳验光配镜的同时,应少食糖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目力工作、学习,强调走路、乘车及躺着时不看书写字、不玩游戏。 选自《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 之 《常见眼部疾病的中医预防和护养》 丛书总主编:施杞 本册主编:朱炜敏 (桃仁 蜗牛 蛤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