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揭秘:不同月龄的宝宝最“怕”什么?怎么破!

 lisung2 2017-08-16

在与宝宝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你有没有觉得宝宝的心思很难猜。

有的宝宝是不是一旦放鞭炮,必然会被吓哭;

理发的时候听到吱吱吱的响声,也会哇哇大叫;

穿衣服卡在头上,急起来大哭;

给宝宝淋浴,用花洒浇头,就像要宝宝命一样;

有的宝宝晚上上洗手间自己不敢去,

因为害怕有怪兽、有鬼......

孩子怎么会怕这些东西呢?其实,很正常!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1种害怕。而对于害怕或恐惧的东西,也是有年龄特点的。让我们一起看看不同月龄的宝宝到底会怕些什么。

0-1个月

还没满月的宝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睡和吃,所以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我饿了,能不能马上吃到奶,我不舒服了,有没有第一时间来安抚我,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解决,那他们就会感到恐惧和紧张,就会哭的很厉害!

这个阶段,妈妈要做的特别简单,就是无条件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第一时间回应,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6个月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可能会害怕大声音,比如电闪雷鸣,忽然掉在地上的物品撞击地面的声响,甚至是吸尘器工作时、吹风机运行时发出的声响。

妈妈可以紧紧的抱紧孩子,告诉他:“妈妈在,妈妈抱,不要怕不要怕,你现在很安全。”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情绪,给与他更多的安全感。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一旦来到陌生环境或者遇到陌生人会害怕,往妈妈怀里躲,当陌生人抱时还会大哭,这是很正常的哦~因为宝宝已经开始学会认家人,对身边的环境已经有所熟悉。

如果是家里来了陌生人,如果宝宝表现的很抗拒,妈妈也不要强迫他们,可以先抱着宝宝,让宝宝对客人有一个熟悉的时间过程。平时,也要适当带宝宝多外出,多创造一些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机会,时间长了宝宝自然会培养起交往的能力。

12-24个月

当孩子一岁左右时,可能会出现离不开妈妈(或者其他主要照看者,比如爸爸或者奶奶姥姥)的情形,通常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有些孩子则是会紧抱着大人的大腿,不让其离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当然,有些孩子“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会更早。当大人一离去,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被抛弃了”的疑问,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

注意:有其他看护者帮忙照看宝宝的时候,妈妈可以先陪同,等孩子渐渐适应了,妈妈可以跟孩子说拜 拜。其次:一旦确定要离开,还是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归来的时间并且说到做到,如果不确定时间,可以说“妈妈晚一点回来,你要乖乖喔!”千万不要不告而别,孩子知道后会更惶恐。妈妈一旦真的要离开,就要果断,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犹豫不决,甚至中途回去抱孩子。

其实,对于宝宝害怕、哭闹,有一种非常有效的缓解方法——抚触。抚触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有助于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同时,抚触可以帮助婴儿增加父母的信任感,长大之后宝宝更合群。

不同月龄的宝宝“怕”的原因不同,同样,不同月龄的宝宝抚触方法也不一样。从今天开始,【西柚课间操】将推出不同月龄段的宝宝的抚触手法,快来看看你家宝宝该如何正确进行抚触吧~

【西柚课间操 第45期】

不同月龄的宝宝如何抚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