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古庙,鸟不栖,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岁寒松柏520 2017-08-16


千年古庙鸟不栖


在我国干燥的北方,有上千年历史的名刹古寺并不少见,但在潮湿多雨、还经常有台风等光顾的江南,木结构的殿宇建筑能完整保存上千年则绝非易事,位于宁波的保国寺却做到了这一点,而且“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这座北宋古建筑,千年来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甚至不亚于北京故宫。它以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令人叹为观止。保国寺最初由山门、天王殿等建筑组成。现存大雄宝殿(或称无梁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这座北宋古建筑,千年来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保国寺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建筑风格特异,巧夺天工,是保国寺建筑之精华,其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裼 巧妙衔接和精 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这座北宋古建筑,千年来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虽然历经了千年,殿宇的木质柱梁却总是不腐不裂不蛀。在别的古寺中经常能见到的鸟窝、灰尘、蜘蛛网,在这里却很难见到,形成了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的特殊现象

这座北宋古建筑,千年来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另外,保国寺大殿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支撑的,其实它是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因在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这种做法可能也让鸟雀少了些栖息之所。

这座北宋古建筑,千年来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在宋代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建筑学规范性书籍《营造法式》里,借鉴了很多保国寺的建造经验,正是因为其独特构造,才能使其在多雨潮湿、台风频繁的江南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

这座北宋古建筑,千年来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掩映在林间的保国寺



宁波保国寺千年不坏之谜

 在我国干燥的北方,有上千年历史的名刹古寺并不少见,但在潮湿多雨、还经常有台风等光顾的江南,木结构的殿宇建筑能完整保存上千年则绝非易事,位于宁波的保国寺却做到了这一点,而且“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千年殿宇不腐不裂
   
     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甚至不亚于北京故宫。它以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令人叹为观止。保国寺最初由山门、天王殿等建筑组成。现存大雄宝殿(或称无梁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虽然历经了千年,殿宇的木质柱梁却总是不腐不裂不蛀。在别的古寺中经常能见到的鸟窝、灰尘、蜘蛛网,在这里却很难见到,因此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记者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了解到,保国寺安装了一套监控系统,即通过在各角落安装与电脑连接的监测设备,对保国寺大殿内各角落的温度、湿度、结构的变形与倾斜、沉降等,进行24小时的监测。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告诉记者,通过这套监测系统,不仅使保国寺大殿木结构建筑的保护更有针对性,而且还可能从大殿环境、结构和材料等多方面对保国寺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的千古之谜作个解答。

   
     为何不见“蛛丝鸟迹”
   
     1954年8月,三个正处于暑期实习的学生偶然发现了这个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榫卯木结构和穹顶建筑,1961年,保国寺被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告诉记者,从1984年起,她就去保国寺作过考察,当时只是感觉这个大殿特别空,没有什么封堵阻碍的结构,风可以很轻易地吹进来,又吹出去;在考察过程中,的确也没发现有鸟栖息过的痕迹,也没见有什么蜘蛛网。

     不过,她认为,那些所谓的“谜团”多为民间流传,也不可尽信。比如这里的木头是没有虫蛀的,但他们在考察时就发现有些木头还是长了白蚁,一些地方也有些许灰尘。当然,虫蛀木梁的现象不算多,灰尘总体上来说也少。

     保国寺的历史价值及其不解之谜,主要还在于其独特的建筑构造上。郭黛姮说,保国寺是典型的宋代木结构建筑,在宋代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建筑学规范性书籍《营造法式》里,就借鉴了很多保国寺的建造经验,正是因为其独特构造,才能使其在多雨潮湿、台风频繁的江南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

     据了解,保国寺大殿呈一个纵向的长方形,整个大殿显得既长且空,全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全凭精巧的榫卯使斗拱层层相衔,就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另外,保国寺大殿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支撑的,其实它是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因在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这种做法可能也让鸟雀少了些栖息之所。

     专家纷纷试揭谜底
   
     据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介绍,关于保国寺这些谜团,很多专家来考察后都感到迷惑不解。1975年,人们在维修保国寺大殿时,意外地从换下来的梁柱中发现木材有一股刺激性的香味。经化验证明,该木材叫“黄桧”,它含有一种飞禽、昆虫不愿闻的芳香油。他们把一只蜘蛛放在大殿的梁上,不久,蜘蛛就昏迷过去了。后来,又有很多人刻意将蜘蛛放进殿堂,可没多久,这些蜘蛛照样跑得无影无踪了,殿堂里也始终没见过蜘蛛网。

     正因为如此,有专家称黄桧木特殊的气味既能避免被虫蛀,也能让蜘蛛等远远逃开,甚至可能让飞鸟也不愿意接近。

     但是为什么在经历了很多年以后,殿堂内仍然没有什么灰尘呢?

     也有专家认为,大殿顶上错落有致的斗拱结构里,形成了一个个姿态不同的“风道”。外面的空气一进入大殿,通过这些“风道”在大殿内产生了回旋气流,称之为“旋风”。旋风在大殿内不停地回荡,自然使梁上不容易集存灰尘。而且,这种“旋风”可能产生一种声波,使飞鸟不敢接近。
   
    大殿其实是个“歪殿”
   
     不过,一些有心人则从整个建筑的外观上来进行分析。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网站上刊登的一篇学术文章上,一位学建筑出身的学者把整个大殿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之后,得出了一个全新结论:这个大殿其实是个“歪殿”。

     他认为,这个大殿整个向东北方向倾斜,但东北方有山,因此也算歪着靠在山上,只是因为倾斜角度不大,让人走进大殿后很难感觉得出来。在殿后,隐藏有依山而斜撑殿身的四根木柱,正是这四根斜着支撑的木柱子才使整个殿得以千年巍然不动:由于倾斜,整个结构向东北方向挤压,在自重力的作用下,这反而形成自锁受力,相比于仅是垂直受力状态更加牢固。

     正是因为大殿的倾斜,再加上其框架、斗拱、藻井等结构复杂,鸟很难在上面筑巢,鸟蛋容易滚下来,幼鸟也容易摔落,所以即便是千年古刹,也很难见到飞鸟。同时,这种倾斜也让灰尘难以久留,因为殿内南北纵深很长,穿堂风效应明显,所以只要有风就容易把灰尘吹走。

     至于虫子少,则可能和木质为黄桧相关,散发的香气使虫子难以接近,还可能与斗拱层层而上形成螺旋效应气流有关。如果人把耳朵贴于柱子,确实也能听到如海螺形状镂空的木藻井里不绝于耳的细啸声,虽然很微弱,但这对于飞虫已经足够了。没有飞虫,蜘蛛似乎也没有必要在这里结网了,况且它也真的可能受不了黄桧木的味。




保国寺跨入千岁之门


  1975年大修时的保国寺
  1975年大修时的保国寺

  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保国寺大殿,到今年刚好满千岁。它如同一位长者,用顽强的毅力,在江南多雨潮湿、台风肆虐、白蚁横行的环境下,艰难地走过1000个风雨春秋,开创了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保存最完整、江南仅存的几座唐宋建筑之一。

  千年的脚步,如此沉重,可以向人们诉说的太多太多。在其并不宽敞的建筑格局内,蕴含了数不尽的建筑实例、谜团和故事,很多至今成为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在跨入千年门槛之际,我们有必要深情地去关注这位“长者”的前世今生。

  一

  今天的保国寺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是因为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标本式的意义。可在60年前,这座古寺庙,沉寂无音,残败不堪,香火湮灭。若不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它可能会同其他成千上万座古建筑一样,坍塌覆灭,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2013年4月9日,我们特地赶到南京,采访当年保国寺的发现者之一的戚德耀先生。

  92岁的戚老为北仑梅墟人,生于杭州。他头脑清晰,身体尚好,走起路来步伐稳健。一下午的采访,老人处在兴奋的讲述之中,讲起当年的发现,恍如昨日……

  1954年暑期,正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学习的戚德耀和同学窦学智、方长源三人,组成一个民居及古建筑调查小组,深入到杭州、绍兴、宁波等地调查。他们的导师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当年,刘教授的地位在中国建筑学界是响当当的,他在国内最早组织成立“中国建筑研究室”,在古建筑界素有“北梁南刘”之说。

  开始,三人均以为,要调查的杭州、绍兴、宁波均靠近大上海,开放程度高,古建筑存下来的应该是少之又少,调查的重点放在民居上。在完成杭州、绍兴的调查后,他们来到慈城(当初为慈溪县城)。先与县文教科取得联系,一位姓吴的同志向他们介绍了县城内的普济寺,顺便告诉他们:“据此10华里的洪塘北面山坳里有座古刹,很特别,其中大殿为'无梁殿’。”几人听后,兴奋不已。宁波调查的重点本来是放在天一阁的,这下,有了新目标。

  8月3日,在完成天一阁的调查后,他们乘车来到洪塘,询问去保国寺的路径,群众回答“望山向北而行,寺藏山坳,确有无梁殿。”三人甚喜。沿蛇形山路前行,村落依稀可见。此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大雨,沿路又无避雨之所,三人狂奔约半小时,再经打听,方知寺庙在前面山坳里。

  此刻,他们早已被雨淋湿。踏上登山石道,越过半山,隐约望见马头墙,再往前走,满眼是残垣断壁和几座僧墓。山门早已被毁,可透过这一切,不远处望见一灰黑瓦顶的建筑,气势非凡,是一座面阔三间,周绕回廊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

  殿内并无僧人。他们仔细观察大殿。戚德耀后来回忆道:“檐下一排粗壮而远挑的斗拱,重翘重昂,后尾很长一直到前槽,由于原油漆剥落,单剩白底色,故特别显眼。殿内九根瓜棱形(花瓣形)内柱和前槽顶上的镂空藻井及枋子上的'七朱八白’等各种古建筑特有的形式,使我们欣喜若狂,终于找到一座古佛殿遗构了。”

  单就斗拱、瓜棱柱和藻井,几种构建的组合,凭他们当时所学的古建筑知识,便可断定并非明清建筑。在须弥座佛台背面的“造石佛座记”镌刻中,可以看到“崇宁元年(1102年)”字样,他们初步断定为元代之前的建筑。

  至于“无梁殿”之说,因大殿为木作,顶梁被天花板所遮,故被周围群众误以为是“无梁殿”。殿内也曾供奉“无量寿佛”,也许因此落下“无梁殿”的说法。

  戚德耀和同学在后厢房找到一位五十开外的留守看护者。见他目光恍惚,神情萎靡,得知寺院衰败缘由。原寺内住持已于解放前避居上海,有部寺志带在身边。

  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戚德耀等人停留一阵,天色渐渐阴暗下来,无法拍照和测绘,他们不得不离开。但心中却充满喜悦,因为这个发现定会让远在南京的刘教授大喜过望。次日,便乘船到上海,返回南京,他们要急匆匆地向刘教授报告喜讯。

  二

  刘敦桢听了几位学生的汇报,心头一震,感到这有可能是他寻找已久的古建,若真像他们所说,那将会成为江南地区仅存的几处唐宋建筑之一。

  刘教授急切地要求学生立刻返回宁波,搭架测量,并制作出平面图、立面图、纵横剖面图及构建详图,所拍的照片能够达到出版水平。同时要搜集与大殿有关的碑铭文献,了解保国寺周边的环境、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资料,以便研究和确定年代。

  三人经过简单的准备,没两天,又踏上重返宁波的路程。他们中,戚德耀负责拍照,窦学智素描为主,方长源管理测量和后勤。再次来到慈城的文教科,说明来意,当地很支持。他们花100元搭建起脚手架,雇一人烧饭,吃住在寺里。测量、拍照、绘图、记录,三人有分工,有合作,每日早起晚睡,忙个不停。

  经半个月的紧张勘测,他们掌握了保国寺的各项数据,结束调查,返回南京。途经上海时,找到避难的保国寺住持,抄录了藏在他身边的《保国寺志》内容。

  在南京的刘敦桢一见面就急切地观看调查结果,催促他们抓紧冲洗照片。凭他的学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经过认真对比分析,最终认定保国寺为宋代建筑。

  1957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集时,国家文物局邀请刘敦桢对江浙皖三省符合条件的文物进行推荐,他圈定了保国寺。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名列其中,成为宁波唯一的一处,而今达到22处。

  由于种种原因,窦学智、方长源先后离开了古建研究所,戚德耀仍留下从事老本行。他不无自豪地说:“这个偶然的发现,对我鼓励非常大,从此更加热爱上了古建筑,一辈子都从事研究和保护这个行业。”

  一次偶然的发现,成就了一段古建史上的佳话。其实,保国寺在戚德耀他们到来之前,早已存在于灵山山坳里900多年了,只是藏在深山人不识而已,哪成想在当地人身边还存在一处国宝,它在中国建筑史上足以傲视天下。

保国寺大殿宋代建制模型

大殿的藻井和斗拱

  三

  宋代有本叫《营造法式》的书,编纂成书于1103年,距今910年,是官方发布的一部制作典籍。按照时间计算,在保国寺大殿建成90年后,这部典籍编成。宋代经济发达,但盖房子缺乏统一的尺度章法,这部典籍规定了建筑上的大梁、结构、斗拱、柱子、门窗等部件的应用标准,具有规范意义。而保国寺大殿的木结构中的藻井、柱子、斗拱等均能在《营造法式》中找到对应的记载,也就是说《营造法式》吸收了浙江地区木作的做法和流派,保国寺大殿成为了宋代建筑中的例证,在今天具有绝对的样板意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郭黛姮教授说:“我觉得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木构技术的代表,可以说保国寺成为产生中国优秀建筑典籍《营造法式》的基础。”

  除了建筑本身,保国寺还在清嘉庆年间和民国时期分别编纂两部《保国寺志》,为后人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今日我们所见到的保国寺,有点像一个熟透的桃子,表面光滑、包裹在外的红绿部分并不是宋代建筑,而是清代和民国时期所建。里面坚硬的内核,古朴沧桑,那才是宋代的木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殿部分。

  保国寺的建立可追溯到汉代,至北宋时,历史的风雨吹拂得寺院从未安宁过,受政治、自然和寺内僧人意志的影响,建筑屡建屡毁,直到1013年重新建起大殿,保国寺的主体建筑算是完全确立起来,并一直矗立至今天。尽管大殿的前后左右在不同时期,不断地添加山门、佛殿、祖堂、法堂、净土池、隐堂,以及各类亭殿,可随之而来的还是避免不了时建时毁,时损时修的结局,面貌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今日所见的大殿,内核部分为宋代建筑,原为单檐三开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为五开间重檐的外观,变成了清代佛殿的外貌。

  不过,也许如同服装包裹着肌肤一样,改变外观的层面,也起到了保护作用,抵挡着风雨侵蚀、岁月风化,也符合了时代的规制。

  现在人们所见到的保国寺是由宋、清、民国等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共同构成,有点大杂烩的味道,不过,这也符合古建的现实,国内的很多寺院,都有如此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所以,一提起保国寺,有人便想当然地说是宋代建筑,这是不全面的。

   四

  “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这是保国寺大殿留给人们待解的难题,有些甚至被说得神乎其神。

  保国寺何以能走过千年?在其幽暗的斗拱梁柱间,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科学家们探寻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

  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科研人员对那些神秘现象进行了揭示,形成不同的说法。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为:保国寺的选址在灵山的山坳里,两面凸出,中间凹陷,形成一个通道,空气可顺畅地流通;大殿所选择木材为耐腐的黄桧,本身散发一种气味,蚊虫并不喜欢,经此多年,含水量极低;粗大的斗拱和藻井结构间,空隙宽大,山风吹拂,既不宜虫鸟隐蔽,也不易积尘。

  在前往南京采访戚德耀先生的路上,谈起保国寺的神秘现象,目前在保国寺工作时间最长的沈惠耀先生告诉我们:“早些年,我曾抓30只蜘蛛,放到大殿的木结构上做实验。第二天去查看,一个也找不到了。”沈惠耀也多次参与大殿的修缮,爬到斗拱上拍照、绘图、勘察。他说,上面轻微的灰尘还是有的。

  保国寺能挺立到今日,除了合理的木结构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历代的维修。仅乾隆年间,保国寺的修建活动就有14次,其中对大殿的修缮有两次。

  1975年,国家文物局对保国寺进行大修。换掉顶上早已破烂的清代灰瓦,这次替换解决了大殿的漏雨问题。

  大修时还发生一件趣事。面对虫蛀空洞的右后方一根柱子,如果换下,容易塌顶;不换,难以支撑。专家一时束手无策。而参与维修的一名老工匠想了两天,他想到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句话“偷梁换柱”。如醍醐灌顶,浇醒了在场的专家,最后采用环氧树脂灌注法,解决了问题。那一次,还换下两根柱子,下一个斗拱、一个昂,对歪斜的构件进行拉正归位,去掉原来维修时留下的“蚂蟥攀”。这是近年来维修规模最大的一次。

  保国寺的规模并不大,无法与周边的灵隐寺、天童寺、国清寺等相比。相对来讲,香火并不旺盛,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名声的远播。“出头的椽子先烂”,因为繁盛和人气旺,那些著名的寺院虽然建造的历史都很长,但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毁坏和重修的过程,而躲在山坳里的保国寺,却可以悄无声息地在历史的风雨中得以保全,最终保存下来的建筑比他们都长。保国寺地处偏僻,山坳中隐蔽性强,香客来得少,从木结构的古建角度看,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几率。

  1000年,滴水可以穿石,江山可以改变,除了地下保存下来的文物,真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够容颜不改。况且是没有一颗钉子的木结构,是人工拼合起来的建筑。

  传奇还将续写,保国寺在跨入千年的门槛后,将更加得到世人的呵护。我们有幸能观赏到宋代的保国寺大殿,去品读历史上文化繁盛时期的建筑文化,仿佛我们是在和古人对话、交流,他们向后人传递的各种文化信息都安装在大殿的斗拱上,笼罩在三个并不宽大的藻井间。

  亚洲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存立于宁波,保存之完好,积藏之深厚,乃他地无法比拟。当藏书楼的书香开始飘逸时,距其不远的保国寺佛台前的香火,却已经萦绕了553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