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寒湿困脾治法

 中医馆163 2017-08-16
近读本网站《看了十几个中医,没效果》一文,见各位同道各抒高见,令人感慨!今借此文,谈寒湿困脾治法。
一、             先需判断:1、寒湿困中焦,是寒湿困脾还是胃有寒湿?两者治法有差别。2、如寒湿困脾,究竟是脾虚导致寒湿还是寒湿导致脾虚?本寒湿去则脾健或脾健则寒湿去,两者治法亦有差别!
二、             假如系寒湿困脾,寒湿重而导致脾虚,治疗法则如下:
1、  先以小柴胡汤轻剂入手,升脾降胃、疏利肝胆,而后处以健脾祛湿之品。切忌初期参、芪、术重剂相加。否则,必满闷,欲健脾而愈不通,不通则脾更弱!
2、  然后施以健脾胃之品,适当考虑肝胆之影响;取效后,温肾阳之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芦巴子等可以酌加。湿气重浊,欲速则不达。宜徐徐缓图,用药轻灵,急则易伤阴损气。
3、  此类疾患,极易反复!蒲辅周前辈曾有论及。
4、  治上焦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世人皆知。然此说,亦说明肾亏与脾阳虚之关系也!此层关系,世人多忽视!故,治脾取效后,当以肾气丸化裁以巩固。临证应用,效卓,且不会存在脾湿之反复,亦可解蒲辅周前辈之忧虑!王雨三前辈谓八味丸有健脾之功,极确!
三、             注意事项:
1、  久病之人,不唯气分不足,营阴亦必不足,慎用附子、干姜、肉桂、肉蔻等燥烈之品!如用,分量宜斟酌!切不可简单认为烈日普照云雾散,否则后患无穷。假如为寻求经济利益卖药、不会治病且不管患者死活而开处方,另当别论!
2、  此类证症,并不难治,但临证需细心甄别,对医者责任心及临证功底有一定要求!
3、  在此,仅论及寒湿困脾。对于胃有寒湿或脾虚导致寒湿,治法有别,不赘述。
四、此文,亦不自量力诚恳与各位中医爱好者共勉:有“爱”才有“好”!作人,宜心平气和、戒骄戒躁,然后才有可能“爱”中医,才有可能“好”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