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防治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蓝藻严重时会在水体表面形成绿色藻层,对水产养殖业危害巨大。蓝藻防治以改变其生长条件为佳,生物防治次之,药物杀灭是最后选项。现总结如下: 一、改变蓝藻生长繁殖条件 1、低氮高磷,N:P≥15-20,适合蓝藻生长。可利用芽孢杆菌对N、P营养盐强烈吸收的特点施用芽孢杆菌,以枯草芽孢杆菌最佳,但要注意增氧。 2、静止水体,水体流速<100px>250px/S则抑制蓝藻生长。对虾养殖过程中,可利用水车式增氧机提高流速。 3、高温,水温>28℃,适宜蓝藻生长,<17℃则抑制蓝藻生长,因而阴雨天气来临前是处理蓝藻问题的较佳时间窗。< p=''> 4、高pH,水体pH>8.4,HCO3-在无机碳中占比高达95%,而CO2低于3%。蓝藻可以利用CO2、HCO3-生长,其他有益藻类则只能利用CO2,因而高pH有利于蓝藻生长。生产上可施用乳酸菌或EM或有机酸降低水体整体或局部pH来抑制蓝藻生长。 二、生物防治 放养白鲢,利用食物链从源头控制藻体繁殖。 三、药物杀灭 对于微囊藻,可选用国标药物硫氰酸红霉素、漂白粉、强氯精或非国标药物二氧化氯在下风处或清晨沿边施用,杀灭后,最好将其残体捞出,后施用芽孢杆菌。 四、定期改底调水 定期改底调水,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五、科学投喂 提高饵料的利用效率,防止残饵和粪便污染水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