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恋——心灵的避风港

 GXF360 2017-08-16


依恋
——心灵的避风港

可云

20世纪50年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家哈娄,为了进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养了一窝刚出生的小猴。为了达到实验效果,他将这些小猴和母猴分离,单独关在笼子里抚养。令他吃惊的是,不久之后,这些小猴们竟对笼子里的浴毯产生了感情。每当这条软绵绵的浴毯被拿去洗涤的时候,小猴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焦虑和忧愁。

这一意外发现使哈娄放弃了之前的实验初衷,转而设计了一个“假妈妈”的实验。他为小猴们制作了两个“妈妈”:第一个“妈妈”是在用光溜溜的钢丝网做成的圆柱体上加了一个木制的脑袋,又在钢丝网上挂了个奶瓶;另一个“妈妈”则全身裹着柔软的浴毯,没有奶瓶。结果发现,小猴们虽然会趴到第一个“妈妈”的奶瓶上喝奶,但是身体却始终不愿意离开第二个“妈妈”,也只对第二个“妈妈”产生情感上的喜爱和依附。针对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概括出一个概念——依恋。

何谓“依恋”

中国有句老话:有奶便是娘。而这个实验却告诉我们,有奶的只能算作“奶妈”,而要产生“亲娘”的感情还得有其他条件。猴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呢?

人不是只有生理需求那么简单,还有一种强大的内在机制叫做“依恋”。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对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存在的一种特殊情感关系。通俗一点来说,人不是仅仅实现了物质需求就能满足的个体,人的内在有更加深刻的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而依恋反应的正是这一点。

刚出生的小猴第一个依恋的对象,通常情况下是母猴。而出生便与母猴分离的小猴,在给奶吃的“假妈妈”和软绵绵的“假妈妈”之间,明显地偏向依恋后者,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依恋来源于某一个对象为自己提供的温柔、爱抚、保护等,而与物质供应并无直接的联系。

依恋的类型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调研,将依恋类型大致概括为三种: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以下是心理学家为三种不同依恋类型的成人设计的自我描述。

安全型依恋:我与别人亲密并不难,能安心地与人相互依赖,也不担心被抛弃。

焦虑-抵抗型依恋: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别人并不是真的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别人发展非常亲密的关系,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回避型依恋:与别人亲密时会让我有些紧张、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人,也难以让自己依赖别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逐渐接触到不同的人,经历各种不同的事情。从前有安全型依恋的人有可能信任崩塌;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缺乏安全感的人,也可能在遇到了某些人之后逐渐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同一个人也可能兼具几种依恋类型。

渴求依恋

归根结底,人的内心大多有一个深层的对“安全港湾”的需求,无论发生什么,都希望在这个港湾里能永远受到保护和支持,而不会有任何的伤害。就如同婴儿,只要睡在妈妈的怀抱里,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当有这样一个港湾的时候,人就会活得比较安心、快乐、自信,能够勇敢地去探索世界、挑战自己。因为知道无论遇到什么,自己随时随地可以回到这个安全的港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的。假如我们没有这样的“安全港湾”,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多和值得信任的人交朋友,向善于表达爱的人讨教,逐步使自己成为一个信任别人,并且可以被别人信任的人。

爱是一种能力,信任也是。歌手冯曦妤有首歌叫做《避风港》,其实歌词就是对“依恋”关系的最好阐释,但是更可贵的是歌词的最后一句:“让我来当你的避风港”。

【印刻效应】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并且,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就是印刻效应。

后来心理学家发现,“印刻效应”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里,也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心理学家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