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愚蠢误国不死不休 他可进千古奇葩榜单(《通鉴札记》№36)

 思明居士 2017-08-16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一次举重事故中意外死亡,这给秦国的政坛带来了一场巨变,由于秦武王死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生太子,所以继承人只能从他的兄弟之中选一个,一时间,武王的兄弟们都在各自背后势力的支持下争夺王位。最后,秦惠文王妃芈八子在她的同母异父兄弟魏冉的支持下立了自己的儿子嬴稷,是为昭襄王,芈八子成为太后,是为宣太后。秦国从此进入了魏冉和宣太后的时代。(芈八子,熟悉吧,对了,看过《芈月传》就会知道秦国的宣太后。)

愚蠢误国不死不休 他可进千古奇葩榜单(《通鉴札记》№36)

戏里的芈八子

武王的几位兄弟因不满而谋反给了魏冉和宣太后大肆清除异己的借口,王室中凡是觊觎王位或能够威胁到王位的人都被以各种罪名杀死。最后甚至把惠文王的皇后也给杀死了,秦武王的王后也被赶去了魏国。这时,昭襄王还小,大权都掌握在母亲芈八子和魏冉手里。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太子何,自称主父的那一年),政局趋稳的秦国开始了对楚国的攻势,借口就是楚太子在秦国做人质杀人逃亡,出兵取楚国八座城池,然后以秦王的名义给楚怀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秦楚两国本来关系亲如兄弟,但是您的太子在秦国为质,杀了我的重臣,不但不谢罪反而私自逃回楚国,我非常生气,所以才派兵侵扰您的边境。现在听说您又让太子去齐国做人质,通过齐国来求和。其实那何必呢,秦楚两国是邻居,本来亲如兄弟,如今反目成仇,让各国笑话,也没法号令天下。所以我想和您在武关见一面,我们重申一下盟约,您看好不好?”

楚怀王接到信后左右为难,去吧,怕上当;不去吧,又怕惹怒秦国。大臣昭雎主张不去,同时加强备战;王子兰力劝怀王去,结果怀王听了兰的劝说,真的去了秦国。秦国派一名将军假扮秦王,在武关设伏,将楚怀王诱进城中,扣押起来,带到咸阳。昭襄王在章台宫用接待藩臣的礼节接见了楚怀王,告诉他,想回国可以,拿巫郡和黔中郡来换。楚怀王表示,双方立了盟约就可以割地,秦王坚持楚国先割地,才可以立盟约,然后放楚怀王走。楚怀王虽然一直很愚蠢,这回却来了脾气,表示:“你们先骗了我,现在又想用强得到楚国的土地,休想!”秦人见达不到目的,就把楚怀王扣押起来。

愚蠢误国不死不休 他可进千古奇葩榜单(《通鉴札记》№36)

不知道楚怀王在秦国是这样呢 还是锦衣玉食软禁

消息传到楚国,朝中一时大乱:秦国扣押了楚王,太子又在齐国做人质,如果秦齐两国联合起来,楚国就完了。要是立其他王子即位,又怕违背了楚怀王的意思。最终决定趁消息没有传开,派人到齐国说楚怀王死了,迎回太子接位。

其实齐国早就知道消息了,齐湣王跟大臣商量要不要让楚太子回国,有人主张用太子和楚国交换淮北的地盘。有人主张让太子回去,因为如果楚国不同意交换,另立王子,齐国不但竹篮打水,还落了个不义之名。主张不放的人说就算楚人另立王子,也可以与楚国的新王作交易:你把淮北的地盘交给我们,我们替你杀了太子,这样你就可以踏踏实实做楚王。否则的话,我们会同韩魏两国一起拥立太子打回去,你的国王也做不成。但是反复权衡之后,齐湣王还是决定把楚太子送回了楚国。

楚国派使臣到秦国说:“楚国祖先保佑,我们有了新国王了。”此举激怒了秦王,不但没有放回楚怀王,反而派兵出武关攻打楚国,歼灭五万楚军,夺取了十六座城。

愚蠢误国不死不休 他可进千古奇葩榜单(《通鉴札记》№36)

秦王一怒 楚国血流成河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不论什么人主政,始终继承并且发扬商鞅的政策,所以国力军力始终处于巅峰,对诸侯可谓颐指气使。倒霉的楚怀王多年前被张仪耍得团团转,如今干脆被人家骗去做人质,在异乡了却残生,成为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正因为他愚蠢得可怜,所以楚国人一直很同情他。这种怜悯在关键时刻居然也能异化成号召力:后来秦末天下大乱,项梁项羽叔侄俩从民间找了一个放羊娃,说是楚怀王的后代,将他立为楚王,并且还叫怀王,在楚国旧地号召了很大一批民众参军,跟随项梁项羽渡江灭秦。楚怀王虽然是蠢死的,但如果知道自己死后居然能帮助项羽灭掉了秦朝,报了大仇,真可以含笑九泉了。

注:读《资治通鉴》是个人爱好,觉得其中智慧无穷,发愿从头开始边读边写,把故事、智慧和感悟一点点写下来,与同好的朋友分享。水平所限,错漏难免,欢迎大家交流指正。本文为作者原创,引用望注明出处。

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