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邪则无热

 杉木轩 2017-08-17

 

    《伤寒论》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林汤。”
    此条言患者无脏腑里病,而唯“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仲师云其“卫气不和也”,实肌表腠理之营卫不和而侧重于卫矣。
    此条中之“时”有两层意思,一者定时,二者不定时(胡希恕认为定时),总之乃时发时止也。
    此条之病机,多数医者释为:卫气不能固摄、营阴外泄之营卫不和。余意,尚有微邪伏郁于肌表也。

    如单纯卫不和而无力固摄,则应自汗出而无歇止,而发热之候更无病理基础矣。此条“自汗出”乃定时或不定时,且自汗出之前尚伴有发热之候,则显非单纯营卫不和耳。细究其因,当肌表内尚有微邪伏郁而又营卫不和焉。无邪则无热。
    邪微不足以引发正邪持续抗争,然终属“异族”,伏郁有时,表气不畅,郁热乃生,且卫气自“不待见”而欲排邪于外,邪亦欲乘势自突,正邪交缠于一时,则“时发热自汗出”乃见;虽如此,然终因营卫不和而排邪不尽,邪又续伏而“不愈”矣,故仍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达邪。营卫和,邪尽去,则发热汗出自除矣。

   “先其时”者,旨在借卫欲达、邪欲突之“酝酿”势以期一鼓作气耳。
    当然,如脏无他病、单纯营卫不和而见随时自汗出,但无发热之候者,桂枝汤亦属对机之剂矣。

把握此条关键的一点是,“病人脏无他病”。临床上“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较多,其病机亦非一以道哉;然除上述营卫不和,或兼微邪伏郁肌表外,其他脏腑有病,或气血津液失常,尤其是里热(湿、郁、瘀)津亏者,则非桂枝汤所宜也。

    且不说这样分析的临床意义有多大,余意,于中医,不管经方医学,还是其他学派,要讲严谨的机理和逻辑,而不能全部倡导以症状为主、方症对应之套路式的经验手段;要不,则医医各有套路,莫衷一是,中医将步入歧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