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53.54条

 立和堂 2018-06-12
(2017-11-21 15:24:49)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1、此条意义非常。从此条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伤寒论》这本书是围绕着营气、卫气关系在做讨论。因为《伤寒论》这本书如果是一以贯之的理论,就不可能把营卫关系作为一个临时工具利用一下来做理论备胎,毕竟桂枝汤已经讨论了很多,如果桂枝汤不是从营卫而来,那么也就不会在此用营卫来讨论。再换个角度看,在此从营卫角度对桂枝汤做了探讨,如果桂枝汤不是从营卫而来,那么是从什么理论来的呢?前面52条讨论了这么多的桂枝汤,是否找见到了桂枝汤的理论依据,如果没有,那么可以确定此条是针对桂枝汤做的理论说明。

历来研究《伤寒论》的不乏天资聪明、博览群书的天才之辈,但就是因为太过聪明,太过博学,《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一直被蒙尘。如果稍微认个死理,稍微静心而不急于求成,不要妄自尊大,“《伤寒论》一直都在讨论营卫”这个结论不难被发现。世事难料,冤枉了多少天才。

伤寒论53条注解

(2017-02-22 08:07:00)
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如果让我解释,我可以这样认为。“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也就是自汗出是“荣气和”的结果,那“荣气和”是怎么个“和”法呢?是脉内阴阳和的结果,其实一个“和”字还隐藏着阳加于阴的意思,也就阳强阴弱的意思,如果阴包阳是不可能出汗的;“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那荣气和,为什么就出现“外不谐”呢?是因为脉内有卫阳,脉外有卫气,卫气如果能顺利出入于脉,则脉内不会稽留卫阳,正因为脉内稽留卫阳,不能顺利出入于脉,才产生了脉内外阳气的分离,这就是后面说的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现象,如果这句话要讲的细一些,应该是“卫气不共荣内卫阳谐和故尔”。


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问:1.53、54条所讨论的状态都在围绕“自汗”做讨论,两条的病理完全一致,能否看出?

   2.“时发热”是定时发热,定时发热的机理是什么?“先其时,发汗则愈”的机理又是如何?这与桂枝汤的机理有什么关系,桂枝汤才能解决?

   3.临床上有些“时发热”应用桂枝汤非常显效,有些却未必,有用白虎汤的,有用小柴胡汤的,还有用其他方剂的,为什么?

    能把这些道理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桂枝汤也就认识的差不多了。我对伤寒论的解读,对中医的理解,要的就是简单、直接、清晰。在我们以往的认识里,中医回答问题总是模棱两可、拐弯抹角、模模糊糊,难道这就是中医。中医又不是政治,又不是商战,又不是宫廷剧,又不是名人采访,为什么就不能正面回答问题?有啥说啥多么痛快,是什么就是什么多么爽快,搞些大道理难道就是学问。我希望搞玄学中医的人悬崖勒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