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峰。唐诗的艺术之美令人惊叹,它朗朗上口,不仅韵律极美,而且富有内涵,从侧面反映了大唐包容、乐观、浪漫的泱泱大国气质。 王勃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他十四岁就应举及第,才华横溢却一生命运多舛。他当过王府的修撰,因为恃才傲物被高宗李治赶出王府。好不容易补上一个参军,没多久,又因为得罪了人而被罢官,这一次还连累到了他的父亲。公元676年,也就是写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文章——滕王阁序后,在渡海省亲时候溺水而亡,一代天才就像流星一样倏然而逝。王勃最为人熟知的诗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真可谓千古名篇。 全诗如下:
为人送行而写一首诗,是唐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习惯。全唐诗中送别诗占了很大的比例。王勃的这首诗是送他的一个杜姓朋友去四川做官所作。 开头就是王勃对朋友说:你去蜀州做官,那是对京城有重要贡献的地方,你走了,今后我只能遥望你那边的风景了。 接着王勃继续说:我和你在这里与你分别,同样都是羁旅之人。 接下来就是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并不是王勃原创,而是他化用了曹植的句子: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一般的离别都是不舍,但是这首诗写法超脱了一般的离别时的情感,而是用放眼四海的豪迈胸襟替代了不舍。如此豪爽的送别诗能够登上唐朝诗坛,都要归功于王勃的天才。 这首诗历代评价都非常之高: 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 顾尔时开拓此境,声情婉上,正是绝尘处。 一首经典作品的生命力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失去,反而会更加顽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