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卫泾

 三槐世家馆 2017-08-17

卫泾(1159-1226),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又号西园居士,南宋·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少有大志,力学不辍,博学多才。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登甲辰科状元及第,授承事郎,添差镇东军鉴判,授为秘书省正字,贬为淮东、浙东二路提举,召为尚书右选郎官,以起居舍人代理工部尚书。因不畏权势,指斥奸佞,始终一节,而屡受打击。贬官回乡后,修建西花园,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勉,把园中的堂屋取名为“后乐堂”。南宋·孝宗、光宗、宁宗时期著名诗人。
  少有大志,力学不辍。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登甲辰科状元及第,授承事郎,添差镇东军鉴判。按惯例,状元初任官职,必去拜谢当朝宰相。因没有去拜见王准,遂不得升迁。淳熙十四年(1187年)授为秘书省正字。绍熙元年(1190年)光宗即位,借自然灾异之事上疏朝廷,极言奸佞误国,被贬为淮东、浙东二路提举。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召为尚书右选郎官,以起居舍人官职代理工部尚书。不久出使金国,回来后奏言金国虽有危亡之兆,而我无自治之策,当发愤自强。授直焕章阁,沿海置制使,因被人弹劾罢官。回乡后辟修西花园,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意,命其堂为“后乐”,自号“后乐居士”,集所做诗文为《后乐集》即后乐居士的由来。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得旨入朝,授中书舍人兼职学士院。开禧三年(1207年)自吏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封昆山开国伯,进参知政事。请诛韩侂胄后,被奸臣史弥远贬出朝廷。宁宗嘉定九年(1216年)起知扬州,拜资政殿学士后致仕。皇上因其三世同居,书“友顺”二字赐之。一生历事四朝,出入内外40余年,忧国忘家,始终一节。自勉“官职自有定份,名谊千古不磨。”在朝孤立自守,不畏权贵,与朱熹友善,取其遗著刊刻传世。清·学者沈德潜称誉“其人之挺然独立,百折不回,有如金石之坚贞者,而《宋史》不为立传,可怪也。”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十月病卒于家,终年67岁。赠太师,封奏国公,谥文节,葬于湖州归安县石佛山。著有《后乐集》20卷传世。

  卫泾律诗联

  1、五言律诗联

沌路随江转,
疎篱匝岸斜。
寄身千万里,(颔联上)
慰眼两三家。(颔联下)
老矣思为圃,(颈联上)
归欤学种瓜。(颈联下)
遥知荷锄倦,
一酌散腰麻。
——《五律·次德茂沌中韵》诗联

历事三朝久,
清居一世尊。
心惟在王室,(颔联上)
手不炙权门。(颔联下)
横浦流风好,(颈联上)
香山逸兴存。(颈联下)
经纶未渠展,
此意向谁论。
——《五律·悼倪尚书三首其一》诗联

旧草扬庭制,
旋高曳履声。
胸襟忠愤切,(颔联上)
官职去留轻。(颔联下)
定力鳌为动,(颈联上)
浮言蜮自鸣。(颈联下)
太玄从白首,
性地转分明。
——《五律·悼倪尚书三首其二》诗联

入馆论心旧,
同朝托契长。
鲈乡各归去,(颔联上)
鸥水久相忘。(颔联下)
正喜山中隐,(颈联上)
俄传橘里藏。(颈联下)
遗铭最奇绝,
读罢泪淋浪。
——《五律·悼倪尚书三首其三》诗联

有美夫人德,
家齐周召来。
义襟赒梓里,(颔联上)
孝养备兰陔。(颔联下)
舜视三槐贵,(颈联上)
年登九袠开。(颈联下)
追荣知未艾,
卿月近公台。
——《五律·悼外姑安康郡太夫人章氏二首其一》诗联

鸡犬相闻地,
湖山百里间。
自怜同子姓,(颔联上)
无复恃慈颜。(颔联下)
薤露声徒切,(颈联上)
灵輀去不还。(颈联下)
拟为临穴恸,
哀泪已潸潸。
——《五律·悼外姑安康郡太夫人章氏二首其二》诗联

大业高千古,
斯文炳六经。
无刑深帝泽,(颔联上)
不战寿生灵。(颔联下)
神圣非殂落,(颈联上)
乾坤有晦冥。(颈联下)
难名是天德,
刻画谩丹青。
——《五律·挽高宗皇帝章四首其一》诗联

致治勤三纪,
怡神寿九龄。
玉卮传汉殿,(颔联上)
宝册焕尧庭。(颔联下)
庆事方频举,(颈联上)
哀歌讵忍听。(颈联下)
万邦惟戴舜,
亿载奉慈宁。
——《五律·挽高宗皇帝章四首其二》诗联

历数千龄在,
讴歌四海归。
地雄元帅府,(颔联上)
天授上皇衣。(颔联下)
洗甲乾坤净,(颈联上)
投戈日月挥。(颈联下)
成功有如此,
今古独巍巍。
——《五律·挽高宗皇帝章四首其三》诗联

江右龙飞后,
临安日晕时。
煌煌周礼乐,(颔联上)
肃肃汉威仪。(颔联下)
鱼水君臣会,(颈联上)
耕桑父子嬉。(颈联下)
谁欤老文学,
重述中兴碑。
——《五律·挽高宗皇帝章四首》诗联

勋业须年少,
栖迟只自怜。
若为车阨首,(颔联上)
未试翼垂天。(颔联下)
拭目看新历,(颈联上)
伤心惜去年。(颈联下)
湖山一舒啸,
春信满梅边。
——《五律·元日到湖上》诗联

  2、七言律诗联

楚材从古擅豪雄,
况是长沙世著忠。
鸣鹿三章新得句,(颔联上)
抟鹏万里稳摩空。(颔联下)
科名直寄文词表,(颈联上)
事业相期气节中。(颈联下)
畎亩平时忧国念,
盍将长策沃宸衷。
——《七律·长沙鹿鸣宴送诸进士》诗联

眼明仍见大江浮,
贪看青山倚柂楼。
落日鸡豚秋保祥,(颔联上)
轻风苹蓼晚汀洲。(颔联下)
长征倦马思夷路,(颈联上)
不下惊鸥避急流。(颈联下)
亦有琅玕何所赠,
漫歌平子侧身愁。
——《七律·次德茂用惟直南楼韵》诗联

野塘古岸饱经行,
风雨尘埃笑满裳。
尊酒清江君意厚,(颔联上)
片帆千里客怀伤。(颔联下)
出门求益谋何拙,(颈联上)
扫几观书味更长。(颈联下)
归去飞篷试回首,
一川烟水正微茫。
——《七律·次韵呈与叔兄》诗联

金椀轻抛入钓船,
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颔联上)
今见新诗十二篇。(颔联下)
故国音书凭过雁,(颈联上)
江城烽火照晴天。(颈联下)
移舟铁瓮城边去,
信与名山旧有缘。
——《七律·次韵高仲贻赠别》诗联

支筇来访古林邱,
转尽山腰俯碧流。
峭壁千寻悬石磴,(颔联上)
苍崖百尺护龙湫。(颔联下)
行人迹断烟常暝,(颈联上)
过鸟声闲意更幽。(颈联下)
小憩已销尘俗虑,
溪山奇绝是兹游。
——《七律·古林邱》诗联

溪山适兴且闲行,
绿藓苍苔任点裳。
看镜已侵双鬓碧,(颔联上)
忧时每觉寸心伤。(颔联下)
驰名扰扰终安用,(颈联上)
浩饮陶陶计亦长。(颈联下)
千古英雄谁可问,
累累邱陇水茫茫。
——《七律·山行后观及通鉴五代之际成败得丧废兴之迹因为感慨用前韵》诗联

嘉辰鸡戟瑞烟高,
苍震丕承九庙祧。
潮驾天吴彰海润,(颔联上)
气涵云汉毓金昭。(颔联下)
分阴资善时稽古,(颈联上)
辨色含元日侍朝。(颈联下)
欲识斯心仁寿处,
谟参圣父五兵销。
——《七律·上皇太子寿二首其一》诗联

南极秋中夜有辉,
经旬先与玉衡齐。
祥开游震天方眷,(颔联上)
德懋元良日自跻。(颔联下)
风爽铜声谐户御,(颈联上)
月明银镂湿宫题。(颈联下)
遥知侍宴欢鱼藻,
曾忝宾筵漫舞醯。
——《七律·上皇太子寿二首其二》诗联

东山风景压东吴,
更筑书堂映碧梧。
詹尹诗存家有宝,(颔联上)
齐斋记外更无图。(颔联下)
洗除纨袴为缃帙,(颈联上)
扫荡膏粱入泽臞。(颈联下)
早晚归舟行霅上,
青灯深夜听伊吾。
——《七律·沈氏书堂》诗联

雨断风回忽报晴,
山颠初日挂铜钲。
云烟藏迹千峰翠,(颔联上)
草木增华两眼明。(颔联下)
桑野枝空蚕杼歇,(颈联上)
溪泉溜急水车鸣。(颈联下)
鸟啼花笑浑如喜,
此去山斋只一程。
——《七律·晚晴》诗联

千里潇湘秋气清,
使星高并寿星明。
云槎端向银河上,(颔联上)
仙桂真从璧月生。(颔联下)
好善优优乐正子,(颈联上)
腾光焰焰李长庚。(颈联下)
会看初度称觞后,
径驾锋车入帝城。
——《七律·为乐提刑寿二首其一》诗联

绣衣持斧按蛮荆,
三见门弧喜气盈。
孟子能令棠粟发,(颔联上)
不疑更使汉刑平。(颔联下)
好将两手摩铜狄,(颈联上)
长对三秋正玉衡。(颈联下)
闻道中宵思贾傅,
江湖未可老鱣鲸。
——《七律·为乐提刑寿二首其二》诗联

橘颗围仙饱紫芝,
菊潭酿酒拍金卮。
九秋沆砀成功日,(颔联上)
六辔光华初度时。(颔联下)
试问江湖劳漕輓,(颈联上)
何如朝夕密论思。(颈联下)
预知来岁生朝后,
更著宫袍拜赤墀。
——《七律·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其一》诗联

西山南浦气葱葱,
夜拥长庚粲碧空。
惠露昔霑江汉表,(颔联上)
使星今照斗牛中。(颔联下)
晚粳已喜霜前熟,(颈联上)
宿麦应从雨后丰。(颈联下)
十一州人还得饱,
绣衣寿斚与民同。
——《七律·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其二》诗联

客中春到不知春,
庭草青青入眼新。
对酒可无人作伴,(颔联上)
照书却有雪为邻。(颔联下)
雕盘玉笋传生菜,(颈联上)
宝胜金花锡近臣。(颈联下)
我已栖迟宁事事,
有谁曾为叹长贫。
——《七律·五日子刻立春》诗联

疎星残月尚朦胧,
闲趁烟波一棹风。
始觉舟移杨柳岸,(颔联上)
直疑身到水晶宫。(颔联下)
鸟鸦天际墨千点,(颈联上)
白鹭滩头玉一丛。(颈联下)
欸乃一声回首处,
西山横在有无中。
——《七律·游澱湖》诗联

平湖万顷天无风,
试上垂虹月满空。
豁目直穷烟障外,(颔联上)
诸峰浑出有无中。(颔联下)
混同天地纤尘绝,(颈联上)
倒影星辰万象雄。(颈联下)
却笑三山游汗漫,
恍然身世到蓬宫。
——《七律·月夜登吴江垂虹》诗联

廷评一石了狱事,
谪仙一斗百篇诗。
君才盘盘压今古,(颔联上)
肯使英名夸昔时。(颔联下)
濁醪妙理清有圣,(颈联上)
此意岂复达士疑。(颈联下)
我惭鼷腹怯鲸量,
咄咄隐几成书痴。
——《七律·张德辉以诗见遗需酒因次韵解嘲》诗联

  贺赠卫泾律诗联

去尽水鸥水照空,
群山濯玉有无中。
乱来更觉心情减,(颔联上)
佳处犹欣臭味同。(颔联下)
喜有清樽对雌霓,(颈联上)
惭无健笔继雄风。(颈联下)
此行会见承平否,
岁晚飘零已秃翁。
——南宋·李处权作《七律·后乐堂》* 诗联
  注:* 后乐堂为卫泾之斋室名(下同)。

  纪念、题咏、嵌典卫泾联

壮岁从军,奇功至七出;
髫龄操守,清节历三朝。
——佚名撰卫姓宗祠对联
  上联典指西汉名将卫青。下联典自宋代参知政事卫泾的事典。卫泾,字清叔。淳熙中进士第一。开禧中封秦国公。

  附录一:【卫泾绝句诗】

  1、五言绝句诗

芳意传梅信,东风到柳边。            彩胜黄金缕,青丝白玉盘。
王春在除夜,明日是新年。            内家迎淑节,先奉太皇欢。
——《五绝·皇帝阁春帖子二首其一》诗      ——《五绝·皇帝阁春帖子二首其二》诗

五日天中候,南风物阜时。            御服齐官献,生衣暴室供。
三边宽大诏,亿载太平期。            金箱初进入,一一耀黄封。
——《五绝·皇帝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一》诗     ——《五绝·皇帝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二》诗

日毂过亭午,金徒缓报衙。
迩英催晚讲,分赐壑源茶。
——《五绝·皇帝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三》诗

一德坤元厚,三朝母道尊。
含饴供乐事,戏彩见重孙。
——《五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三首其一》诗

北内风光别,仙家日月闲。
紫皇天下养,金母在人间。
——《五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三首其二》诗

柳色侵宫瓦,花阴覆绮疏。
鹊炉烟馥郁,賸阅妙乘书。
——《五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三首其三》诗

清禁传呼近,红云拥紫皇。
菖花浮九醖,请祝寿无疆。
——《五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一》诗

边头传吉语,井络报平安。
今岁端辰别,慈颜一笑欢。
——《五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二》诗

彩缕新缠臂,灵符稳插钗。
承平多旧事,闲教小宫娃。
——《五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三》诗

  2、七言绝句诗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        去年灵麓未空寒,一客南归不足叹。
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学子今翻辞使旆,归来只得片碑看。
——《七绝·别吴荆溪三首其一》诗        ——《七绝·别吴荆溪三首其二》诗

家数文章有路寻,云韶殊世不殊音。        阴云冻合不成飞,行李留连岁律迟。
小生不幸生来晚,才识先生识水心。        山色宜晴更宜雪,别来应有忆山诗。
——《七绝·别吴荆溪三首其三》诗        ——《七绝·次与叔兄山行韵》诗

迟明鱼钥九门开,警跸声清绕殿雷。        沈沈广殿磨遑安,玉食丁宁减太官。
穆穆天颜应有喜,捷书新自北边来。        野宿貔貅三万灶,重裘应轸铁衣寒。
——《七绝·皇帝阁春帖子二首其一》诗      ——《七绝·皇帝阁春帖子二首其二》诗

灵开玉垒静无尘,圣泽新覃雨露匀。        远人新有约和书,并塞狼烟指日无。
束缚九头藏武库,枭羹不用赐群臣。        圣主忧民轸宵旰,宫中犹绾辟兵繻。
——《七绝·皇帝合端午帖子二首其一》诗     ——《七绝·皇帝合端午帖子二首其二》诗

鳗井由来岁月深,泓澄一镜绝尘侵。        蓐收传令待残更,斗转参横露气清。
要观变化神功妙,会见翻为旱岁霖。        谁弄瑶池三尺玉,怪来万壑动秋声。
——《七绝·金鳗井》诗             ——《七绝·闻和叔抚琴》诗

当时骑气拥函关,奕代清才擅谪仙。        深山五月清无暑,露气漙空午夜寒。
鼻祖婵嫣有余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草际鸣蛩更强聒,满怀秋思寄毫端。
——《七绝·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一》诗   ——《七绝·夜坐》诗

屡将大手占伦魁,槐市英声早四驰。        百花头上春光到,雪压霜欺意更奇。
肯与鱣鲂争尺水,鹍鹏行矣化天池。        岁岁倚栏相望处,水边竹外最南枝。
——《七绝·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二》诗   ——《七绝·忆环谷古梅二首其一》诗

道义须知耐岁寒,论心还喜臭如兰。        故园一别换年华,客里看花更忆花。
龙鳞幸许同攀附,乞与春风借羽翰。        昨夜西窗无限月,伴人春瘦一枝斜。
——《七绝·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三》诗   ——《七绝·忆环谷古梅二首其二》诗

美景良辰幸与同,瓣香聊以祝南丰。        几阵凉风清不尽,一天秋色渺无边。
它年妙斡洪钧手,尽纳群生寿域中。        僧房好处閒窗牖,把定山椒紫翠烟。
——《七绝·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四》诗   ——《七绝·张岩拙轩窯寺用壁韵》诗

掣电追风古见称,驽材空负渥洼名。
何如手植青藜杖,云屦风裾自在行。
——《七绝·与进叔弟策杖山行遣马还孙氏》诗

萧条古寺僧何处,痴坐方床午漏长。
怪我溪山惯来往,不憔鱼鸟解相忘。
——《七绝·登寺中萧疎极甚不见一僧独坐云堂数刻口占》诗

古木苍然几岁周,摩空老干荫溪流。
举头未见征帆下,来向清阴系小舟。
——《七绝·开化寺前古木数株叶密阴繁极可爱系舟其下赋此》诗

银旛点缀斗宫嫔,小字横斜篆缕新。
岁岁词臣供帖子,从今便数八千春。
——《七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三首其一》诗

文孙亲上万年卮,姒妇严妆五翟衣。
不用都人须数跸,内庭跬步即重闱。
——《七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三首其二》诗

刁斗辕门五夜深,思齐文母正关心。
身临大练无他费,汤沐先捐钜万金。
——《七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三首其三》诗

双人翠艾垂朱户,三角琼糜护箬衣。
闻道内家行乐秘,先将节物奉重闱。
——《七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一》诗

深宫永日镇长闲,心静多繙蘂笈篇。
侍女身留香案侧,旋燔金饼炷炉烟。
——《七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二》诗

人间无处避炎蒸,身在瑶台最上层。
学士大书金字帖,宫中巧篆降绡缯。
——《七绝·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三首其三》诗

痴坐禅关日亭午,静看博山香一缕。
欲知世上炎与凉,三扣金仙三不语。
——《七绝·小山游翠峰寺携枕席宿僧堂僧甚多而不与人相接戏成》诗

尊酒清江欲语离,事多八九苦参差。
飞潮更捲征帆急,尽作西窗去后思。
——《七绝·欲至浙江送子寔闻潮早不果行小诗寄别》诗

  附录二:【贺赠卫泾绝句诗】

羡君持节拜庭闱,未老双亲看彩衣。
若过盖公烦问信,坐曹日念旧游稀。
——南宋·楼钥作《七绝·送卫清叔著作提举淮东》* 诗
  注:* 卫清叔为卫泾之字(下同)。

颸颸忽见青鸾尾,扫遍翠崖冈上头。
昨夜月明仙子过,玉笙吹彻万山秋。
——南宋·赵汝愚作《七绝·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诗

  附录三:【卫泾轶事、趣闻】

  〖华亭状元
  卫泾祖先为山东省籍,“唐末避乱南迁,寄居嘉兴府华亭县,后徙平江之昆山”(《卫泾塘志铭》)。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登甲辰科状元及第。既是“华亭鼎甲”,诸多史书又为何不将其列入上海的状元呢?这有历史的原因。据《卫泾塘志铭》记载,当时,华亭县的地域,包括嘉兴、海盐、昆山等部分地区,治所在松江镇。那么其祖先南迁于华亭的何地呢?笔者从《奉贤县志》中得知:卫泾“原籍萧塘,后迁江苏昆山”。萧塘即是今日闵行浦江的对岸,因此称卫泾是华亭状元也言之有缘。另有一说“唐天宝十年(751年)析昆山县南境、嘉兴县东境和海盐县北境置华亭县。”卫泾出生的石浦乡在昆山的东南境,东连青浦的赵屯和大盈,其地域也属华亭县,说卫泾是华亭状元亦无错。无论何种说怯,卫泾与上海确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而且他也常往来于上海的三泖九峰之中,以《淀(山)湖》为题作诗云:“疏星残月尚朦胧,闪入烟波一棹风”,“欸乃数声回首处,九山浑在有无中。”诗中所述的九山之景,正是松江三泖九峰的写照。据清·康熙年间编慕的《松江府志》记载:“状元及第,华亭(松江府)鼎甲自泾始”。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指斥奸佞,因而屡受打击。贬官回乡后,修建西花园,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勉,把园中的堂屋取名为“后乐堂”,集所写的诗文为《后乐集》,此即后乐居士的由来。另据《云间志》记载: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出生华亭的许克昌,字上达,以籍贯拱州(河南濉县)之名,考中状元。后来因己有官职,降为第二,加之籍贯是河南濉县,因而众多史书也不说许克昌是松江籍的状元。

  〖卫氏家族
  昆山卫氏家族,是北宋末年自华亭迁入。首先著籍昆山的卫阗,为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之进士;其子卫时敏、卫季敏相继恩荫入仕;卫季敏子卫泾于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状元及第,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卫泾兄弟卫沂、卫洽、卫洙庆元、嘉定间相继登科,卫湜亦中锁厅试,就在这一阶段中,昆山卫氏家族迅速发展起来。卫氏家族之联姻很有特点。卫泾祖母(卫阗妻)、伯母(卫时敏妻)皆出自沈氏,二沈氏自姑侄而为婆媳。卫泾母(卫季敏妻)为华亭章氏之女;卫泾夫人盖氏,是“初家平江,后徙华亭”的淳熙户部侍郎盖经与卫泾姨母章氏的女儿。卫泾的四位姊妹全都嫁给了读书业儒的士人,其中卫琮嫁给了范成大与卫泾共同的朋友、绍熙进士周南。卫泾的仲女嫁给周南的儿子,而周南的长女周艮又嫁给了卫泾的儿子卫朴。卫泾夫人盖氏的侄女,则嫁给卫泾幼子卫柳为妻。卫氏家族四代之中多重姑舅表亲通婚,而与之联姻的沈氏、章氏、盖氏、周氏俱为当地有影响的士人家族。此外,卫琮丈夫周南与卫瑧丈夫朱晞颜,同居郡城之中,既互为僚婿,又举祖母(卫阗妻)、伯母(卫时敏妻)皆出自沈氏,二沈氏自姑侄而为婆媳。卫泾母(卫季敏妻)为华亭章氏之女;卫泾夫人盖氏,是“初家平江,后徙华亭”的淳熙户部侍郎盖经与卫泾姨母章氏的女儿。卫泾的四位姊妹全都嫁给了读书业儒的士人,其中卫琮嫁给了范成大与卫泾共同的朋友、绍熙进士周南。卫泾的仲女嫁给周南的儿子,而周南的长女周艮又嫁给了卫泾的儿子卫朴。卫泾夫人盖氏的侄女,则嫁给卫泾幼子卫柳为妻。卫氏家族四代之中多重姑舅表亲通婚,而与之联姻的沈氏、章氏、盖氏、周氏俱为当地有影响的士人家族。此外,卫琮丈夫周南与卫瑧丈夫朱晞颜,同居郡城之中,既互为僚婿,又举进士“同年”。这种婚姻模式,因亲及亲,盘根错节,呈现着较为收缩的态势,体现出卫氏家族在联姻方面的慎重考虑,也反映出家族内部官僚士大夫对于自身之地方利益根基的强烈关心。卫氏家族在昆山繁衍发展逾百年,或许与这种联姻方式不无关系。

  〖文笔魁星
  文笔峰是为了纪念昆山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卫泾而建竖的。广而言之,似一块醒目的丰碑,象征着千百年来昆山文人荟萃,著作浩繁,是一个文化昌盛的礼仪之邦。据《昆山县志》上有一段比较有趣的星象记载:“宋孝宗时,魁星见于玉峰山翠微阁之东,妙峰塔之西。”魁星,就是管派文曲星、武曲星的星神。发现魁星,可谓喜从天降,预示着昆山将要诞生出一个大魁天下的状元。封建迷信的说法,有时穿凿附会竟成巧合。昆山东南方向,石浦镇有个读书人卫泾,赴临安(南宋首都杭州)考试,三场连捷,考中了孝宗淳熙十一年(1143年)甲辰科状元。考中状元,就意味着身登仕途,有机会被朝廷点派做官,或放外地,或留京师。可是,当时官场十分腐败,考中了进士,就是一甲一名的状元,若要做官,还得向吏部、宰相等官僚送礼。卫泾作风正派,考中状元后,不向权臣行贿求官,住在杭州等待着朝廷的派遣。那些大官收不到新科状元的礼物,果然将他搁置一边,不予理睬。好多与卫泾同科考取的进士,由于行贿送礼,相继捞到了乌纱帽,穿起了大红袍。唯独卫泾闲居客寓。转眼间到了冬天,卫泾赶考时所带的盘缠告罄,困顿得住宿费都付不起,差一点被栈房老板赶出去。有一天,正好太守朱熹出巡,发现了穷极潦倒的新科状元卫泾,才把他推荐出仕。卫泾生活的南宋时代,屡受辽金侵略,国势日衰;朝堂上辅臣倾轧,争权夺利,政治腐败。宰相韩胄执政期间,盲目出师北伐,连吃败仗,害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卫泾审时度势,认为南宋兵力、财力、物力不足,不宜兴师北伐。由于他与韩胄政见不合,虽然“文章议论,有裨于当世”,执政者也不欢迎。“忠言不用愿辞官”,卫泾上疏乞归。卫泾身居高位,清正廉洁,对自身要求严格,常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为座右铭,起堂名为“后乐堂”,自号“后乐居士”。68岁那年,卫泾病重,十月故世,葬于湖州归安县石佛山,谥号文节。
  昆山士人十分敬仰卫泾,在玉峰山出现过魁星的妙峰塔旁,造起了一座牌坊,取名为文笔峰;把石浦陆鳌山改名状元山;把卫泾求学的塾馆,改称“文节书院”。以此纪念卫泾。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年)昆山知县申恩科将文笔峰牌坊移至紫云岩的百里楼旁,岩名遂叫文笔峰。游人登山,总爱站立文笔峰前揽胜观景,展拓胸怀。历代文人墨客,多有慕名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诗文图卷。如明代大官顾鼎臣的《文笔峰歌》这样赞美:
  钟灵孕秀杳莫测,中有插天文笔之高峰。
  高峰峭,峭绝岩之牙;吐吞五彩栖烟霞。
  天公醉怒泼云墨,神楼梦晓生天葩。
  苍涯夜半飞霹雳,长空万里腾龙蛇……
  挥毫为风洒为雨,长虹百尺皆可镂……
  后来历经沧桑的文笔峰牌坊还是倒塌了。直到21世纪初,昆山地方热心人士为弘扬民族文化,以乡贤卫泾为师表激励后进,在紫云岩畔重新浇铸了一支更为形象的大椽笔,上面镌刻着三个篆体大字——文笔峰。山以峰而盛名,峰以山而巍峨。游客攀登紫云岩,仰望文笔峰,除了观看那千姿百态72变的景色以外,还了解一点文笔峰的来龙去脉,也许会激发起更为丰厚的遐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