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艺曲种

 JwwooLIB 2017-08-17
目录

1种类
联弹
大鼓
琴书
牌子曲
活儿
蔓子活
坐弦
撂地
画锅
2详细资料
3流行信息

曲艺曲种 - 种类
根据艺术特点、音乐曲调、言语、起源地点、流行地区等的区别可划分为许多不同曲种,例如扬州说书、山东琴书、相声、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四川浊音、好来宝、赞哈、大本曲等。[1]

联弹
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 几种乐器合奏称为“联弹”。过来梅花大鼓演出时, 曾有穿插“换手联弹”、“七音联弹”等的演出形式。
1.由古代的曲艺形式通过流传和不断的继承革新而演变、成长起来的曲种。如说书、弹词、道情、小曲、莲花落等,起源都相当古老,流传到不同地区以后,都由于采用了当地的方言,吸支了当地的音乐曲调,创造了为当地听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从而不断得到成长。

琴书
曲艺的一个种别。又名扬琴。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包括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四川扬琴、云南扬琴和北京琴书等曲种。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多数由当地民歌、小调成长而成,有些则显著受滩簧、南词的影响或由大鼓演变而成。表演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两人或多人坐唱和走唱的,有的则分角拆唱。唱词也根据其乐曲,有七、十字句和长短句之分。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伴奏乐器除扬琴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筝、坠胡等。 [2]

牌子曲
曲艺的一个种别。凡将各种曲牌连串演唱,用以叙事、抒怀、说理的曲种都属那一类。在曲式结构上通常取由曲头、曲尾, 中间插进许多曲牌联缀而成的联曲体结构。 包括单弦、大调曲子、四川浊音、湖南丝弦、广西文场等。 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 伴奏乐器不一,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等为主。各种牌子曲的曲牌数量若干不一,有些曲牌如 <银纽丝>、<寄生草>、<剪剪花>、<叠断桥>、<满江红>等,往往为各地牌子曲所共有。

曲艺,自从作为一种说唱艺术形成以来,就存在着那种艺术形式的成长和流变的过程。在那个过程中,既有不断的兴替,也有不断的继承和革新。唐代变文的音乐曲调,到北宋就渐已不为人们所知了,而它的说唱相间和七言诗赞的文体,仍在宋、元以来的陶真、词话、弹词、鼓词中因袭传递下来。宋、金的诸宫调、唱赚的音乐曲调,虽然在戏曲中留下一些影响,但在元代以后也已不能按其曲体规模完备地演唱了。然而那种以曲牌联套体演唱的体制,通过明代官方普遍流传的小曲,到清代初年又以小曲加引子、尾声的形式,逐步演变成为近代的牌子曲一类的曲种。宋朝的说诨话、合生、商谜一类含滑稽玩讽的曲艺形式,流传时间也都不长,曲目内容没有流传下来。但那些滑稽、讽刺的艺术手段,包括其技巧、手法等,在后代其他曲艺形式中依然继续使用。到了近代,又从以隔壁戏形式演出的“象声”基础上,产生出了相声那一新的曲种,并继续吸支官方笑话、戏曲中的插科打诨等艺术因素,而得到新的成长。从那些曲艺艺术形式成长流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总是不断有一些曲种逐步僵化,而趋向没落;同时也不断有一些新的曲种萌发、成长起来。那种流变的因素是复杂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因素:一方面,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曲种,总在不断成长,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不断吸支新的养料,如音乐曲调、艺术表现手法、表演体式格局以及新的作品等,用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那是成长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有一些古老的曲种,或是从外地传进的曲种,采用当地新鲜的言语,吸支当地那时流行的音乐曲调,创造为当地那时的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而使曲种富于新的生命力。那是成长的外在因素。一个曲种若是在内容、形式两方面都已经僵化,失去吸支新鲜养料的能力,它就会趋向没落。

蔓子活
曲艺名词。 北方许多曲种如各种大鼓、评书等, 称分回逐日, 连续演出的长篇或中篇曲目为 “蔓子活”。    定场诗   曲艺名词。过来评书、鼓书等演员,在演出中、长篇曲目前, 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 称为“定场诗”。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形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其作用与“开词”相仿。

坐弦
曲艺名词。过来北方一部分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经常有一名三弦乐师于后台等候,称“坐弦”。凡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因故未到场时,即由坐弦顶替。坐弦一般均有丰富的伴奏经验,熟悉各个曲种和演员演唱特点以及曲目内容。

撂地
曲艺名词。又称明地儿。设在庙会、集市、街头空地上的曲艺演出场所。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观众租赁桌、凳,供观众坐席。许多曲种如相声、山东快书等,大都经过撂地演出进进“戏棚子”。

画锅
曲艺名词。旧时北方有些撂地演出的曲艺演员,先以白砂土在地上划圈、写字,以吸引观众,称为“画锅”。意为画一个饭锅,使演出有支进,得以糊口。

曲艺曲种 - 详细资料
中国各地流行的曲艺形式,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音乐曲和谐表演体式格局,因而构成了品种繁多、艺术特征各不相同的曲艺曲种。

大鼓
曲艺的一个种别。 又名鼓书、大鼓书。 一般认为清初时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一说大鼓旧称“鼓词”,或从鼓词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市,兼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安徽大鼓、上党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数十个曲种。各种大鼓多数由一人自击鼓、板,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早期曲目以中、长篇居多,有说有唱;后多偏重短篇,只唱不说。传统曲目往往是相通的,题材普遍,以历史战争故事和男女爱情故事居多。由于流行地区不同,伴奏乐器、唱腔等也有所不同。

曲艺曲种 - 流行信息
现代流传的繁多的曲艺曲种,从它们各自的形成到成长、演变的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活儿
曲艺名词。北方一些曲种称曲艺节目为“活儿”、“活”。如“蔓子活”、“段儿活”等;有时也泛指演员的水平,如“有活儿”,指功底深、掌握的曲目多。
2.由当地的民歌或戏曲曲调成长起来,形成说唱艺术的曲种。如粤曲、五句落板、粤东渔歌、山东柳琴、四川金钱板、南丰香钹等,那些曲种地方色采浓厚,流传地域不广。
3.由于普遍吸支为本身的艺术特征所需要的艺术手法、技巧等而形成起来的曲种。如相声、独脚戏等。 现代流传的曲艺曲种,根据1982年的调查,初步统计为 341种。其中汉族的曲艺曲种,按其主要的艺术气概可以大致分为说书、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少数民族的曲艺曲种,由于各具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源流,还难于分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