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要担心的发育迟缓?

 卷Joe 2017-08-17

 

孩子发育迟缓,可能是全中国一半家长在担心的事情 —— 另一半在担心发育太快了早熟。因为自己吓唬、互相吓唬以及被儿保医生吓唬,过多的家长因为错误的理由开始害怕,担心自己的宝宝没能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跑赢别人:怎么我家娃爬的没别人顺,怎么我家宝宝不是第一个会站的?怎么别人先会叫爸爸妈妈了呢?

 

开始关于发育迟缓的讨论之前,有一条是更需要你了解的,就是每个宝宝发育的时间表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在所有项目上领先同龄人,每个孩子都会在一些方面落后于同龄人,但也会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家长不仅仅是盯着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查漏补缺,更要了解孩子的优势。



每个宝宝的兴趣点不同,有些喜欢运动,有些喜欢拼搭玩具,有些则是小话痨,他们总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先投入多一些的时间,等到掌握了这个技能,再在其他项目上“奋起直追”。

 

当然这样简单的安慰,是无法打消很多家长的顾虑,于是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真正需要担心的发育迟缓问题。

 

发育迟缓,是指宝宝没有能在时间框架内完成发育里程碑,注意,不是时间点而是时间段、时间框架(timeframe),比如很多家长知道宝宝大多在1岁左右学会走路,因此1岁还不会走就觉可能是迟缓。实际上,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宝宝在18个月之前学会独立走路,都不能被看作是发育迟缓。就跟体重一样,只要不是过重或过轻就都算正常,而并不是只有稳稳当当的50%那个点才是对的。

 

一般来说,观察宝宝发育的里程碑,会分成几类:

  • 运动能力:比如抬头、坐、爬、站、走……

  • 语言能力:听、发出声音、模仿发音……

  • 社交能力:表情、同他人互动……


此外还有思考推理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在育儿科普书,网站或者公号的文章中,都有很多关于宝宝发育里程碑的文章,因此就不占用篇幅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负责任的儿保医生,于是孩子被非常随意地下了一个“发育迟缓”的结论。但发育迟缓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虽然很难确定发育迟缓的准确原因,但大多是和遗传疾病、早产、孕期饮酒、中毒等原因有关,而不是简单的宝宝没睡好,或缺某个微量元素之类导致的。

 

诊断、评估和干预发育迟缓是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医生不能只是看一眼,或者量个体重身高就能匆匆下定论。医生担心发育迟缓时,可能要求宝宝做多次检查,并且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判断的确有发育迟缓的可能,还需要由专科医生进行更详细的发育评估和全面体检,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干预方式说明和意见。

 

那在不同的时间段,家长看到哪些问题需要提高关注,或者和医生沟通呢?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准备拉到最下方留言:我家宝宝xx个月,现在如何如何,算发育迟缓么?所以我们直接给一个详细的清单列在下面,大家可以先按照自己宝宝的年龄段,以及你关心的问题在下面的清单中寻找和参考。


清单是我们从《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中第6章到第13章中摘录的,书中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的需要警惕的发育情况。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该年龄段(早产儿请按照矫正月龄来参考)出现了相关的情况,就需要加强注意,根据情况考虑去和医生沟通看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时间跨度为0-5岁,比较久,需要的话可以先收藏了慢慢参考。

 

:我们定制版的《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现在还是售罄状态,第三次印刷正在排队中,预期需要1-2个月完成。)


 


下面的清单来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的不同年龄章节,但在每段前面都有类似这样的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所以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言你的孩子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具备某种能力。本书中列出的各阶段发育特点仅为你提供孩子成长的大致情况,如果你的孩子步伐略有不同也不必紧张。” 千万别忘了。



1个月


如果在婴儿2周、3周或4周大时发现下列发育迟缓的信号,应通知儿科医生。 

  • 不会吮吸,吃奶很慢。 

  • 强光的照射下不会眨眼。 

  • 视线不会关注并跟随面前左右移动的物体。 

  • 四肢很少有动作,看起来很僵硬。 

  • 四肢似乎非常松软或无力。 

  • 下巴不停颤抖,即使不是在哭泣或兴奋状态下。 

  • 对剧烈的声音没有反应。 




1-3个月


如果你在这一阶段发现孩子出现下列任何警告信号,请与儿科医生详细讨论。

  • 4个月后仍然有拥抱反射。 

  • 听到剧烈声响没有反应。 

  • 2个月时仍然没有注意过自己的手。

  • 2个月时听到你的声音不会笑。 

  • 2-3个月时双眼仍不会跟着移动物体看。

  • 3个月时仍不会抓握东西。 

  • 3个月时仍不会对人笑。 

  • 3个月时头仍没有很好地抬起来。

  • 3-4个月时仍没有发出过咿咿呀呀的声音。

  • 4个月时仍不会把东西放进嘴里。 

  • 开始出声,但4个月时仍然不会模仿你的声音。

  • 4个月时当他的脚落在坚硬的平面上时不会用腿蹬。

  • 某只或两只眼无法灵活转动。

  • 大部分时间都对眼(前几个月内偶尔对眼是正常的)。

  • 不会留意新面孔,或者对新面孔或新环境非常恐惧。

  • 4-5个月时仍然有强直性颈部反射。 




4-7个月


如果孩子在本阶段显示出下列迹象,可能代表发育迟缓, 应咨询儿科医生。 

  • 看起来非常僵硬,肌肉紧张。 

  • 看起来非常懒散,像个布娃娃。 

  • 拉着他的身体坐起时头依然会向后倒。 

  • 只会用一只手去够东西。 

  • 拒绝拥抱。 

  • 对照顾他的人没有一点兴趣和感情。 

  • 似乎并不喜欢身边有人。 

  • 某只或两只眼睛一直向内或向外斜视。 

  • 长时间流泪、眼睛分泌液体或对光线很敏感。 

  • 对周围的声音无反应。 

  • 很难将物体送到嘴里。

  • 4个月时仍不会扭头去找声源。 

  • 5-7个月时仍完全不会翻身(不管是从俯卧到仰卧还是从仰卧到俯卧)。

  • 5个月后在晚上仍然无法安抚入眠。 

  • 5个月时仍不会自发微笑。

  • 6个月时仍然不能在大人的帮助下坐起。

  • 6个月时仍不会出声笑或发出尖叫声。 

  • 6-7个月时仍不会主动去抓东西。 

  • 7个月时仍不会用双眼跟着在30 -180厘米之间的移动物体看。 

  • 7个月时,两腿仍然无力。 

  • 7个月时仍不会通过动作来吸引注意力。 

  • 8个月时仍没有牙牙学语。 

  • 8个月时仍然对藏猫猫的游戏没有兴趣。 




8个月-1岁


如果孩子在8-12个月阶段显示出下列迹象,可能代表发育迟缓, 应咨询儿科医生。 

  • 不会爬。 

  • 爬行时拖着一侧身体(超过1个月)。 

  • 不能扶着站立。 

  • 不会寻找当着他的面前藏起来的东西。 

  • 仍没有说过任何简单的词(“妈妈”或“爸爸”)。 

  • 不会用身体语言,比如摇头或点头。 

  • 不会用手指出对应的物体或图片。




1岁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以下所列的任何征兆,你都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 18个月后依旧不会走路。 

  • 开始走路后,无法学会“从脚跟到脚尖”的走路方式,只会用脚尖走路。 

  • 18个月大后,会说的字少于15个。 

  • 2岁后,不会说有两个词组成的句子。 .

  • 15个月大后,看上去不明白家中一些常见物品的作用(比如牙刷、 手机、钟表、又子、勺子等)。 

  • 不会模仿声音或者行动。 

  • 2岁后,听不懂一些简单的指令。 

  • 2岁后,无法推动带轮子的玩具。 




2岁


如果孩子在本阶段显示出下列迹象,可能代表发育迟缓,应咨询儿科医生。 

  • 经常跌倒,不会上下楼梯。 

  • 仍然不停地流口水或吐字不清。 

  • 不会用4块以上的积木搭高塔。 

  • 摆弄小物体时有困难。 

  • 无法用短句交流。 

  • 不会参与角色扮演(假装)游戏。 

  • 无法理解简单的命令。 

  • 对其他孩子不感兴趣。 

  • 极难与母亲分开。 

  • 回运视线交流。 

  • 对玩具没有什么兴趣。 




3岁


如果孩子在本阶段显示出下列迹象,可能代表发育迟缓,应咨询儿科医生。

  • 不会把球从手里扔出去。 

  • 不会原地跳。 

  • 不会骑三轮车。 

  • 不会用抓握的方式拿住蜡笔。 

  • 不会涂鸦。 

  • 无法叠起至少4块积木。 

  • 每当父母准备暂时离开时仍会黏着不放或大哭大闹。 

  • 对互动游戏没有兴趣。 

  • 不理睬其他孩子。 

  • 对家人以外的人没有反应。 

  • 不会玩有幻想成分的游戏。 

  • 不肯自己穿衣服、睡觉、用坐便器。 

  • 只要一生气或不开心就立刻情绪失控,没有任何自控能力。 

  • 不会描画圆形。

  • 不会使用由至少3个词汇组成的句子。 

  • 不会正确使用“我”和“你”。 




4-5岁


如果本年龄段的儿童显示出下列信号,可能代表发育迟缓,应咨询儿科医生。

  • 极端恐惧或极端胆怯的行为表现。 

  • 极端好斗的行为表现。 

  • 每次跟父母分开时都会强烈杭拒。

  • 注意力极易分散,对任何活动的注意力都不会超过5分钟 

  • 没有兴趣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 对人一般没有反应,或只有非常敷衍的反应。 

  • 很少玩幻想或模仿游戏。 

  • 大部分时候都看起来很不开心或很难过。 

  • 参与的活动种类很单调。 

  • 回避其他孩子和大人,或者表现冷漠。

  • 情绪表达不丰富。

  • 不会自己吃饭、睡觉或上厕所。

  • 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 看起来非常消极。 

  • 不理解含有介词的两部分的指令(“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把沙发下面的球拿出来”)。

  • 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

  • 讲话时不会用复数或过去时态(英语国家的儿童)。

  • 不会跟大人讲自己的日常活动和经历。

  • 无法摞起6-8块积木。

  • 握蜡笔的姿势看起来很别扭。

  • 不是很会脱衣服。

  • 不会好好刷牙。

  • 不会自己洗手并擦干。 



如果宝宝有上面出现的1个或几个问题,需要注意。这并不能就判定宝宝就是发育迟缓,但是表示你可能需要就这个问题和你信任的医生进行更详细的沟通。





更多和宝宝发育相关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发育”来查找。


  • 混乱的“中式”儿保现状,怎样才算是有意义的定期婴幼儿保健?

  • 怎么判断孩子胖瘦高矮(好用的宝宝计算器上线啦!)

  • 多补DHA就能让孩子变聪明么?

  • 宝宝说话磕磕绊绊,是口吃么?

  • 育儿没有时刻表,不要天天掐着表养孩子

  • 口欲期、肛欲期,奇葩理论来自哪里?

  • 宝宝爱吃手有危害么?何时如何停止?

  • 宝宝头发少、枕秃很正常,那怎样才要担心?

  • O型腿是因为纸尿裤,还是……?

  • 多补DHA就能让孩子变聪明么?

  • 儿童需要充足睡眠,睡多少算充足呢?

  • 今日秋分宜补VD,聊下维生素D要吃到几岁吧

  • 孩子辅食别放盐等调味品

  • 没完没了的补钙情结

  • 0-1岁孩子视力发展里程碑

  • 不要太早给宝宝添加辅食

  • 全民缺钙背后,是一种心理惰性

  • 奶瓶用到1岁记得换杯子,太久会有健康风险

  • 什么才是真正的免疫力低下?怎样才能少生病

  • 孕前半年起不能拍X光片?这条警告还要害多少人。

  • 宝宝说话磕磕绊绊,是口吃么?

  • 吃蜂蜜和蜂王浆,里面激素会让宝宝性早熟么?

  • 挺胸抬头!为什么良好的坐姿站姿这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