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二十二》|两场葬礼,一段厚重的历史 文|简儿 公众号:小简与驴(jianzz11) 在未看《二十二》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可能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理解只是简单的出自书本上的理解。 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在南京对中国百姓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的屠杀、抢掠、强奸等种种恶行,20万至30万以上的中国人被屠戮,试想,当日兵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时,他们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来进行这惨无人道的杀戮? 历史既已成事实,可让我们最痛心的莫过于日本政府并未作出回应,反而企图抹杀、篡改历史,甚至提出“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日本人在等着历史的见证者一个一个死去,可是历史的毒疮一直都未愈合,只是暂时被人用黑纱蒙上了。 以前提起“慰安妇”这三个字,总会觉得它代表着耻辱和肮脏,有时候甚至会戏谑的想到:一个女孩被一群人轮奸了。 当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做不到感同身受。 可当坐在电影院里,电影屏幕上出现那一张张沧桑的脸庞时,我的心好像被针重重的刺了一下,原来历史并未远去,它就静静的搁置在我们身边。 1. 二十二,是截止2014年,中国仅存的22位有过“慰安妇”经历的老奶奶的数量。 记录片以一场葬礼作为开端,沉重的画面,厚重的历史真相跃然于每个观众的眼前。 日本官兵每到一处,便会设置慰安所,有将近20万的中国年轻女孩遭到了侵害,她们被各种施暴,她们被逼着睡,如果不服从,就会被活活打死;如果反抗,就会嘴上带上刑具,然后用刺刀刺穿她们的身体,到处都是被强奸的哭喊声。 这是纪录片中一位有过“慰安妇”经历的老人所述。 在韩国电影《鬼乡》里,你会对这段历史,了解的更直观,影片中一个14岁的名叫贞敏的女孩被日本兵掠走,从此开始了她的噩梦,她第一晚就被妈妈桑带到了一个年纪将近四十岁的日军面前,日军用各种暴力变态的手段的暴打女孩,直至女孩昏厥过去,紧接着在女孩的身上发泄兽欲。 ![]() 类似的遭遇同样发生在别的女孩身上,日军打完仗便会排队去女孩房间发泄兽欲,一个士兵的时间是10分钟。 女孩们有时候24小时都在被迫进行性服务,有些女孩因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会选择自杀,或者被日军直接杀死。当有些女孩因为感染性病或者来月经时,日军会直接将这些女孩集中起来拉到一个地方用枪扫射。 影片的女主角贞敏有一次乘着天黑逃跑时,结果被日军发现,结果可想而知,日军将这些女孩集中起来,在寒冷的冬天,让她们站在外面,脱光她们的衣服,然后进行各种暴打。 日军骂这些女孩:“你们不过是一群为日本皇军提供性服务的肮脏的母狗。” ![]() 整部片子很沉重,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愤怒逆流成河。 导演郭柯说,拍同样题材的这部纪录片,之前会想到,如果把这些经历展现出来,会不会对这些老人们造成二次伤害? 但最后,他还是用自己的拍摄手法将情节展现了出来,他说,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也就有了底线。 是的,在记录片中导演已经很克制的在拍摄这部纪录片,单纯的影片展现的情节往往无法还原历史真相,因为真相更加的残忍、暴虐。 2. 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广西的97岁的韦绍兰老人,在《二十二》,她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 ![]() 1944年,韦绍兰老人当时已嫁作人妻,当时被日军抓去,去的时候还带着女儿,几个月后,她便逃了回来,回到家后,丈夫却对她说:“你还知道回来啊?”在敌军营里,她没哭,这一刻,她哭了。 婆婆说:“不是她学坏,是日本人抓她去的。” 之后的一个月,她发现自己已怀有日本人的孩子,丈夫不愿留,她想留。曾一度自杀被邻居救了下来,后来生下了儿子罗善学。 儿子罗善学从小被人说是日本人,没有人愿意嫁给他,70多岁仍是独身,当有人问他老了怎么办时,他说自己老了就喝农药自杀,听到这里,莫名的心痛,历史的悲剧,造就了一个人一生的悲剧。 第二个真实的故事来自湖北的毛银梅老人,老人本不叫毛银梅而叫朴车顺,是一名韩国人,因后来被人骗到中国当慰安妇,一直没有回韩国。 ![]() 当这位孱弱的老人用不清晰的腔调说着日语时,可见当年日军对她造成了多深的伤害,1943年,18岁的她和另外两个女孩一起被骗来中国的慰安所,两个姑娘跳江自杀,一个女孩被拉去打胎,再也没有回来过。 当说起这些往事时,她几度哽咽,面对镜头一直说:“不说了,不说了,我忘了…” 难道是老人真的忘了吗?伤害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多少。 现在的她说着流利的湖北方言,却不认识韩国的文字,但她还记得小时候唱过的歌谣,童年的回忆至少是美好的。 第三个故事来自海南的93岁老人王玉开,她晚年一个人住在山上,日军突袭的时候,她正在家里和丈夫做饭,日本鬼子当着王玉开老公的面轮奸了她。 ![]() 之后,王玉开被日本士兵拉到据点。 原本以为,老人会对日本人充满仇恨,后面有一位日本志愿者来到她跟前,给她看日军的照片时,老人却笑着说:原来日本人老了,连胡子也没了。” 这一刻,我被这些老人的淳朴善良感动了,她们是一群善良可爱的老人,尽管她们的身上发生过那些悲惨的往事,但是她们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群积极乐观,对生活抱有希望的老人,而对于我们年轻人,是否也会受到启发呢? 3. 电影最后以一场葬礼收尾,棺材被人埋进了土里,那凸起的小山丘不是一段历史的沉寂,而是它始终警告着世人,历史不允许人忘记,有些伤痛可以自行愈合,但有些伤痛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治愈它。 当我们觉得“慰安妇”这三个字是耻辱时,应该感到耻辱的是那些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她们只不过是受害者!!! 受害者是应该受到保护的。记得看过一档印度的访谈节目,有一位老人说的话非常贴切。 “如果我被强奸了,我怎么就失去了贞操?我的贞操不是我的阴道里,这种想法太男权了,失去贞操的应该是强奸犯,而不是被强奸的人。” ![]() 历史真相需要人去正确审视,而我们对历史事实的态度更应该去客观的审视,当我们津津有味的消费着“慰安妇”三个字时,有多少人真切的作出了行动? 当我们有些人嚷嚷着用武力去解决这场民族仇恨时,我们的这群可爱的老人的心愿却是:“希望日本和中国要一直友好,永远不要打仗,因为打仗会有人死去。” 战争的残酷我们往往无法自行估量,既然是时代造就了悲剧,我们就应遏制悲剧的发生,避免重蹈覆辙。 而作为我们普通人,能去做什么呢? 我想纪录片不仅仅是把这些历史的伤疤揭开我们看,而是让我们有所启发,好好的去珍惜自己的生活,当曾经受害的老人平静的说:“现在生活多好,哪怕挖野菜也要活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的生活? 这世上有一场战争你永远不会赢,那就是和自己过去的战争;有一种纠缠注定不会有结果,那就是和自己过去的纠缠。 有时候,和自己和解,也是选择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