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是啥?

 宁静致远2023 2017-08-18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出自《孟子·离娄上》,实际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想必很多人对这句话中的“三”很好奇,认为不孝的做法有三种,而实际上这里的“三”在古文中指的并不是三种,而是“多”的意思。而“无后”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没有后代”。

孟子

后人对于“不孝有三”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东汉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的批注,而赵岐在此书中的解释由于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等种种原因,有些曲解了孟子的本意,将“不孝有三”定义为了三种:1.刻意顺从父母的心意,见父母有过错不说,使他们陷于不义之中;2.自己做官食禄却不赡养父母;3.不传宗接代。赵岐将“无后”直接理解为了“不传宗接代”,而这也不符合孟子的本意。

很多人也将赵岐的批注作为孟子“不孝有三”的解释,而误传了很久。

赵岐

根据孟子《离娄章句下》所说,不孝的做法应该是五种: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意思就是: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孟子的《离娄章句》中都是讲的如何使父母高兴,遵循父子纲常,但是从来没有提过后代的问题。

此文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内容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大概内容就是“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

不孝有三:据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十三经注疏》中“无后为大”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

而自古至今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一种传统思想,就是寄希望于后代人身上,让前人某种思想或者意愿得到延续,如果没有孩子,那就意味着死后无人奉祀,也意味着自此生命彻底断绝,所有就会有不努力娶妻生子导致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孟子曰:“不孝有三①,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②,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

注释:①不孝有三:据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十三经注疏》中“无后为大”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②舜不告而娶:传说舜的父亲凶狠愚蠢,舜如果告诉他娶妻的事,肯定得不到他同意。不禀告不合礼,没有后代又是最大的不孝,两相权衡,只好“不告而娶”。

孟子有关孝道的这一论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深深植根于汉民族传统的信仰。汉民族传统信仰为“敬天法祖”,所谓法祖的观念表达了汉民族的灵魂观。有限的肉体生命是人类观念领域最深层的焦虑,各民族都有长生不老的传说,寻求生命无限延续的方式是人类古老的共同追求。汉民族的灵魂观既不同于来自印度的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也不同于把一切归结于上帝意志,追求末日救赎的基督教观念,而是强调了顺应自然,寄望于人的生命能在后代身上得到某种延续,由此产生了汉民族独特的祖先祭祀传统。人死而灵魂不灭,后辈的祭祀使先人的灵魂永存,而先人的灵魂世代保佑后人的观念由此产生,早在商朝就已存在的祖先祭祀在周朝正式确定下来,成为汉民族的信仰形式。

由此,产生了对传后的重视,对于传统汉族人而言,无后意味着死后无人奉祀,意味着生命的真正意义的彻底断绝,意味着深深的绝望。所以,对汉族人来说,不努力娶妻生子而导致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出自《孟子,离娄上》!事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这为一孝。二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三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从古至今在人类发展史上,有一种固有的传统思想!就是把上一代人的希望寄托在下代人身上,将他们的意愿得以延续。

其中无后为大最为重要,现在人的思想倒不是生儿子就算为后,生女儿同样是后,同样为天伦之乐!假如生儿子算为后,没有女儿那人类社会又怎能发展?我不知道当初亚圣人孟子,是否将女儿列为后没有?我认为没有女儿绝对不行!没有母亲就没有人类?当初没有”孟母三迁”何来亚圣人孟子呢???

此文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内容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大概内容就是“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

孟子自己写着舒服,而且当时的人确实也可以看懂,可后人就不知所云了。既然不孝有三,除了无后之外,还有什么呢?

最终终于在《十三经注疏》的《孟子注疏》中找到了其他两者的说法,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经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是由汉至唐一千多年中经学的总结性成果,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中国文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其经部之首。

原话出自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可以通俗的解释为不孝的表现有三种(也有说法三为虚指),不遵守作为后代的责任是最不孝的。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妻子,这就是不遵守后代责任的表现,也就是无后。但是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舜离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君子认为这和已经告知父母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孟子原话里并没有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意思。

东汉赵歧《十三经注》,将孟子原文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通俗点说就是,父母犯错却不规劝,一不孝;因为自己清高而没有能力供养父母,二不孝;没有子孙后代,三不孝。从此误解延续千年,直至今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不孝有三种方式,无后仅仅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其他几种到底是什么呢?

要想找个这个答案,就需要找找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出处。

在《孟子·离娄上》之中,我们看到了这句话的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看完之后就失望了,孟子压根就没有说其他两样不孝是什么。从孟子行文的语气来看不孝的三个标准,在当时候是非常有名的,并说舜就是一个因为没有后代而不孝的人。

孟子自己写着舒服,而且当时的人确实也可以看懂,可后人就不知所云了。既然不孝有三,除了无后之外,还有什么呢?

最终终于在《十三经注疏》的《孟子注疏》中找到了其他两者的说法,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经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是由汉至唐一千多年中经学的总结性成果,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中国文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其经部之首。

在《十三经注疏》中有一套《孟子注疏》,里面解答了这个问题。所谓《孟子注疏》其正文仍为《孟子》,所谓“注”也就是对《孟子》内容的分析解释,而“疏”是后人对“经”和“注”的又一次解释。“注”确定为东汉赵岐所作,而“疏”的作者却历代都有争论,众说纷纭。幸好,问题的答案恰好在“注”中,我们就能明确知道,给出这个答案的人正是赵岐。

赵岐又是何须人也呢。赵崎原本是闲人,年轻的时候学**就非常好,很有才艺,能画一手好画。汉桓帝时,因得罪宦官党羽,怕牵连受祸,匿名逃到了北海卖饼。安丘有个叫孙嵩的人很有眼力,一眼就看赵岐不是个普通人,就把他带回了家,将他藏在复壁之内。终日被困的赵岐隐忍困厄,以坚强的毅力在复壁中写出了《孟子章句》。后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时,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风头过去之后,他拿着这本书出关了,并很快就得到了赏识,不久便官拜太仆,后又拜太常,活了90岁。

他说的这三点,倒是有点意思。

比如第一条:“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听完这个要求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选择要一个“不孝之徒”,孩子指指点点说父母在生活中确实不少见,但很少有人将此与“孝”联系在一起。

第二点:“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我们如今看来,这是一个很荒唐的条件。当不了公务员就是不孝,那么中国的不孝之徒也太多了。即便是在古代,能拿官家俸者能有几人,皆为“不孝”。可能是因为这两点都不太靠谱的缘故,导致除了“无后为大”歪,另两点都鲜有人知的重要原因。

该问属于常识性问题!蒋勋先生曾经有过解读

原文: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乃古人眼中的重中之重。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此次之……

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此末之……

均于礼!

原话出自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可以通俗的解释为不孝的表现有三种(也有说法三为虚指),不遵守作为后代的责任是最不孝的。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妻子,这就是不遵守后代责任的表现,也就是无后。但是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舜离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君子认为这和已经告知父母没有差别。

也就是说孟子原话里并没有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意思。

东汉赵歧《十三经注》,将孟子原文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通俗点说就是,父母犯错却不规劝,一不孝;因为自己清高而没有能力供养父母,二不孝;没有子孙后代,三不孝。从此误解延续千年,直至今日。

孟子根据古代当时社会背景谈到,不孝有三件,其中以不传子嗣为最严重的事。 赵岐补充:1.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不义,是为一不孝。 2.当父母亲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亲,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考秀才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扬名吐气,是为二不孝。 3.孟子以为,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传宗接代,沿袭家火,过年过节,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为三不孝。 其中第三点,又延续到现代,父母亲看到孩子长大,到适婚年纪,或者儿女结婚多年,却没有子嗣,就开始着急,常常会念叨:“孩子不孝。”这也就是为何中国人一向重男轻女的原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但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实际上同禀告了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