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心仁术济患者,精诚厚德暖人心 ——我校第一医院肾内一科主任杨洪娟教授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7-08-18


杨洪娟



她不忘初心,

以精诚之至传承中医精神;


她耐心专注,

以仁爱之心浇铸中医事业;


她精研治学,

  以精湛医术为患者

撑起一片明媚的天空。


中医世家,深厚渊源


杨洪娟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她对中医的热爱,正是源于家庭的熏陶。父亲给她留下大量的繁体竖版中医经典,她至今孜孜不倦地仍在研读,多年中不断跟师学习,先后拜师于国医大师吕仁和,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平安、刘景源教授,省级名中医赵玉庸、郭恩绵、苏秀海教授。

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她对中医的学习从未间断,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每年定期参加国家级的集中培训和大型学术研讨会,跟着国医大师读经典、学临床,不断提高诊疗技术。

多年的读书、实践,她身上积累积淀下了传统医者的从容不迫和仁爱之心。作为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第三批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的杨教授,从医31年,她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有丰富临床经验,得到患者极大认可,预约就诊常常爆满,慕名而来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


中医智慧,技高术精


在杨洪娟教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尤其在慢性肾脏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方面,把现代化的检查融入到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当中,将肾脏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论治相参,用现代检测技术检验中医疗效。她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成立了河北省中医药紫癜性肾炎脱敏活络法重点研究室,并成功申请了河北医科大学“双一流”项目——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人才建设项目。

  杨教授强调中医原创思维,把振督扶阳灸、益气回元灸、温针灸及刺络疗法应用于难治性肾脏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她常说,中医治疗全身疾病,注重整体观,五脏六腑相互牵连,仅仅注重一个脏、一个腑,是治不好疾病的。因此,杨教授始终坚持从整体出发,“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疾病治疗的整体来调节疾病,而不是单纯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诊断疾病时,杨教授注重“四诊合参”,从望闻问切到现在注重的“四诊”,即面诊、脉诊、舌诊、手诊四诊相结合。其中,脉诊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她应用脉诊诊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其他三诊,总是能准确判断疾病,诊断结果和彩超、CT检查吻合率很高。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她注重“简、便、廉”。通过经络调理、艾灸、拔罐等传统方式,治疗方便、价格低廉,疗效好;她开的药方,药味少而精,价格低,但是治疗效果从不打折扣。她时刻为患者着想,根据患者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面对家庭困难的患者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节省医药费。

杨教授在治疗疑难杂症、急重症方面经验丰富。很多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疑难病例,患者在多家知名医院辗转治疗无果,经过杨教授的诊断,以中西医结合对证治疗,“神奇”康复。很多ICU、神经内科的危重病人,经杨教授会诊后,都会收到良好疗效,她的中医中药治疗被纳入了危重患者的治疗当中。前不久有一位来自衡水的患者,突发尿毒症、脑病,出现肾功能不全等症状,骂詈不休,咬人打人,躁狂,家人手足无措,向杨教授求诊。杨教授以一味大黄,便使患者转危为安,家属和病人连连称奇,称赞杨教授“神医”。问及如此“神奇”的原因,杨教授谦虚说道,这是中医辩证思维起到了疗效。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准确是疗效的基础。辩证思维正确,就会效如桴鼓。


医者仁心,厚待患者


杨洪娟教授十分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她常跟团队的医生说,“一个好的临床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医病先医心。中医讲肝主情志,肝气调达是疾病痊愈的根本,因此她很重视对患者的情志调节。每当患者来到门诊,杨教授都主动与每一位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也通过言语交流来打开患者的心结,赢得患者信任。

邢台的张女士因患肾脏病向杨教授求诊,经杨教授治疗后病情得到治愈,但始终未能怀孕。杨教授通过谈心了解到她想当妈妈的愿望,于是帮患者精心调理身体,不断给她鼓励,使她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最终如愿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逢年过节总是向杨教授致以问候,在患者心里,早已把杨教授当做自己的亲人了。

很多患者经常通过电话向杨教授咨询病情、用药等问题,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指导。她总说一个小小的指导,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大帮助和便利,所以她从不推托。

今年在一次出差途中,一位23岁年轻小伙突然晕厥,乘务人员紧急求助。从外地参加学术会归来的杨洪娟教授立马起身,来到昏迷乘客身边紧急施救。同时,她向我校第一医院管理群发送消息,要求急诊科做好准备并打电话约120救护车支援。经过医院的紧急救治患者转危为安,此时已接近晚上10点,一直陪伴在患者身边的杨洪娟教授还没顾上吃一口晚饭。提到当时的情况,杨教授说道“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任何一个医生,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都会那样做。这是一个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医生的天职。”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真正的医者,从来都不是麻木不仁的。真正的医者,心有大爱。真正的医者,会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杨洪娟教授 始终秉持着对中医的热爱,践行着中医人的责任,以仁爱、担当和精湛的医术,赢得患者广泛赞誉。

专家介绍

杨洪娟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1年,我校第一医院肾内一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l  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l  河北省第三批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l  河北省中医药紫癜性肾炎脱敏活络法重点研究室主任

l  河北医科大学“双一流”项目——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人才建设项目负责人

2007年被沧州市卫生局评为“名中医”,2011年被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评为河北省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


社会兼职:

·    中华中医药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全国膏方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    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河北省名医学会副会长

·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    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任职资格评委会成员

·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制作: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吕森、杜昊阳

文字:武珊珊、杨雅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