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取名字要注意些什么?|看历史

 邓超越梦想 2017-08-18

中国历史网


姓名的诞生是古人自我意识的萌芽,从夏朝开始,古人名字的符号意义就开始被重视。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殷商古人多为君主、贵族,在当时,平民大多是没有名字的,至于奴隶更不会有名字,最多有个诨号,便很“了不起”了。



古人怪名大盘点

来自中国历史网

10:17


音频来自:《大“力”史



在西周时期,人名大多都是单字名。比如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其单字名响亮而易懂。春秋时即使君王,也有一些不避俗物的名字。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颇有舜帝“重华”的风貌。至于黑臀、黑肱、痦生等国君名字,更谈不上高雅。

 

但这不代表古人对名字不重视。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人在论述起名的必要和注意事项了。如《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述:“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古人对名字的避讳首先是政治的,其次才会考虑避开所谓的低俗。


先秦古人里最让人不解的人名,大概就是著名的“大阴人”嫪毐(làoǎi)了。“毐”是品行不端之义,很难想象嫪毐是其本名,更像是结合其性格后起的诨号。或许,当时的平民对待名字并不很在意,所以游走于市井的嫪毐才可以让人忘记曾经的本名。

古人取名方法

一个就是刚生下来的身体特征或生时状态,黑肩,申生皆此类也,二是没啥特征的就以常见的器物名之,杵臼,宜臼皆此类也,还有一类就是以孩子刚出生命名人听到的第一句话命名的,如阖闾,鸠浅。

 

古人成年之后取字,姬旦,姬发,姬邑都是字,旦是晨的意思,那个时候鸡蛋通常是被叫鸡子的,还有楼主举到汤,其实本字是唐,后人误记罢了,就是汤的本字,当时也有浩大的意思。


在东汉三国时期以“单名”为主,甚至几乎找不到非单字名的人。经过数百年的中原混战,各少数民族和中原人不断融合,单字名和双字名的情况都有出现。而重名现象不是今天才有的。翻阅史料可知,南梁元帝萧绛曾写过一本《古今同姓名录》,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历史上有3个董仲舒,3个孔子,3个周瑜,3个王羲之,4个刘秀,9个张衡,9个张良……

 

到了隋唐后,名字的避讳现象更加突出,或许是考虑到使用的麻烦,从唐代开始的皇帝名字用字愈发冷僻。出于避讳考虑,贵族不与百姓生活用字“争字”,如果所有的帝王都用“世民”这样的字,恐怕会干扰到日常用字。


毕竟避讳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甚至连古人都会“抢占”今人的使用权。比如,李家夺定天下后,先祖李虎的“虎”字也要避讳,史书上的隋代名将韩擒虎只好“改名”为韩擒或韩擒豹。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除了重名与避讳现象,“热门字”现象在后世依然留存。五代十国时期,名字里带“彦”字者甚多,可见当时的人对这个字的偏爱。《尔雅·释训》有言“美士为彦”,“彦”字有丰富的美好内涵,但这依然不能解释五代北宋人为何偏爱“彦”字。宋代文人对内倾和自省式的文化思维更加迷恋,取名也更加雅致,且双字名开始成为主流。

 

从明代开始,传统的崇尚文雅的取名风气复归,明清两代,堪称知识分子取名花样的巅峰期,大多数名留史书者都语出有典故,取名所谓“男《楚辞》,女《诗经》”的说法大概就是那时候流行开来的。



好文推荐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看历史

△点击标题进入文章


金庸武侠人物年代表,终于把每部人物关系串起来了(神作)

△点击标题进入文章


中国各省历史名人:看看你的家乡都有谁

△点击标题进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