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香识咖啡

 童海德堡 2017-08-18


节目预告

咖啡痴心客




本期嘉宾 董晶晶


如今,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或是各种社交场合,人们越来越爱喝咖啡。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最早咖啡是如何从非洲传到世界各地的?为什么说咖啡馆是欧洲新思潮发源地?从咖啡种子到杯子里香气四溢的咖啡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旅程?边走边看,特邀咖啡达人董晶晶,和您分享咖啡的故事。


我为咖啡狂

——分享嘉宾董晶晶的咖啡故事



从大学开始,董晶晶就梦想开个咖啡馆:“因为组织学生社团的原因,经常和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搞活动,当时觉得如果有个空间,一群人坐在那,动画和影视专业的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音乐和录音专业的来搞一场演出,播音和表演专业的来点读剧本,很棒。”


她怀念着在广播学院上学时候那个著名的“核桃林”,大家聚在一起玩的时光。从2007年毕业,到两年前开始着手开咖啡馆,董晶晶意识到,想开咖啡馆,只是源于小时候当客人的心态,是理想化的期望,并非自己真的理解咖啡馆的真谛。



“咖啡到底是什么?”于是董晶晶带着这样的疑问,报名参加了咖啡的专业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她的关注点逐渐从咖啡店转移到如何出品一杯好的咖啡上。通过一步一步了解了咖啡常识,了解咖啡烘焙以及挑选生豆的知识,董晶晶对咖啡馆的概念也逐步成熟起来。



 “开一间咖啡馆,更多的精力会放在经营上,而对我来讲,咖啡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需要安静下来的事情。”正是因为想要这样的生活状态,所以她被咖啡巨大的魔力吸引了,“咖啡产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九天的鏖战,三百杯咖啡的品鉴之后,梦寐以求的咖啡品鉴师资格证被董晶晶拿到了。这是董晶晶涉足咖啡行业最重要的一步。第一天上课,她就胆怯了,面对二十几门测试,后悔不应该挑战这种困难模式。这次考试,她第一次发现背书没有用,感官天赋和心理素质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东西,对人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 


考试中有一个环节是“九杯魔鬼水”——九杯白色的水,里面有甜咸酸三种味道,自由组合,可能有的同时具备三种味道,有的只有一种味道,每种味道又分三个等级,要喝出里面有几种味道,而且还要给其中的甜度、酸度打分。“很多人都挂在魔鬼水上了,越紧张越玩完。”董晶晶回忆起当时紧张的考场气氛,依然有点激动。



除了魔鬼水,还有如“咖啡鼻子”一关。36个闻香瓶,参加考试者要逐一闻遍。“还有‘六轮杯测’,在杯测过程里有五杯一样的咖啡,需要喝出哪杯有瑕疵。这就涉及到你挑豆选豆的过程了,如果把瑕疵豆放进去,会影响你的口味。”董晶晶描述了当时的场景,每个考生都很压抑,甚至找不出任何一个完全自信能够考过的人。不过这些科目都是必要的,董晶晶解释道:“每一门对人都有特定的要求,比如魔鬼水和闻香瓶,都是用以校准你的感官,让你的感官维持到一个规范水准之中。”



“我原来比较侧重烘焙的方式,会考虑是不是我烘焙的方式不对,导致味道不佳。后来我的侧重点就在生豆上了——玩命烘都烘不出自己想要的味道,才发现是那批生豆有问题。”董晶晶笑道。当她想深造烘焙的时候,老师告诉她,想做烘焙师,至少要先会给自己的咖啡打分。通过一系列的魔鬼训练和考核,董晶晶感觉到自己的咖啡品鉴水准确实提升了一大截,以前很多不明所以的问题都游刃而解。


 接下来她还去学习了“金杯大师”。“比如一杯咖啡,当豆子已经是买来烘好的,你怎么保证这杯咖啡冲出来的味道是在最好的风味区间内。比如同一款咖啡,研磨细一点,苦味会更浓郁一些,研磨粗一些,味道就淡;水温高则浓一些,水温低则淡一些;另外水和颗粒接触的时间越长,味道就会越浓,而颗粒接触的越快,迅速地冲走,味道就会越淡。所以咖啡学起来有点像数学课,如何在繁杂的操作过程中把握一个最恰当的味道很困难。冲泡谁都会,冲的好的人却很少。”无论什么行业,知识和技术都是最坚硬的基石,在董晶晶看来,如果想把咖啡事业做得好,做得持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咖啡馆文化

——节选自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本文摘自龙应台所著《亲爱的安德烈》,全书都是作者与儿子安德烈的书信往来,这一篇谈及咖啡馆文化,很有趣,分享给大家。



 
安德烈:
两个月下来,发现这里的生活质量跟欧洲有一个最根本的差别,那就是——我觉得,香港缺少文化。我说“文化”不是指戏剧、舞蹈、音乐演出、艺术展览等等。我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
用欧洲做例子来说吧。我最享受的事情,譬如说,在徒步区的街头咖啡座跟好朋友坐下来,喝一杯意大利咖啡,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觉风轻轻吹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窄巷。

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地点,而是笼罩着那个地点的整个情调和氛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沉淀。
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朋友跟街坊邻居习惯去那里聊天,跟老板及侍者也像老友。它是你的'“家乡”跟“文化”概念里很重要的一环。

香港却显得很“浅”,不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这里没有咖啡馆,只有蹩脚的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至于酒吧?酒吧在香港,多半只是给观光客喝个毙掉的地方。
人跟人愿意花时间聊天,坐下来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聊天儿聊天,在欧洲是生活里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香港没有这样的生活艺术。
 
龙应台:
我们在谈的这个所谓“咖啡馆”,当然不只是一个卖咖啡的地方。它是一个“个人”开的小馆,意思是,老板不是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财团,因此小馆里处处洋溢着小店主人的气质与个性;它是“小区”的公共“客厅”,是一个荒凉的大城市里最温暖的小据点。

如果因缘际会,来这里的人多半是创作者——作家、导演、学者······那么咖啡馆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舞台
你说香港“没有文化”,安德烈,如果对“文化”做广义的解释,香港当然是有文化的:它的通俗文化、商业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甚至它的传统庶民文化等等,都很丰富活跃,很多方面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华文城市。

但当我们对“文化”做狭义的解释——指一切跟人文思想有关的深层活动,香港的匮乏才显著起来。
在欧洲,咖啡馆是“诗人的写作间”、“艺术家的起居室”、“智慧的学堂”。巴黎的“花神”咖啡馆是西蒙-波娃逗留的书房;

Le Procope是莫里哀和他的剧团夜夜必到、百科全书派作家逗留的酒馆;塞纳河畔的Duex magots和Brasserir Lipp是超现实主义派和存在主义哲学家逗留的地方;

施威夫特(Swift)在伦敦的威尔咖啡馆逗留,那是个文学沙龙,几乎主宰了17世纪的英国文学······
文化来自逗留 ——  “逗”,才是思想的刺激、灵感的挑逗、能量的爆发;  “留”,才有沉淀、累积、酝酿、培养。我们能不能说,没有逗留空间,就没有逗留文化;没有逗留文化,就根本没有文化?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是名嘴变成娱乐家,是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但是香港人的经济成就建立在“勤奋”和“搏杀”精神上。“搏杀”精神就是分秒必争,效率至上,赚钱第一。安德烈,这是香港的现实。这样坚硬的土壤,要如何长出经济效率以外的东西呢?



图文综合整理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