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我在学校被排斥了!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7-08-18

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出国前,我在学校碰到了个脸熟的朋友。

当他听到我要出国的消息后,一口气回了3句:

“ 你们家真有钱啊。”

“ 我要是家里这么有钱,早出国了。 ”

“ 谁特么还在学校苦逼读书,每天题海战……”

听完后,我脸上保持着客套的微笑。心想,他估计是考试考傻了。

因为留学, 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光鲜。

留学生早已经不是富二代的标签,很多人来自普通家庭。

而且大部分留学生吃的苦一点都不会少,留学之苦不仅在备考,还有生活,它是长期的。

初到国外,在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你对周围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化环境都要重新适应。最重要的是留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陌生感,孤独感,以及无法融入的生活圈。甚至有时会因为种族歧视被排斥。

有时在给家里打电话时,很想哭着说出内心的委屈:爸妈,我在学校被排斥了,我想回家!

很多人以为,国外的同学都是很热情的。你会参加很多的party,有自己的交际圈,有很多朋友。事实上是,朋友从来不会像老友记里那样理所当然的出现。

而这不应该成为你留学生活的常态!

那么,如何充分了解异国文化?如何建立自己交际圈?如何走出你的孤独感呢?

课堂是学习地道表达的最佳阵地

每个出国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没有出国前,似乎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错,毕竟托福也是100+的成绩。但是,真正到了国外,却发现连菜单都看不懂。

曾有一位出国的朋友跟我说过:刚到国外,真的有些害怕上课。因为听不懂,还要做很多的Speaching。更尴尬的是看到同学们收拾书包课本,走出教室才知道已经下课了。

要随便称呼老师为老师,要称呼为教授。美国大学中,老师们一般喜欢被称为教授,这对于爱面子的美国人来说是非常考究的。

致:刚到美国的你

致:即将到美国的你

不要为了所谓的融入他们的主流圈子,而失去自我,擦去自己的身份标识如果你这样做,异国生活得你,反而活的更加孤独,也会活的特别累。

你可以很喜欢他们的文化,但是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也要非常重要。远不要忘记,你来自哪里,因为,这决定了你是谁!

留学,是为了寻求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关注在并不重要的地方

即使孤独

不要怕,不要迷茫,不要紧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