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利情报分析带您窥探日本11家车企研发动向

 昵称46513330 2017-08-18


 

一、调查的样本数据

本次调查的公开数据的时间检索条件设为2007年01月01日至2017年8月11日,网站显示的数据源为日本特许厅公开的截止到2017年08月03日的数据。

这11家公司分别为: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斯巴鲁)、铃木、五十铃、日野、日立以及大发,不包括这11家公司自己成立的子公司、他们与其他公司合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他们集团下属的其他关联公司。

需要注意,在下面各图中,所有公司2017的公开量都明显减少,这是因为2017年数据仅为半年左右的数据。

二、总体印象

    11家公司中,丰田公开的数量最大,达到158372件,平均每年的公开量都在15000件左右,占据第二位的是本田,公开量为92406件,第三位为日产,公开量为42939件。可以看出,丰田在这10年之间的专利申请布局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位列前三甲的专利布局占据日本汽车行业所有专利布局的78%(丰田占比42%,本田占比25%,日产占比11%)。

图1  11家公司10年公开总量分布图

 

三、针对各家公司的具体分析

(一)丰田

 

图2  丰田10年公开趋势分布图

 

    丰田在2010年的公开总量达到峰值18921件,之后虽总体呈下降态势,但是每年的数量仍旧保持在每年10000件以上。此外,2012年的数据下降明显,这可以归结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2008年之后,丰田减少了专利申请量,同时由于公开延迟以及审查周期的影响,集中反映到了2012年。但是到今年(2017年),据笔者的另一项统计,如果不包括授权公告的数量,仅仅包括申请阶段公开的申请件数,2017年的前七个月公开件数为4386件,加上这七个月的授权公告量2000件左右,全年公开总量超过10000件应该毫无悬念。

图3  丰田按技术领域公开趋势分布图

 

图4  丰田各技术领域按年度公开趋势分布图

 

IPC分类号F02D对应于发动机控制,涉及空燃比、行程动作、燃料喷射、进排气过滤净化等与发动机相关的技术。由图3可见,丰田在这技术领域公开量为24190件,可见已在这一领域布局了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在发动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合图3和图4可以发现,丰田在发动机研发领域相对活跃的年份在2005年至2011年,如果考虑专利公开要延迟1年半左右,则研究活跃的年份应该在2004年至2010年前后。之后,可能由于技术研发遇到了瓶颈,也可能发动机技术领域已经日趋成熟,还并未发现其他更好的研发方向,研发产出日趋减少。

IPC分类号H01M对应于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方法或者装置,例如电池,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其他电化学电池。丰田从2007年之前,就一直在研发汽车用电池,且每年的研发产出相对平稳。通过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亦可以看出H01M领域的专利布局已经上升为丰田汽车的最重要的技术领域,这可能代表着丰田将来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

B60K对应于汽车的推进装置与传动装置,即涉及汽车的动力传递系统,B60L以及B60W对应于汽车的电动推进装置和汽车的混合动力传递系统,B60R涉及汽车的其他辅助设备,比如光学设备装置、润滑系统等,结合B60K、B60L、B60R以及B60W的公开量,可以看出丰田在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配传递等技术领域也投入了巨大的研发精力。

 

(二)本田

图5  本田10年公开趋势分布图

 

    本田的专利布局态势与丰田类似,均于2010达到峰值,之后整体上处于阶段式下降的趋势。同样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的公开量较之前年份跌至低值。但是,可以预见本田今年(2017年)的专利公开数据将会超过2016年的数据。

图6  本田按技术领域公开趋势分布图

 

图7  本田各技术领域按年度公开趋势分布图

 

    本田的研发领域相对均衡,从B60R到F02D是本田的首要研发领域,第二研发领域为F02M、B62K以及B60L。如上所述,B60R涉及汽车的其他辅助设备,比如光学设备装置、润滑系统等,H01M对应于燃料电池领域,B62D包括车辆自动驾驶领域,比如包括对车辆行驶状态的检测、根据感应到车辆行驶状态进行转向装置的控制等,B60K包括对车辆的推进装置或动力传递装置的安装、控制,B62J包括车辆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润滑装置等,F16H包括汽车机械传动装置,例如齿轮传动装置等,F02D包括发动机控制,从这些技术领域可以看出,本田也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从发动机、传动系统、到燃料电池,均是本田的重点研发领域。可以认定,本田是一家技术全面的公司,拥有汽车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图7也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到2017年,本田的研发精力相对平均,尤其是燃料电池领域,从2010年到今天,本田持续在投入研发,并且可能已经于2009年左右取得技术突破口,到了2014年左右,燃料电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此外,还需要关注,本田在汽车机械传动装置方面一直没有放弃研发,并且还是这几年公司内部的重中之重,相信不久的将来,大胆地预测,本田会在机械传动方面,尤其是在越野车越野性能方面会有不俗的表现。

 

(三)日产

图8  日产10年公开趋势分布图

 

日产每年的公开量并不大,除了2007年申请量达到历史峰值6917件之外,其他大部分年份的公开量都处于2000-5000件。日本的专利授权率约为70%,如果考虑授权之后的公告量,那么日产每年的专利申请量约为1700件左右。

图9  日产按技术领域公开趋势分布图

 

图10 日产按年度公开趋势分布图

 

日产的研发方向非常明确,在2007年之前,发动机控制方面的研发是其重点,并且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左右,之后比重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从2010年开始,H01M即燃料电池是日立的另一个研发重点,并且,根据公开量来推测,日立在燃料电池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对发动机方面的投入。

 

(四)马自达

图11  马自达10年公开趋势分布图

 

    马自达在金融危机之前,每年公开量均在2000件左右,金融危机之后公开量降了一半,直到2016年左右公开量才有所恢复,但是根据2017年前半年的表现,2017年将是马自达创纪录的一年,这是否意味着马自达的技术研发已经到了一个收获期?据媒体披露,在2017年08月08日,马自达刚刚发布“SKYACTIV-X”型发动机,据马自达自己介绍,该发动机采用马自达独有的称为“SPCCI(Spark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火花点火控制压燃点火,即用火花点火方式来控制压燃点火燃烧)”的燃烧方式,成功地扩大了压燃点火的成功范围,同时实现了火花点火和压燃点火(CI)之间的无缝切换。

图12  马自达按技术领域公开趋势分布图

 

图13  马自达按年度公开趋势分布图

 

    马自达的研发领域占据前三甲的为B60R、B62D、F02D,而这三个技术领域与驾驶安全辅助、无人驾驶领域是最为密切的,虽然每年的申请量均不是很大,但是马自达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尤其是在2015之后,马自达加大了F02D以及B62D这两个领域的研发,可以说在驾驶安全辅助、无人驾驶领域蓄势待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F02D领域也是上述“SKYACTIV-X”型发动机对应的研发领域,如果要研究“SKYACTIV-X”型发动机,那么关注到目前为止马自达公开的专利数据,或许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五)三菱

图14  三菱10年公开趋势分布图

 

    这里的“三菱”指的是日本三菱自动车,不是日本的三菱集团或者其他三菱旗下的子公司。三菱每年的公开量在1000件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并且在2013年之后迅速反弹,到去年为止,公开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图15  三菱按技术领域公开趋势分布图

 

图16  三菱按年度公开趋势分布图

 

     三菱重点研究领域位于发动机控制的研发(F02D)、车辆辅助部件的研发(B60R)、车辆动力传递系统的研发(B60K)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B60L),同时近年来H01M(电池)领域,也有投入与产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