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子评改】尹合鸣作品点评 特约评改人:钱玉清

 hbbdwjk 2017-08-18



  特约评改人:钱玉清(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11—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尹合鸣 草书《沁园春·雪》中堂 规格138cm×66cm  


  尹合鸣作品评语:今人或因工作压力、生活节奏以及社会迁流、时代特点等的影响,喜欢草书者渐增,昭示着又一个草书盛世的来临。如何规范地学习草书,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历史上较为成功的教育方法即是从楷书开始,试想古今草书圣手有哪几个不会写楷书?这就是规律。通常,我们按照规律办事成功的几率会更高一些。很多草书爱好者一直不入门、一直无长进的原因,也许就是楷书没写好。故而,建议作者在楷书上下点功夫,对日后写好草书是大有裨益的,特别要写好小楷。清钱泳有言:“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该作尚有诸多问题:一、多处别字。“腊”应为“蜡”、“天娇”应为“天骄”。二、变乱草法。“望”“舞”“看”“骚”“朝”等字草法舛误。当然,此作最大的问题还是作者对草书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学习不够系统。殊不知,草法学习相比其他书体更为复杂,需谋章法、研墨法、背草法、练笔法。铢积寸累,叠加递进。建议作者还应深入二王渊薮,寻源探流,明理知解。回望书史,魏晋以降,历代草书大成者无不发蒙二王或浸淫二王弥久,这也是规律。



经典解读


(传)王羲之《转佳帖》拓本

君顷就转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



神采外曜的王羲之《转佳帖》


■钱玉清


  明项穆《书法雅言》云:“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斜。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用笔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王羲之书法正因符合国人“中和”的审美需求,而被誉为“尽善尽美”“古今之冠”。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推动下,王羲之法帖存世量极大,其中以行草书为最丰。除常见的《十七帖》《初月帖》《丧乱帖》《奉橘帖》近十种之外,知晓率、关注度不高的“遗珠”也多。《转佳帖》就是不可多得的“佳帖”。对王羲之传世作品来说,很难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风格品貌之别。《转佳帖》虚旷韵妍,众美兼备,是极具王氏精要的代表之作。该帖属纯草作品,用笔时藏时露,结字时松时紧,节奏时缓时疾,字字交待清楚,笔笔轮廓分明,点点起收有形。

  该帖具有典型的右军内擫笔法的特征,用笔“刚健中正,流美而静”(沈尹默语)。线形多中段细于两端,故折转清朗,骨气洞达,每字末笔多飞提出锋,神采外曜,精神挺拔。云谲波诡的用笔是此帖最大亮点,通篇充满一个“活”字、突显一个“精”字,翻转自如,随形赋意。看似不经意的微妙存在,实则是逸少精心打造的笔法王国。

  《转佳帖》拓本,9行,62字。此帖被收刻于《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澄清堂帖》。或有将此帖与《乐著帖》(又称《县户帖》《香里人乐帖》)合为一帖,据文义分析,作两帖为宜。


钱玉清示范作品

临王羲之《转佳帖》横幅 规格33cm×66cm




微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