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做一个香气袭人的美男子!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8-18

之前夹馍君给大家说过荀彧“坐处三日香”,是说荀彧好熏香,久而久之身上自带香气。昨天我们的推送中也讲到了香囊,我们现今的很多人出门会喷香水,就相当于古代佩戴香囊出门,而还有一些人也喜欢在房间里面点一些香薰灯、香薰蜡烛等等,同样,古代人也会在房间里面点燃香来改善生活。今天夹馍君就给大家讲讲香的门道。

现今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以各种方式登场的香,其中最多的是在案上的香炉中飘出的阵阵袅袅青烟。可除了熏香,古人们为了随身携带还制成了香囊;为了身体上有香气制作成了香膏;为了说话时也让人闻到香气,还有专门可以口含的鸡舌香。除了使用方法,香的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从一开始的单一香料的使用,慢慢发展成了多种香料调和而成的香品。而香具和香器等香道周边产品也以各种形态出现。

古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天然香料的已不可考,但是从史料中可知,春秋时期我国人们就已经广泛使用香料植物了。《诗经》、《楚辞》中可以看到许多佩戴香草的描写,“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秦之前

熏香是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也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一种香的使用方法。远古先民在燃烧柴草的过程中,发现了草木有益人身的功效,于是将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的带香味的植物进行燃烧。《周礼》中有“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就说明了在当时就有掌管熏香的官职。

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

秦汉

到了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土地区香料的种类丰富起来。同时道教的盛行和佛教的传入,也推动了“香”这一文化的发展。当时人们熬兰为膏、郁金入酒,南方地区还佩戴香囊,燃烧植物来驱赶蚊虫。

汉代时期的博山炉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品香用具,博山炉因盖呈山形,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三仙山之一的博山而得名。因其奇特的外观,导致燃香时,烟气会随炉内飘出,盘桓与山形盖周围,仿佛仙气缭绕,更给人带来美好意境。“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这首汉代无名诗详细的描述了博山炉的形态、用途和使用者的体验,可以说是十分形象了。

错金博山炉


只有博山炉怎么能满足大家大家日常熏香的要求呢?古人利用陀螺仪的原理制作了 “香熏球”把香放入其中,不管怎样翻滚,都不会遗漏出来。

香熏球


在汉代,人们焚香时以直接燃烧植物香料为主。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熏香炉中还残存有香料,其中一个炉内装有高良姜、茅香、辛夷等香草,另一个炉盘内则盛有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碳状根茎。

马王堆出土的熏香炉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们提到《军师联盟》中曹丕登基的时候有祭天仪式,登坛受禅,燔燎祭天——看魏文帝是怎么炼成的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燔柴祭天。将玉及祭品加入香草放在柴上烧,以将焚烧的香味让得到挥发,让上天能够感受到祭品的气味。《礼记·祭义》中载:“建设朝事,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萧即艾蒿,茅即香茅,都是当时常用的香料。《礼记·郊特牲》中又载:“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祭天时焚烧艾蒿和香茅等香料,使香气上达于天,祭地时用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使香气下达于地。香气是用以飨神的最佳祭品,正所谓“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

魏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香”的概念已经不仅指单一香料,更多的是指由多种香料经过初步加工、融合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合香”。制香的方法在此时已经较为成熟,香有丸、饼、粉、膏、汤、露等不同的形态。《世说新语》中记载“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之属,无不毕备。”其中甲煎粉是当时的一种高级香料,以甲香和沉香、麝香诸药和花物制成。除熏香、佩戴香囊以外,香料还会用于化妆品的制作,添加在头油、脂粉、口脂中,使用过后云鬓含香。而且这时已经出现很多可以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香方了。如《肘后备急方》当中提到了很多香配的方子,我们在昨天的推送中已经提及过。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古代香囊你知多少

香丸

香粉


佛家以香味“佛使”,为佛教的五种或六种供养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也促进了香的兴盛。佛教中有一种修持为“行香”,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或更多,行香时所用的香炉称为“行炉”,既可以固定放置,也可以手持行走。

南北朝青釉双层行炉

鹊尾炉

北魏 《文昭皇后礼佛图》中手持行炉

隋唐

隋唐时期,因为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香料传入中土,品香也从只供贵族赏玩的活动,变成了广泛的社会活动。合香的香方也出现了很多,如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提到身体芳香的方式“沉香、麝香、白檀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甘松香、藿香、细辛、芎䓖、槟榔、豆蔻各一两,香附子半两,丁香三分。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绵裹如梧子,日夕含之,咽津味尽即止,忌五辛。”

同时《大唐西域记》和《唐本草》中都有对香料的各种记载,可以看到在当时社会中,香料用途广泛。佛教在当时的兴盛也推动了香的广泛使用,沐浴焚香、香汤浴佛等等词语都是讲香在佛教的用途的。

唐银鎏金五足朵带香炉 法门寺地宫出土

宋代

宋代更是“香”发展的鼎盛时期,儒释道三教都推崇香的使用,除了熏烧之外,还有香囊、香袋等用品可以随身携带,制作茶点也会加入一些香料。

熏烧用香除了知道现代依旧被大家所熟知的檀香线香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合香炼蜜等等。《陈氏香谱》中有关于合香香方的记载有数十种,每种香方的介绍都引经据典。宋代合香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梅花香就因为配方与用量不同,制作出来的味道也各有差异,除了知名的“李主帐中梅花香”“寿阳公主梅花香”等,同为梅花香的香方就有数十种之多。《香典》、《香谱》等一系列香品著作因运而生,也是如今探寻古法香方的唯一途径。

宋代 黄庭坚《制婴香方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除了合香炼蜜,香篆也在这个时候兴盛起来,香篆的流程并不繁琐,但却需要平心静气,保证打篆出来的香粉不散,烧的过程中不断,烧完之后依旧保持原状。除了刻漏计时以外,百刻香印也是一种计时方式。《周氏香乘》中记载“有熙宁癸丑岁,大旱,夏秋衍雨,井泉枯竭,民用艰,时饮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晓。”这也是线香的前身。

香篆


优雅的品香方式当然不只有香篆一种,焖香和隔火熏香也是在宋代乃至以后被大家所不断使用的。

焖香是将点燃的香粉放在香灰洞中,将洞填实成圆锥状,这个过程中需保持点燃的香粉不断烟,起灰的时机也要掌握好,早了就会灭掉点燃的香粉,慢了就会使烟雾过大,影响香气。

闷香


而隔火熏香相比起熏烧品香来说,是十分优雅的了。把一块燃烧的木炭放进香灰中,像焖香一样小心翼翼的把香灰填实成圆锥状,中间打一洞,顺时针打筋,在洞上放置云母片,将香丸或香饼放在云母片上,利用点燃香粉的热气挥发出香丸或香饼的香气,慢慢品鉴。

这些品香方法不仅繁琐,而且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完成,可以说古人真的是特别的有闲情雅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