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说应该这样度过…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7-08-19

“写这组诗时,杜甫还在任左拾遗。

所谓“拾遗”就是谏官,职责是及时发现皇帝政策上的失误,并提醒其改正。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而我们的杜拾遗恰恰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他千方百计为国家的复兴作准备,向皇帝提了很多建议,而皇帝根本不理会这些。

试想,京城刚收复不久,大家都在论功行赏、相互庆贺,而杜甫却整天挑皇帝的毛病,不碰一鼻子灰才怪。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奏疏不但没有被采纳,他还因此被排挤出了朝廷。杜甫眼看朝廷日益腐败,却无能为力,内心焦虑不已。”

2017.8.19

小编按


曲江二首·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左滑可查看《曲江·其二》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













古诗解读

@古诗词赏析


这两首诗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可以说,第二首是承第一首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写来的。那么,诗人是如何“行乐”的呢?首先是饮酒。

喝起酒来,我比李白都狂!

诗的前四句都在写饮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诗人上朝回来心情苦闷,只得以酒浇愁。可是,“日日”喝酒,哪来的酒钱呢?原来,诗人天天拿着春衣去典当,换来的钱全部用来喝酒了。


暮春时节,正需要穿春衣,而诗人却把“春衣”典当掉了,大概因为冬衣已典当完,可见生活有多么窘迫。即便如此,他还要尽情地喝酒,以至每天“尽醉归”。这样一个醉醺醺的杜甫,实在是让人觉得陌生。我们不禁要问:何以到了这种境地?


先看他自己是怎样解释的吧——“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因为人生苦短,不过百年,而自古以来活到七十岁的人,少之又少。在这短短七十年间,又有太多的伤心事,算下来人的一生还剩多少日子来享受生活呢?屈指可数啊。既然这样,为何不及时行乐,“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呢?所以,诗人天天饮酒作乐,欠下一摊子酒债,这都不算什么事。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是个对仗句。“寻常”在文中是“平常、普通”的意思,而“寻”、“常”二字又都是度量的单位,古制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所以用八和十六对“七”“十”属于数目词对数目词。


后四句重点写赏花。“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一联写江头春景,十分轻巧,有自然天成之妙。诗人深知“一片花飞减却春”,大好春光转瞬即逝,应该珍惜才对。


于是,他以惜春之眼观物,看到的风光无一不美好:蝴蝶在花丛中翩跹,蜻蜓在水面略过,款款而飞。因此尾联诗人感慨“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春光啊,你再逗留一会吧,即使你是暂时的,也不要辜负了我的赏春之意啊。


其实,结合上首诗,我们应该认识到,杜甫并没有抛弃了忧国忧民的胸怀而沉溺在享乐之中,他只是在借饮酒以排遣心中的愤恨罢了。

文末互动:


一些卫道士看了这两首诗,就跳出来批评杜甫:国家还在生死关头,你怎么还成天喝酒赏花?亲爱的读者,你们喜欢这样醉醺醺的杜甫吗?喜欢的不要忘记点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