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精导致“中餐综合征”?中国人怎么没事?

 实力9 2017-08-19

味精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增鲜剂,从上世纪初到现在已经用了100多年。

在这期间出现过无数质疑的声音,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味精综合征”和“味精导致哮喘”。

味精导致“中餐综合征”?中国人怎么没事?

【中餐背锅侠】

1968年,一些消费者在吃中餐后出现不良反应,后来的研究将怀疑对象指向了味精,舆论将之称为“中餐馆综合征”,这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1995年,学界将这些和味精有关的症状统称为“味精综合征”,包括烧灼感、面部麻木、头痛、无力、眼跳、恶心、心悸等。

味精导致“中餐综合征”?中国人怎么没事?

现在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绝大多数和味精综合征有关的早期研究都存在设计缺陷,因此缺乏说服力,中餐只是背锅。

最近十余年的研究也并未找到确切的答案,但大致规律是每天摄入量不超过3克就没事,而且只有极少数人对味精敏感。

在临床试验中,个别人在摄入大量味精后,可能出现上述味精综合征的症状,但并不严重,且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而当味精和食物一起吃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不容易出现了,因此你并不用担心。

味精导致“中餐综合征”?中国人怎么没事?

【哮喘?】

“味精造成哮喘”的说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但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十分可靠的科学证据。

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对味精敏感,但科学家通过安慰剂实验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

相对而言,更多的科学家相信味精并不会引发哮喘。

那些“味精导致哮喘”的研究证据,最大的问题是实验设计。

比如研究对象本身就处于哮喘不稳定的状态,研究期间不得不停药,导致哮喘发作。

味精导致“中餐综合征”?中国人怎么没事?

在最新的一项“单盲”研究中,有一名患者出现了哮喘反应,不过当研究方案改为双盲时,哮喘反应就消失了。

注:让患者吃胶囊,有的胶囊里面是味精,有的胶囊里面是安慰剂。单盲是指患者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味精还是安慰剂,但医生知道。双盲是指医生也不知道,这样可以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