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深藏玄机

 时髦的傻子 2017-08-19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深藏玄机

时髦的傻子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前半部分【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描写了为给宝玉庆生日,群芳夜聚怡红院,酒宴欢会热闹非常的场景。窃以为此节内容深藏玄机,是对第五回文本信息的完善和补充,进一步暗示了宁荣二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几个主要角色的命运结局,是小说主题得以升华的重要情节。

根据文本信息可知,所谓的【群芳】共有十六位女子,分别是:宝钗、探春、李纨、湘云、麝月、香菱、黛玉、袭人、宝琴、晴雯、秋纹、碧痕、芳官、四儿、小燕、翠墨,真可谓是花团锦簇珠围翠绕。但这十六位女子中只有从宝钗开始到袭人为止的前八位在酒宴上行酒令占了花名,我们称之为【主角】,其他人则是配角。像宝琴、秋纹、碧痕、翠墨几个只是点到而已,基本没有戏份。

这八位占花名者,其中有七位的大名上了【金陵十二钗】判词册子,唯一没上册子的是麝月,但后来麝月似乎真成了宝玉之妾。脂砚斋批语中有所透露: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夜宴占花名,以晴雯为首的七个丫鬟没有入闱。此外还有一个特例,就是特招贾母喜欢的宝琴也榜上无名。这个模样才情俱佳,深受人们喜爱的姑娘,却是【金陵十二钗】册子上无名,夜宴占花名也无份,这一人物后来究竟有何重要戏份?我想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作者对八芳占花名的具体描写,真可谓是匠心独运深藏玄机。相信任何读者只要细细琢磨,都可以突破高续本的窠臼,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红楼梦的后续情节补充完整。

第一个宝钗所占花名为牡丹,签名是【艳冠群芳】,签上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罗隐的《牡丹花》诗。毫无疑问,牡丹能成为花魁首先是以倾国倾城之貌取胜的。宝钗初进贾府时,即有【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如是语。不过,窃以为牡丹能够成为百卉之王,除了雍容华贵的姿色,还在于其具有不惧权贵、敢于违抗女皇诏令的可贵品格。把宝钗比之于牡丹是作者的精心设计,因为宝钗不仅有倾国之貌,而且有淑女之德和咏絮之才。但是如此才貌双全的美女宝玉却不喜欢,用现代时髦话说就是【我爱谁不需要理由】。总觉得【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似乎可以逆向思维理解成【任是动人也无情】——就是说即使宝钗美丽动人也难令宝玉心生爱情。这就奠定了【宝黛之间有情人难成眷属,二宝之间有婚姻却无爱情】的悲剧基调。

签上的注也很有意思:【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侑酒】是饮酒时助兴之意,宝钗就让芳官唱曲,芳官最后唱了一曲《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此曲取之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邯郸记》,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在山门外清扫落花时的一段唱词,其间还夹杂有和吕洞宾的少许对白。《邯郸记》又取材于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也就是有名的【黄粱一梦】故事。而这一故事的主题即是说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从来都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不过黄粱一梦而已。

作者让芳官唱这支曲子可谓极具匠心,其精妙之处在于起到了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作用:其一,预示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将要走向【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境地。其二,何仙姑和吕洞宾都是出家得道之人,则又预示了宝玉和芳官后来都要出家的命运结局。聪明灵透的宝玉似乎已经从中隐隐嗅到了腐朽、颓唐的气息,所以才会【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

第二个探春所占花名为杏花,签名是【瑶池仙品】,签上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出自唐代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原诗句本是针对科举制度的。【日边红杏】象征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倚云栽】象征从此后将有所凭恃,将承受恩宠。探春抽得此签则预示了日后的发达和得宠。所以大家恭贺【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而且,【杏】又谐【兴】和【幸】,有兴旺、发达、宠幸、福气等褒义,似乎探春此签很是得意。

但是,【瑶池】、【日边】、【依云】等语均有遥远之意,隐含了探春远嫁之谶。而且探春远嫁似乎并非合乎心愿而是迫于无奈。第二十二回探春所制灯谜中有两句【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后面有【庚辰双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等语,就透露出探春远嫁应是无奈之举。更何况,此后【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物质生活上的富贵代替不了感情生活上的亲情,思乡的泪水将伴随岁月常流,探春终难逃脱【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结局。

第三个李纨所占花名为老梅,签名是【霜晓寒姿】,诗句【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李纨年轻寡居,但受封建正统道德观念教化很深,只能将自己青春年少自然会有的奔突的情感和欲念深藏心底,用痛苦去慢慢地啮噬掉,安分守己自甘寂寥,直至老死而已。若说【金陵十二钗】都难逃脱悲剧命运,那么李纨应该是首当其冲第一人。

第四个湘云所占花名为海棠,签名是【香梦沉酣】,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红楼梦》未完,对湘云的结局后人有多种猜测,也包括高续本。红学界主流观点根据湘云判词中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语推测,湘云后来找了个才貌俱佳的如意郎君(有说卫若兰者),夫妻恩爱,渴望着幸福绵长。谁知好景不长,夫君不幸病逝,湘云成了孤孀。高唐用的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梦交神女【巫山云雨】的典而【湘江】用的是舜帝娥皇、女英为了夫君投身湘江被称为【湘夫人】的典故,二典均影射男女爱。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很明显暗示了湘云婚后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短暂的。

若说好诗有诗眼,只恐夜深花睡去】就是苏轼原诗的诗眼。如果再精华到一个字,具有恐惧、担忧等意思的【恐】字只怕就是诗眼。原诗作者正因为担忧深夜的黑暗会把海棠的艳丽吞噬,才【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这种因美好事物即将被破坏而生发的担忧同样产生在湘云身上。湘云担忧美好的生活只不过是沉酣的香梦,虽甜美却短暂,梦醒之后将是残酷的现实。

第五个麝月所占花名为荼靡花,签名是【韶华胜极】,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出自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人们一般认为荼靡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例如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再如任拙斋诗:【一年春事到荼靡】。王淇的开到荼縻花事了自然也是这个意思。【韶华胜极】意即荼蘼开日百花竟放,姹紫嫣红五彩斑斓,景色之美艳达到极致。然而【物极必反】【乐极悲生】,凡事达到极致时也就开始走向反面。荼靡花开也就意味着春天将尽,百花开始凋零。【花事了】即是【人事了】,在【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家亡人散各奔腾】的过程中,宝玉身边的女子如春花般相继凋谢,后来只剩下宝钗和麝月一妻一妾。最后宝玉又出家为僧,被抛弃的一双佳人每日以泪洗面,几多悲愁无了日。正因为这个花签绝非吉兆,所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第六个香菱所占花名为并蒂花,签名是【联春绕瑞】,诗句【连理枝头花正开】出自宋代才女朱淑真的《落花》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说到香菱,人们可能会对这个谐音为【真应怜】的姑娘顿生怜悯之情。她的命运多舛,她的美丽善良,她的清纯质朴,她的聪敏好学,她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等等,无不引起人们对她产生极大的同情。她不大可能对抢她的【呆霸王】薛蟠产生真爱,但她淳朴善良,唯一奢求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能够安定祥和。第六十二回她和几个小丫头玩斗草游戏,竟然找到一枝【夫妻蕙】,受到荳官等人嘲笑。偏偏善解人意的宝玉又找来一枝【并蒂菱】与之相配。似乎老天有意,她所占花名又是【并蒂花】,签名【联春绕瑞】也非常吉祥。这一切似乎预示香菱会有个美好结局,其实不然。【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这个【催】命的【风雨】就是【妒花】悍妇夏金桂。尽管香菱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萃苔】,但在夏金桂的谋害下【屈受贪夫棒】,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香菱最后结局如何?只怕也难逃一悲。

第七个黛玉所占花名为芙蓉,签名是【风露清愁】,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据我所知出处有二,一是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其句云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也有春风之说)当自嗟。】;二是出自元代高明《商调·金络索挂梧桐·咏别》,其句云【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巧合的是,两个出处中此句均和上句的【红颜薄命】一脉相承。更为巧合的是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中黛玉所做五首诗,其中一首正是咏明妃的:【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里面也提到了【红颜命薄】。如此看来,似乎这【红颜薄命】就是幽幽苍冥安排给黛玉难以挣脱的劫数!

实际上,林黛玉的所谓【小心眼】,多数情况下表现在同宝玉的爱情纠葛上,很切合初恋情人间既卿卿我我又磕磕绊绊的人之常情。而在人生态度上觉得黛玉还是比较豁达的。第二十二回湘云口无遮拦把黛玉比戏子,结果牵扯上宝玉引起三人摩擦。两头不落好的宝玉写了参禅悟道一偈一曲发泄幽愤。偏黛玉不放心又去怡红院探望,袭人拿给她看。黛玉【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次日又与宝钗看。】连脂砚斋都在此处双行夹批【却不同湘云分崩,有趣!】第七十六回【湘云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这些事例说明在人生态度上,似乎【小心眼】的林妹妹比【英豪阔大宽宏量】的云姑娘还要豁达开朗。

黛玉对自己的命运遭际有着清醒的认识,《葬花吟》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很清楚自己在这【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里,想长命也难。实际上,一个人一旦看淡了生死,也就有了【视死如归】的豪情。黛玉似乎就有点这个意思。

最后一个袭人所占花名为桃花,签名是【武陵别景】,其诗句【桃红又一年春】出自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谴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是宁死不肯降元的忠义之士,名声斐然至今不衰。在这首诗里,他借陶渊明描写的武陵世外桃源居民为避秦乱而隐居此地的故事,来暗喻和自嘲自己流亡于穷山野岭的处境。

根据袭人判词和其它内容,可以断定袭人后来跟了蒋玉菡,高续本也是这样安排的。第五回:【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甲戌双行夹批:骂死宝玉,却是自悔。】,另外几段脂批分别是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庚辰: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这些材料说明,袭人改嫁和探春一样也是迫于一种不得已的情势。不过对袭人来说,不仅是桃红又一年春】,将要和蒋玉菡开始新的生活,而且寻得桃源好避秦】,正好离开了贾府这个是非之地,免受贾府败落带来的种种困扰。似乎是众钗之中结局最好的。

其实不然。【一女不侍二夫】的封建伦理对袭人的教化是很深的,她嫁给蒋玉菡之后物质上可能衣食无忧,但精神上却长期处于【生比死还痛苦】的压抑状态,仍然难逃一悲。高续本用邓汉仪的诗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来形容袭人改嫁后【无可奈何】【真无死所】的心态,觉得还是比较中肯的。

尤其是她的花签其注很特别:【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此处有一细节不能不提。作者很狡黠,惯用【遮眼法】。前面七个人抽花签该饮酒时都用【杯】,而这个注里偏偏不用【杯】字,而是用了四个【盏】字和一个【钟】字,很明显刻意要避开【杯(悲)】字眼。但是换汤不换药,【盏】和【钟】还是【杯】。这样一来,具有代表性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所有榜首人物——黛玉、宝钗、香菱、晴雯全部登场,连同探春和芳官一起都要陪袭人一【杯(悲)】,更进一步暗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

结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占花名儿,以【黄粱一梦】起始,就奠定了欢宴掩盖下的悲剧情调。再由后几位占花名者将其悲剧氛围层层推进愈演愈烈,最后归结于【万艳同悲】。【黄粱一梦】预示了贾府的繁华梦行将结束,【万艳同悲】则预示了金陵诸钗的悲剧结局。而这两个关键词语又分别隐藏在首位和末位花签的注里。其构思之神奇,选材之精当,组合之巧妙,意蕴之隽永,不敢说绝无仅有也可说凤毛麟角,堪称文坛之奇葩,令人拍案叫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