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1.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自我诊断

 老顾1533 2017-08-19
       咽鼓管是位于中耳腔和鼻咽部之间的一个自然管道,所以也称为耳咽管。这是中耳和外界相通的唯一自然通道,它具有很重要的功能,例如使中耳和外界保持气压平衡等。
       正常状态是闭合的,这样可以避免来自口腔和鼻咽腔的声音,例如自己说话或者呼吸的声音传导中耳,引起自听增强,只有在吞咽,打哈欠等的时候才会开放进行气体流通。
       在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患者中,在正常情况下也会开放,所以就会听到自己的声音很大,非常令人困扰。
       最主要的两个症状是耳闷和自听增强。由于咽鼓管持续处于开放的状态,所以患者会出现耳闷,很多医生会误诊为咽鼓管炎或者咽鼓管狭窄,甚至诊断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常会反复吸鼻,使咽鼓管内的粘膜形成一个活瓣,阻塞咽鼓管从而缓解症状。由于反复吸鼻,不少患者会做声导抗测试的时候出现C型或者B型曲线,更加容易被误诊成咽鼓管狭窄性疾病。自听增强就是听到自己呼吸和说话的声音很大,就像声音不是经过外界,而是直接经过自己的鼻咽部传导耳朵里。
      如果有耳闷和自听增强,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一步验证一下:
       1.用力快速短促的做吸鼻的动作,如果可以减轻,那么是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2.再把嘴巴闭牢,用手捏住鼻子,用力向耳朵里面鼓气,如果症状加重,那么也应该就是了。
       3.如果是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仰面躺下的时候,或者坐位把头低到双膝之间的时候,无论是耳闷,还是自听增强都可以显著减轻,甚至消失。
        如果符合以上情况,就需要到医生那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