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金色年华554 2017-08-19

王昭君

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入宫。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求和亲,她以入宫数岁,不得见帝,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皇后)。后“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阏氏长子)。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人民)无干戈之役”。历史上传颂为“昭君出塞”。参见《汉书》卷九《元帝纪》卷九十四《匈奴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王昭君

匡衡

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能文学,善说《诗》,常以经义议论政治得失,深得元帝信任,官至丞相,封乐安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三十一万亩,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汉书》卷八十一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匡衡

张禹(?——前5)

字子文。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通经学,为博士。元帝时,授太子《论语》。成帝时,任丞相,封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曾改编今文本《论语》,将《齐论》、《鲁论》合为一书,称《张侯论》。禹好殖田产,“多买田至四百顷(四万亩)”,皆泾、渭便于灌溉之上等良田。《汉书》卷八十一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张禹

刘向(约前77——前6)

字子政,本名更生。沛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毂梁传》。宣帝、元帝时任谏大夫、宗正等职。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为人简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常以阴阳吉凶论时政得失。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又有《五经通义》。《汉书》卷三十六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刘向

刘歆(?——后23)

字子骏,后名秀,字颖权。刘向子。沛人。古文经学派的创始人。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成《七略》,其主要内容,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自称发现《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后为今文经学派诸儒及执政大臣所排斥,出为太守,王莽少时与之俱为黄门郎,甚重之。及莽篡汉,立古文经博士,歆任“国师”。后怨莽杀其三子,谋诛莽,事泄自杀。著有《三统历谱》。曾制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据其铭文计算,其圆周率是3.1547,是最早研求圆周率的人之一,世有“刘歆率”之称。《汉书》卷三十六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刘歆

汜胜之

亦省称汜胜,农学家。汉成帝时为议郎,留在三辅教田,据说关中因此丰收。后升御史。所著《农书》,后世通称为《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该书对溲种、穗选、嫁接、调节稻田水温、复种、轮作、间作、混作等耕作方法都有所阐述,其中以“区种法”最为有名。原书已佚,今以清人洪颐烜辑本最好。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汜胜之

王莽(前45——23)

字巨君。新王朝的建立者。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继其伯叔出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握朝廷实权。哀帝即位,丁、傅等外戚用事,莽表面下野。哀帝死后,再次出任大司马掌握政权。先后立九岁的平帝、两岁的孺子婴为帝,而莽以“安汉公”、“宰衡”、“假(代)皇帝”等名义作登基的准备。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汉称帝,改国号为新。他实行“托古改制”,令全国民间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并实行“五均六筦”,改变币制,企图制止土地兼并,节制商人的盘剥,以解决社会危机。但因其法苛细,徭役繁重,吏治腐败,改制遂告失败,并造成社会经济大破坏。地皇四年(23年),新莽政权终于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他也被杀。《汉书》卷九十九(上、中、下)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王莽

王匡(?——25)

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与王凤等在绿林山(今湖北京山县北大洪山)领导饥民起义。后因疾疫,与王凤率部分起义军北入南阳,号“新市兵”。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率起义军攻占洛阳。王莽政权推翻后,封为比阳王。后遭刘玄疑忌,几为所杀。乃率兵归赤眉军,又转投刘秀,为刘秀部将所杀。参见《后汉书》卷十一《刘玄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王匡

王凤

新市人。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与王匡等在绿林山领导饥民起义。后因疾疫,与王匡率部北入南阳,号“新市兵”。地皇四年(23年)昆阳(今河南叶县)之战,他坚守危城,并配合援军,歼灭莽军主力。王莽政权推翻后,封为宜城王。参见《后汉书》卷十一《刘玄传》。

刘玄(?——25)

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皇族。初参加平林兵,被推为更始将军。地皇四年(23年)称帝,建元“更始”。王莽政权溃灭后,刘玄移都长安,生活腐化,大封同姓,杀害申屠建、陈牧、成丹等农民军将领,并逼走王匡、张卬,背离起义群众,成为起义军的敌人。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投降,不久被绞死。《后汉书》卷十一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刘玄

樊崇(?——27)

字细君。琅玡(今山东诸城)人。天凤五年(18年)在莒县发动起义,以勇敢善战被推为领袖,后在成昌(今山东东平东南)大破王莽军,发展至十余万人,号“赤眉军”。更始三年(25年)立刘盆子为帝,率军攻入长安,消灭背叛农民起义的刘玄政权。后因粮尽东撤,途中陷入刘秀大军包围,被迫投降。光武帝三年(27年),再度起义,失败被杀。参见《后汉书》卷十一《刘盆子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樊崇

王寻(?——23)

汉平帝时为副校尉、丕进侯,佐王莽篡汉有功,始建国元年(9年)封大司徒、章新公。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拥立刘玄称帝,王莽派寻与大司空王邑征集各地精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与绿林军战于昆阳,莽军大败,寻被杀,王邑逃走。

王邑(?——23)

成都景成侯王商次子,王莽堂弟。佐莽篡汉有功,始建国元年(9年)封大司空、隆新公。地皇三年(22年)以大司空兼三公职。地皇四年(23年),与大司徒王寻征集各地精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与绿林军战于昆阳,大败,王寻被杀,邑逃走。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长安人民杀死,邑父子亦战死。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四篇)

王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