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在园林里很多见,不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的城市园林。但我好久都没见过罗汉松结果了(或者只是我没留心看)。 还抬头挺胸呢 罗汉松属 Podocarpus 是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下的一个属。罗汉松属约在我国有13种3变种,包括罗汉松、竹柏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 其中,罗汉松podocarpus marcrophllus是园林中最常用的植物之一,南方可露地栽培,稍喜荫。城市中,常常可以看到用罗汉松修剪而成的绿篱,紫金港校区医学院前就有很长一排;古典园林小景中,罗汉松常常搭配置石、假山成景,罗汉松盆景也非常多;寺园、古迹中,偶尔可以见到罗汉松原生古树;土豪的家里,形态各异的造型罗汉松非常流行。 日本寺院中的造型罗汉松,图自维基百科 罗汉松树篱 福建的一棵古罗汉松,图片出自:国家林业局网站 http://www./main/69/content-840824.html 罗汉松因其种子而得名。罗汉松是一种裸子植物,雌雄异株,当然只有雌株才会结种子,种子裸露,下方有肉质的种托。因其种子像人头, 膨大的肉质种托像袈裟, 合在一起,像是一个红袍罗汉罗汉, 故名。 罗汉松雌雄异株 上图为雄株开的雄花 下图为雌株,叶片中隐约可见雌花(像个小球) 罗汉松的种子起初为绿色,种托小而干瘪,之后变为红色,完全成熟时,则是紫黑色。红色、紫色的种托可食,微甜。种子和种托貌似要在树上呆一整年才能够成熟(此点未找到确切证据)。 因此,罗汉松被赋予了一些文化上的好寓意。另外,罗汉松四季常绿、树形优美、苍劲典雅,又被文人墨客冠以良好的品德。也难怪罗汉松如此常见。 虽然栽培罗汉松很多见,野外却很少能见到罗汉松了,至少我从来没有见过。偶尔,才能在哪个千年古刹的一角看到一两颗。话说,宗教真的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呢。 除罗汉松本种外,还有三个变种,分别是狭叶罗汉松、小罗汉松和短叶罗汉松。狭叶罗汉松、小罗汉松、罗汉松长的真没什么区别,只是叶片长度和宽窄有些许差异.... 短叶罗汉松P. macrophyllusvar.maki就比较有意思了,他的叶片短而密集,植株精致小巧,是一种绝佳的盆栽植物和庭院植物。 短叶罗汉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