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鉴定网 2017-03-29 11:06 黄釉瓷黄釉瓷 - 瓷中贵族明黄色是黄金的颜色,中国封建朝代里,从唐朝开始,明黄即是皇帝专用颜色,黄袍被当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黄者,君之服也,它是皇权的象征,唐高祖李渊以黄袍为常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帝位,满清时期,龙袍、龙椅、龙旗、御辇、羽盖、圣旨、琉璃瓦盖皆为黄色,直至现在,它和红色都是能代表中国的主色调。 黄釉瓷烧制大体分两个时期第一、黄釉瓷创烧于明代洪武时期,从此成为明清两代官窑的传统品种之一。 在明代,黄色是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嘉靖年间定四郊各陵瓷器的颜色,“方丘黄色”,即祭地用黄釉瓷。 - 明宣德 黄釉盘 - 黄釉器有二种施釉方法,其一,在白釉器上罩黄釉,低温二次烧成;其二,在胎坯上直接施黄釉烧制。宣德黄釉器为二次烧成,器物有盘、碗,但传世品罕见。 弘治、正德时期的黄秞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器物色调均匀一致,釉面平整无痕,色泽滋润娇嫩,且光泽度较好,恰似鸡油,是真正的黄色。 - 明弘治 黄釉盘 - 弘治黄釉器胎白质细,器物颜色通体一致,均匀光润,釉色淡雅娇嫩,光润如鸡油,世称“娇黄”、“鸡油黄”,又因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在历朝黄釉瓷器中有极高的声誉,为明清黄釉的典范,其烧造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弘治黄釉器造型以碗、盘居多,罐类大件器物较少见。 - 明正德 黄釉碗 - 正德黄釉是承弘治之作,但釉色不如弘治黄釉那样浅而嫩,显得深而老,胎也较厚,是正德官窑的特色。 - 明弘治 黄釉描金双耳罐- 明代黄釉瓷器以盘、碗居多,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此类黄釉描金罐除置曲带式耳者外,尚有置兽耳者,也有不置耳的,均属宫廷祭祀用器。其传世品多属清宫旧藏。 第二、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的基础上逐步地发展,并在器形、纹饰上有所创新,黄釉釉色的种类也随之增多,有娇黄、鹅黄、麦芽黄、蜜蜡黄、鸡油黄、蛋黄、粉黄、柠檬黄等不同色泽。 - 清雍正 淡黄釉碗 - 清康熙时期创烧出一种比明代弘治娇黄釉更为浅淡的“淡黄釉”,它是以氧化锑为着色剂的低温釉,因色泽似鸡蛋黄,也称为“蛋黄釉”。又因釉料从欧洲输入,又称为“西洋黄”。雍正时期延烧,淡雅宜人,釉质纯净,釉面光洁明丽,匀净柔和。陈浏《陶雅》评价道:“康雍蛋黄器皿颜色俱极鲜明。 - 清雍正 淡黄釉瓶 - 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淡黄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蛋黄釉”。 - 清雍正 淡黄釉瓶 - 清宫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如祭祖时使用。 黄釉瓷是颜色釉中的贵族,只能供贵族中的贵族使用,在明清两代瓷器使用等级更加严密,一不小心用错,那就是越权,在当时是放下要被杀头的重罪的。 下期:甄嬛,你用错了,世界上只有三种人可以使用这种碗!一起来探究什么身份级别用什么样的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