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孩子,都是“月光族”,原因就是消费无节制、无计划。在这里我为大家想到了几种生活里能省下钱的地方,从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NO.1 抽烟花销、游戏充值等不良嗜好 说到抽烟,真的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既给自己的钱袋增加巨大压力,又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以每天一包烟、每包烟20元计算,一年吸烟的花费为7300元,这一年下来去趟海南的钱就够了。体验一下海浪沙滩,吹吹海风晒晒日光浴难道不比抽烟美好? 假设我们扩大年限,一个烟龄30年的人在烟草上的花费为22万,别说海南了,就是十个欧洲游都够了。万一这个人中奖了,得了肺癌,那么治疗癌症的医药费甚至能去二十个欧洲游。重点是钱没了,人还受罪。 另一个不良嗜好就是游戏,为了得到某个装备,花时间去打出来需要大量时间,充值去买买买...一下子就可得到。殊不知,这既浪费钱、又浪费青春的活动真不值,远离游戏。用充值的钱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某方面欠缺的技能,让自己更完美岂不更好。 NO.2 超市无计划花销,分清“需要”和"想要",避免盲目消费造成浪费 大家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不太多,超市除外!在这个赏心悦目的大仓库里,见什么爱什么,爱什么拿什么,到最后结账的时候,钱包瘦了一大圈。购买的理由也奇怪,因为商品正在促销!这样算下来,去趟超市一不注意就要花掉三四百。一周去一次,一年就要花去近两万元。最可怕的是,这种开销被人们认为是常!态!消!费!如果不想亲手葬送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请远离超市。 渴望物质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然而会把物质使用到极致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对于“需要”范畴内的消费需求予以满足,而属于“想要”范围的消费需求严格控制,留出延迟满足的时间。 父母最好在孩子想购物之前写个理由,想让孩子明白允许消费的规则就是能够说出正当的、合理的理由。而申请一次后间隔一个月才能再申请,则是给孩子一个思考和冷却的时间,慢慢学会分辨“需要”和“想要”。 有时候,在等待和思考的过程中,孩子的购物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这有助于孩子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同时避免盲目消费造成浪费。 NO.3 交际花销 人都是群居动物,喜欢聚会,一到周末就约起。请请客、买买单,钱就飞走了! 但是小编一定要提醒你,你是否真的迫切地需要这些交际?你搞交际的水平是否有待提高?因为成功的交际花草,总是别人在买单。 当然,小财可没有说让你次次不买单,毕竟铁公鸡永远是鸡,修炼再久也变不成花草。 不过小编偷偷告诉你一个秘密,约朋友经常AA制有利于彼此的友谊哦!! NO.4 置装花销 如果一个月花在衣服上的钱超过1000,一年你将花去1.2万!人们总说,世上不靠谱事之多,多到超出人们的预料。所以,唯有添置新衣才能带来安慰,还有如此多的时尚古惑仔在蛊惑民心,诱发我们的虚荣、刺激我们的欲望。到处都是妄想能踩着点跟上潮流的群众, 小编忠心提醒大家,“会穿”比“舍得穿”来得更实在。就算你跑的比博尔特还快,也跟不上所谓的潮流。与其花那些冤枉钱去跟“潮流”死磕到底, 不如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你会发现,那些蓝天碧海比你天马行空的衣柜好看多了。 NO.5 网购花销 网购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越是徒有其表的东西越是要担心,那些好看又廉价的东西也许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买它,只是因为“便宜”。 有句话叫做积少成多,假设一次购物300元,一个月购物2次,一年的消费数就高达7200元,一次豪华的台湾环岛游就这样泡汤咯。 所以说冲动是魔鬼!理性消费才是王道!拒绝剁手,从我做起! 说了这么多,你中了几条?如果有朋友五条都中了,那么小编只能说,曾经有一份隐形的巨款摆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但那时为时已晚,你终于和环游世界的机会say goodbye了。 渴望物质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然而会把物质使用到极致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对于“需要”范畴内的消费需求予以满足,而属于“想要”范围的消费需求严格控制,留出延迟满足的时间。就是想让孩子明白允许消费的规则就是能够说出正当的、合理的理由。给孩子一个思考和冷却的时间,慢慢学会分辨“需要”和“想要”。有时候,在等待和思考的过程中,孩子的购物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这有助于孩子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同时避免盲目消费造成浪费。 今天,大家正在面临一个“尿不湿时代”——用尿不湿的孩子,跟以前用尿布的孩子有很大的不一样:当孩子长期处于舒适的状态中,感觉不到“不舒服”,他反而也没法感觉到“舒适”了。 “尿不湿时代”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无感。对很多事情、很多东西提不起兴趣,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无聊”、“没劲”是他们的口头禅。在大人看来,今天的孩子够幸福的了,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看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比自己小时候不知道强多少倍。可是,当我们仔细观察,却发现今天的孩子并不快乐。原因是,如今的孩子没有了“渴望”。他们被过量的好东西淹没了,无法在“渴望”中体验“得到”的快乐。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喜悦产生于强烈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没有需要,就无所谓喜悦。对一个渴得要命的人来说,一杯清水胜于金子。而今天的孩子,没有“渴”,只有“望”,他希望得到什么,就立刻拥有什么。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渴望得到某个东西的机会,该是多么不幸啊!所以作为父母,不能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 所以说,做好理财,才是走向人生巅峰的捷径。 1、从小训练孩子自己储蓄与记账。为他在银行开一个账户,要求若有较大支出,必须从自己账户提款,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的财富开始关注。记账更可作为阶段性理财的检讨,多少钱花在娱乐、买食品等,长大后自然对消费概念有所不同。... 2、当孩子到11、12岁时,可用自己部分零花钱去作基金的单笔或定期定投。让他们对“投资”开始有第一手经验,引起他们的投资兴趣。... 3、当孩子念大学时,重点培养科学理财观。要让孩子知道,人生未来哪些地方要花大钱,出国念书?工作后结婚买房?甚至以后退休养老等。如可以给孩子一笔小钱(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让他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最宝贵的经验。这一阶段大人不要插手。 4、可以让上大学的孩子参与家中的非自主的不动产投资。如怎么选地点、安排银行贷款、完成交易程序,招租等,检查每个月的净收入及房子是否已升值等。这个阶段如果已累积足够经验,那么他们将来不管做哪一行,至少都有财务概念,对自己的工作一定很有帮助.... 较“有感觉”的目标后,认真程度必将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