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六十年来大陆易学研宄回顾与展望(五)

 醒真 2017-08-20

本文原载于《现代哲学》(2011年第4(总第117)/七月号)

宋锡同(1973—),男,山东潍坊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周易》哲学与传统文化、儒释道比较。


(二)对新世纪易学研究的期待与展望


易学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不足:第一,《周易》哲学研究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对易学开启的传统哲学形上之原及其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关注不足;第二,传统易学研究与当代哲学研究有欠融合,当前的新儒学研究对传统易学关注相对不足;第三,对易学经、传的诠释有待更大的突破与创新;第四,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缺乏一种站在不同文化立场上对传统易学与西方文化哲学的比较研究。前三个问题属于传统易学研究,第四个问题属于跨文化研究与比较哲学领域。如何弥补以上不足,进而取得更新研究成果,是我们对易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展望与期待。


关于第一个问题,尽管当前的《周易》哲学研究不足,但近年来易学史个案及易学哲学问题的探讨日渐深入,进而站在传统哲学的高度对易学作出系统的哲学建构是可能的,尤其是易学在传统哲学形上之域的建构与转化,也是时代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必然。


关于第二个问题,传统易学研究与当代哲学研究尚未融合,涉及了如何对待传统易学的问题。在儒家看来《周易》为群经之首,历代不乏通过阐释易学来构建新儒学的思想家。如,熊十力深究佛儒,以儒为归,在大易之道的基础上摄佛归儒,进而对新儒学的本体论、体用论以及心性理论展开了新的建构与诠释。此种哲学气度,开一时代哲学之风气。同样借助易学诠释、建构新儒学的还有马一浮、牟宗三等。反观当下,新儒学研究在呼应时代主题的同时,却较少有研究者向传统易学寻找思想资源。促使易学研究与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发展进一步融合,以发展儒学为大易哲学注入活力,以易学诠释来构建当代新儒家哲学,并为儒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资源,这是新世纪学术界对传统易学的新期待、新展望。


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延续。如何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面向时代主题,是新时期易学发展的重要向度。至于第四个问题,随着中西文化哲学交流的加剧,传统易学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及其与西方文化与哲学中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的差别,开始为学术界所关注,结合当下易学研究的新动向,这方面的新成果更值得期待。第三、四个问题都涉及了当前对《周易》经、传的诠释理路之创新问题,也是传统经学易的诠释与发展方向,即如何立足中国传统经学的注经经验,结合西方诠释学理论对《周易》经传作出深入全面的诠释,进而建构起新时代的易学诠释学。当然,这一研究并不意味着用西方学术范式来框架传统易学而展开“格义”研究,而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为传统易学的现代化转换提供参考与尝试。杨庆中提出了如何立足传统经学,展开易学现代化转向这一核心问题;潘德荣提出“经典诠释学”主张兼取西方本体论诠释学与中国传统解经传统中的经验,借鉴西方方法论诠释学,进而超越西方现有的本体论诠释学与方法论诠释学之二元对立的理论格局,对文化传承中的经典(而不仅仅限于文本)进行此在意义上的全面诠释。传统易学经传诠释理路的创新与突破,可以借鉴“经典诠释学”这一主张,打破现有注经模式的缠绕,将传统易学的注经经验与西方诠释学理论相结合,在诠释学高度上理性、系统地诠释传统易学。这样,既可以回避传统经传注释与阐发过程中出现的过于强调个体臆解而不见大易之道的偏失,又可避免易理诠释因过于强调形上一面,而在具体诠释方法与理路上走不出旧有的注经模式,进而影响大易之道在时代精神观照下的新诠释。这也是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对易学研究的新期待。


建国六十年来大陆易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既体现出易学研究的多重面向与可能,又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回归传统、呼应时代越来越成为一大时代特色。当下社会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学术研究环境更加宽松自由,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新世纪的易学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更新的研究成果出现,尤其是随着易学研究与时代精神的不断呼应与交融,会涌现出更多代表时代精神与传统意识的易学研究新成果。这是对新世纪易学研究与发展的新期待、新展望,也是本文对建国六十年来大陆易学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的初衷。


(完)

至易健康——致力于命理学与先天体质和疾病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