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戈

 颐源书屋 2017-08-20


     戈是我国独有的武器。它是一种装有长柄,可勾,可啄的多功能兵器

    戈最适于勾、扫和劈击。是商周至秦汉最常见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为兵器的统称。

      

                                  金龠铜戈

         西汉     1978-1980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出土      长22.5厘米 

          这件铜戈,形制与战国时期的相仿,装金质筒形龠,顶饰一只回首鸳鸯,堪称西汉铜戈的精品。这一类的铜戈可能主要用于宫廷仪卫。此戈长胡三穿,援微曲。内上近胡处贯穿一筒形金,顶饰一只回首鸳鸯。

       于车战,短戈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 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

                                        弦纹玉戈

       商    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墓葬出    通长38.2厘米 援长28厘米 援宽8.2厘米  

       玉为墨绿色,长援短内,援前部为三角形尖刀状,援两侧带刃,刃部锋利,一侧微曲,一侧直,中部有脊锋,上下阑略外凸。援与内交接处有四组阴刻弦纹,弦纹平直。内呈长方形,前端正中有一圆形透孔,孔径为1厘米,为单面钻孔

       玉戈制作规整,工艺娴熟,通体磨制光润亮泽 。

      玉戈的出现源自青铜戈,商代战争十分频繁,作战打仗多使用青铜戈,是勾杀敌人的兵器。戈在使用时主要用于横刺,通过内前端上的孔,与长木柄相连。玉戈体薄精工,受材质所限,显然不会应用于战争,而是属于仪仗范围之内。

                       

                            凤鸟形内双援玉戈

         商         长11.5厘米 宽3.5厘米 厚0.4厘米

        青玉,体扁平。凤鸟冠雕刻一大一小弯弧形援戈,中间有脊锋,前锋呈三角形,尖锐,两侧带刃,大援下部有扉棱和穿孔,可佩系。内为凤鸟身。凤鸟头后有角,棱形眼,尖喙,双翅并拢,尾部向上卷起,爪呈钩状,尾、足各有镂孔。翅膀用阴线雕刻,羽翎纹,两面纹饰相同。

    

                                     凤鸟形双援戈

        商            长11.5厘米、宽3.5厘米、厚0.4厘米

        此器片雕,两面纹饰相同。内为凤鸟形,头有角,角从脑后垂至背部并向上弯卷。胸前挺,双翅并拢后收。尾分为大小两支,各向上下卷曲。鸟身饰直线或曲折线的翎羽纹及卷云纹。援为一大一小两支,均弧形,中央有脊,两侧带刃。大援根部外侧有扉棱,脊上有穿孔。援虽然是戈的刃部,但体量远不及内,并正处于鸟首的顶部,实际上充当了鸟的冠状翎羽,装饰作用明显,显然其作用不在兵器本身而在于强化鸟的威仪。双援戈除凤鸟形外,也见龙形,但数量均较少。

                         

                                      玉援青铜内戈

       商     商后期 商王武丁时期      礼器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通长27.8厘米,援长15.8厘米,穿径0.5厘米

       玉援呈青黄色,长条状,通体抛光。前锋尖锐,有上、下刃与中脊,援末端嵌入青铜体之中,近末端处有一圆穿。与玉援相接青铜体前段为长方形,上以绿松石嵌作饕餮纹。有上、下阑,阑后有柲槽,槽内残存朽木痕迹。青铜内后段作鸟形,歧冠,“臣”字状目,钩喙,卷尾,通体嵌绿松石。此器制作精致,应为礼器。器上使用的镶嵌绿松石工艺,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从中可见两者铸造工艺的传承

                玉援铜内戈

       商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           长27.8厘米 玉援长15.8厘米

      此器由玉援和青铜内两部分嵌合而成。玉援为青黄色,体扁薄,呈圭形。中间有脊锋,前锋呈三角形,尖锐,援两侧带刃,两侧平直,援末端有一圆孔,玉援嵌入铜内中。青铜内有两阑,阑后有木柲痕迹,两面各饰有兽面纹和鸟纹。其上镶嵌绿松石片。铜内造型十分精美,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集玉、绿松石、青铜三者结合之大成。

       此玉戈从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是商王专用玉器,象征权力与威严的礼仪用器,故十分美观。

       商代战争频繁,经常对外作战,玉质兵器就是在战前或战后用于誓师或庆功的仪仗“玉兵”,是商王举行典礼时所用。妇好墓共出土玉戈、钺、戚等仪仗兵器共54件,由此可见当时商代战争礼仪规模盛大,战争之频繁。                               

                                菱格纹玉戈

       商        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墓葬出土     长57.2厘米 宽9.3厘米 厚1厘米

       器呈灰绿色,上有黑色斑点,长援短内,援前部长尖状,双面刃,刃部锋利,援一侧微曲,一侧较直,内前端正中部有一单面钻圆孔。内后部一面饰平行的直线纹及菱格纹。玉戈体大器薄,十分罕见,且工艺精湛,制作规整,内上的刻纹精细美观,是商代玉戈中的精品。玉戈是商代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器形之大,实属空前。现存世玉戈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戈为最早实物。商早期的玉戈,一般是器薄而体长,晚期的玉戈体形变小,制作也越加精美。玉戈一直沿续到西周时期,是礼仪活动中具有象征性的仪仗用

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戈头:分为援、内、胡三部分。

                


1. 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2. 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避免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阔设有突起的“阑”。

3. 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胡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国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 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柲短,车战用的柲长。

: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不过,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能用于刺击。

       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宋公栾”青铜戈

         春秋          传1936年安徽寿县出土             全长22.3厘米

        这件青铜戈胡部有6个工整的错金鸟篆铭文,“宋公栾之造戈”。“宋公栾”是宋国第27任国君宋景公,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即位,卒于周贞定王十八年(公元前451年)。

        

                                 “虢太子元徒”青铜戈

       春秋         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052号墓出土    全长17.1厘米

      此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6字铭文,可知墓主人为虢国太子。虢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北虢都上阳(今河南省陕县李家窑),占有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上村岭虢国墓地属北虢。

       这件青铜戈中胡上有四穿,援中部起脊,前锋呈三角形,锐角,内有横穿,穿的两侧铸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说明此戈是虢国太子用器。

                        

                          三戈铜戟

       战国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      长3.43米

       战国曾国诸侯名乙墓出土

      三戈铜戟的柲为木制。外裹竹条,以丝线缠绑,再涂漆,挺括坚韧,平滑而有弹性。此戟顶端装铜矛头和有内铜戈,往下4.7厘米处又装一无内铜戈,再往下5厘米处再装一无内铜戈,一矛三戈同柲,当是战车上使用的长兵器。

       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后来发展成略近似“丁”字形,春秋战国时期又作“丫”字造型。戈变化最大的部分是“胡”的出现和不断延长。“内”也逐渐从单一的固定、配重、装饰作用,发展成为明确的作战部位。

       铜戈的发现数量很大,形制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不尽相同。它是铜兵中用途最广的勾兵,是步骑佐战用于钩杀、啄杀战马和敌兵首级的致命武器,其造型曾让人产生无尽遐想,极具吞噬之力。

                                              青铜戈

       西周       通长23.2厘米

      器援狭长,向上倾斜,短胡,两穿,有上下阑,直内,是西周早期的标准式样。

        早在先秦时代,贵族们便用金银来镶嵌青铜器物,此种装饰工艺通称为“金银错”,又称“错金银”。“错”即 用厝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其制作工艺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凸的纹饰或字形,再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丝、片。 

           

                              四年吕不韦铜戈

       战国      1957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塘秦墓出土       长21厘米

        此戈胡上四穿,内上一穿,内两面有铭文,一面刻“四年相邦吕工寺工龙丞”,另一面刻一“可”字。“相邦吕”即秦相国吕不韦,“四年”即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秦始皇在公元前247年即位时才13岁,政事由相国吕不韦执掌,此戈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此戈援略弧弯,胡较长。胡上有4穿,内上有1个长条形穿。内部刻有铭文:“四年相邦吕不韦寺工龙丞□。”

                            五年相邦吕不韦戈

      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          陈介祺旧藏,后入上海博物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长27.6厘米 胡长16.8厘米

       器援长而狭,长胡,内部三面均有刃,是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典型式样。戈胡部两侧均刻铭文,正面:“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背面:“诏事。属邦。”

      《史记·吕不韦列传》云“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为各级督造官员及不韦”,则铭文中“五年”,应指秦王政五年,即公元前242年。“相邦”,即典籍中“相国”,汉世因避汉高祖刘邦之讳,改称相邦为相国。铭文中“图”,为地名。“丞蕺、工寅”为督造官员与工匠。此器是战国晚期青铜器物勒工名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青铜戈

商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通长23.5厘米

戈援似舌形,末下端稍延展,内上有銎,孔截面呈椭圆形,内后端扁平,两侧均铸铭文。

                              中山父戈

       西周           通长23.5、援长15.5、内长7.6、胡长11.4厘米

       戈前锋作直线三角形,长援、短胡,弧刃。栏侧有细长竖穿二、上方一长方形横穿,内长方形,中间一长方形横穿,尾部饰变形兽面图案,胡部铸铭文“中山父口”四字。戈尖原有锈裂一处,援断两截,后经修复复原。表面锈蚀。

                              “郑右库”青铜戈

       战国            1971年河南省新郑县白庙范村出土          通长25.2厘米、胡长11.2厘米

       戈内上有铭文“(郑)右库”,这件青铜戈尖锋,长援,援中部有脊、上下皆有刃,其中下刃因前后弧度不同从而形成一个棘凸,增大了杀伤力;胡较长,下略残,胡上有三个长条形穿;内三面皆有刃,前端也有一长条形穿。内上有铭文“奠右库”三字。本器出土于郑韩故城内,同出有多件有铭兵器,均为战国时韩国兵器。

              

                                 锦纹青铜戈

      战国 楚           传湖南省长沙市出土           长24厘米

      此戈有四穿,长胡两面均有方胜形锦纹,极工细美观。据研究,这样美观的方胜形锦纹,是用硫化铜特殊工艺处理的结果。经过这样的处理,兵器既美观,又可防锈,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冶铸水平。

       此戈援身略上扬,背微鼓起,呈长弧状。直内,尾端向下弧弯呈钩状。胡上有3个长条形穿,上阑处有1个三角形穿,内上有1个长条形穿。援身和胡上均饰双线组成的菱形纹,并在双线相交处饰一圆点。

        据研究,此戈精美的纹饰是用硫化铜特殊工艺处理的结果。经这样处理,兵器既美观,又可防锈,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水平。此戈上的双线菱形纹是典型的吴越兵器上的装饰。

       此戈当时共出土2件,可能是一对。由于制作精美,其使用者的身份不可能是一般士兵或低级军官,当是一位高级将领

                                        

                        大武辟兵铜戚

     收藏馆:荆州市博物馆    出土地:荆门车桥大坝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

    通长21.9厘米,宽6.5厘米

     这件铜器是一件兵器,出土时和一把柳叶形的巴式剑放置在一起。最初定名为“戈”,但它与常见的战国铜戈不很相似,据考订应该名为“戚”。

    这件铜戚质地精良、纹饰华美,如果用于实战似过于可惜,而且它的刃部结构也不具备较强的杀伤力。那么作为一件象征权威的仪仗用器,就很符合这类特殊兵器的实际用途了。

                     

                                     商镶嵌龙纹铜铋玉戈

       商代晚期       传河南安阳出土     长35.4厘米    美国美术馆藏。

      玉戈直刃弧背,刻兽面纹,背有扉棱, 铜柄上有龠,下有鐏,绿松弗利尔石镶嵌出兽面纹,龙纹,蕉叶纹

       戈是先秦时代主要兵器之一,对后来兵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 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中。“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甲骨文已有了干和戈字,“执干戈以卫社稷”是《礼记?檀弓下》对干戈职能的总评述。干是分杈的树枝,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原始社会时人类的防御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发展成兵器,是一种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种用于防御,一种用于进攻,后来演变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学者将干、戈分别作为防御与进攻两大类兵器的代表。相关的词语有:大动干戈、反戈一击、金戈铁马、化干戈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词汇,它们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图片摘自《国家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