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一日两餐的记忆|怀旧党

 老朱煮酒 2021-01-11
(图片来自网络)

我对北京历史上有过的一日两餐有着深刻的记忆,虽然自己几乎没有赶上过北京一日两餐的历史。
这个一日两餐,可跟如今倡导减肥养生 “过午不食”毫无关系。
1985年深秋的一个礼拜天,到北京上学不久的我,与同村同宗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今天的北京工商大学前身之一)读书的家伟大哥一起,去拜访在京工作的同村老乡。我们村当时有好几个同宗长辈在北京工作,都是念书出来的。
我吃完早饭坐车到甘家口,然后走到马神庙,找到家伟哥,他带我坐车去往复兴路一个老乡家。
到老乡家时,时间已经过十一点了,同是故乡出来的老太太没在家,带着孩子出去玩了,只有她大女儿一人在家,出生并在北京长大的大姐,回过几次老家,对老家还有印象,兼之家伟哥不是第一次上门,她很热情地跟我们问长问短,招呼我们喝茶吃水果。按乡下习俗,客人来了,赶上饭点,总是要留客代饭。但大姐一直没招呼我们吃饭,正在发育期的我年轻不经饿,但乡下人刚进城,又没有陈奂生(故乡前辈作家高晓生笔下的人物)进城的那种胆气,我也不敢问,只能忍着,喝茶,吃水果。
告别后出来,我不解地问家伟哥,怎么没饭吃。
家伟哥一拍脑袋,说,哎哟,忘了告诉你,北京人礼拜天只吃两顿饭,我们到她们家时,她们已经吃过饭了。
啊?!那天的晚餐,则是家伟哥带我到他们学校食堂吃的。
在此之前,一直认为,一日三餐,天经地义。
故乡是鱼米之乡,历史上也有过饥馁之苦,尤其是1960年前后。这个阴影通过父祖辈对日常生活的精细管控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岁月。但是,即便人民公社时期仍有口粮不足之虞,在我自小的记忆中,从来都是一日三餐。遇上喜事或过年亲戚来,或者夏日白天时长,还都有吃点心一说,也就是在三餐之外,还有加餐。两餐饭,从来没有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
85年9月,我到北京上学,虽然彼时国家粮食尚不充裕——我们都带着全国粮票来北京上学的,但国家还是尽力保证了学校的伙食供应,尽管那时我们一个月只有7斤米票,20斤面票,7斤粗粮票(刚开始时只能用米票买米饭,面票买馒头花卷,粗粮只能早上买玉米糊,对于南方习惯了吃米饭的人来说,只好用面票跟北方同学兑换米票),但学校即使是礼拜天,也都是正常的一日三餐,而没有只吃两餐。
在此后不久的另一个礼拜天,家伟哥带我去拜访另一家同村同宗的老乡,那天是下午去的。叔叔是个自动化方面的工程师,娶了个北京女子,有两个女儿。我们去时,婶婶带着女儿回娘家了,只有叔叔在家。叔叔招呼我们坐下后,便开始忙碌,在厨房炖上了一锅排骨,北京说法是侉炖排骨。
叙完家常,还不到四点,叔叔收拾桌子,招呼我们吃饭。我还是楞了一下,这么早吃饭?
叔叔笑着说,北京礼拜天节假日都是一日两餐,第一顿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第二餐在下午四点左右。你婶她们就是上午十点吃完饭回娘家的。
哦。那为什么礼拜天就吃两顿,而老家礼拜天也吃三顿?
叔叔挠挠头,说,大概几个方面的原因吧,第一,还是过去粮食供应不富裕,传下的习惯,吃两顿可以省粮食;第二,城里人礼拜天休息,早上可以睡懒觉晚起,也不用干活,消耗少,只要吃饭的时间安排好,少吃一顿,也不会饿。
哦,我恍然。故乡农村没有礼拜天,南方人又勤快,要干活就得吃饭,所以一直保持着一日三餐的习惯,哪怕顿顿都喝稀的,也要保持饮食的节奏,以与干活休息的节奏契合。
我后来与北京驻军里的老乡往来,发现驻军机关礼拜天节假日也是一日两餐。而整个北方地区,一日两餐则普遍存在,而且不只是礼拜天节假日才是。

太座是老北京,她的解释跟叔叔给我的解释有所不同。她说这是祖上的习惯,她奶奶在世时,早起总是一壶茶,一喝差不多喝到十点,喝透了,也饿了,才开始吃饭,这个点才吃了饭,中午自然就不吃了。接着喝茶,到下午三四点,肚子正好饿了,于是又吃第二顿。晚上早早歇下,就不吃了。
太座祖上是满族。满族是不是一日两餐,我不了解,太座也不知道,只知道祖上的习惯。我后来查阅文献,知道清朝的皇帝的膳食,是一日两餐的。皇帝既然是一日两餐,规矩的臣民大抵也免不了亦步亦趋,何况过去物质并没有多丰裕。
日本的图书影视作品中有“朝食”一词,我后来打问,人家说这是自古汉语而来。我有些羞惭,查资料,方知“朝食”确实是古汉语而来。因为“朝食”“哺食”就是古人一日两餐的不同说法!
关于历史上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有许多文献及后来的论文可资查询,今人王学泰和许嘉璐都有作品谈过古人一日几餐的问题。秦汉以来,一日两餐三餐的习惯都或有过,但后人普遍认为,宋以后,经济繁荣,人们才从一日两餐普遍改为一日三餐。陆游《老景》诗云:
“老死知无日,天公偶见宽。
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餐。
身瘦短裁褐,发稀低作冠。
年来更小黠,不据伏波鞍。”
读古代诗文,因为没有名师指点,我到很晚才明白,我喜欢的经典的古诗十九首中那首《行行重行行》里,那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的意思。
“努力加餐饭”,恐怕不只是保重之意,也不只是朱自清所言的通行的慰勉他人之意,也是一种写实吧。
想来,后来清室又改为一日两餐,晚上用点心的习惯,大概是过去游牧时代的传统吧,清室又好谈“祖宗之法不可变”。
至于我后来所见所闻的北京和北方地区的一日两餐习惯,大概还是与物质匮乏和当时城市和北方地区的生活工作节奏有关。更多还是因为困苦,不值得炫耀。否则,这个习惯,不可能没几年就在城市生活中烟消云散了。
至于今人为了形塑身材,为了所谓健康,拿过佛教中的过午不食,其实于世俗之人,大抵都是胡言乱语,旁门左道。因为今人的工作节奏和精神压力,古人和旧时的佛教徒是无法想象的。
还是老老实实一日三餐吧。当然,吃的内容,可以根据营养要求来调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