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坎土曼: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阿福根 2017-08-20


土曼,这个比锄头还要雄阔的铁家伙,虽然其貌不扬,但是第一代兵团人用它在当时几乎称得上“人类禁区”的环境下,开垦出了万顷良田。

图为1960年初进入塔里木盆地开荒。 

至今,很多兵团老战士还对当年挥舞坎土曼劳动的情景记忆犹新。这样的“万能”工具,百万兵团战士几乎家家都会有,貌不惊人的坎土曼制造了五彩缤纷的小溪水库,也变幻出气势磅礴的绿洲城镇。

背景资料:

1952年2月,毛泽东向驻疆将士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小编难以想象,这其貌不扬的坎土曼,是如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让我们听听朱建华讲述他母亲和坎土曼的故事,一起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坎土曼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朱建华

前几天,女儿问母亲:“奶奶,你的青春是什么?”白发苍苍的母亲停下手中的针线活,笑着说:“我的青春啊,就是挥舞着的坎土曼,就是吱吱扭扭作响的独轮车……”

当时兵团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坎土曼,生产力就是马和人

女儿还小,她不懂。她认为青春就是美丽的衣服和灿烂的生活,可人到中年的我们懂得这句话的沉重。就像革命年代的爱情,我的父亲母亲那一代军垦战士的生命,都因那些崇高的誓言和理想以及那些沉甸甸的劳动工具而饱满起来。

家里有一张拍摄于60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的母亲肩扛着坎土曼,像一株蓬勃的向日葵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笑容灿烂,坚毅的姿态就像战士手中紧握着钢枪一样,充满了自豪和激情。

军垦战士学习如何使用坎土曼。

多年后,年迈的母亲有时会忘了回家的路,却忘不了第一次手握坎土曼时的激动和豪情。母亲总会笑着对我们说:“别看坎土曼笨重、难看,可它却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明星’,也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就是在这片沉睡了千年的亘古荒原上,母亲用坎土曼挥舞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父亲用独轮车推出了五谷丰登的喜悦,也推出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城镇……

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展出的坎土曼

岁月静静流过,兵团在发展,劳动者使用的工具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军垦战士当年使用过的劳动工具,静静摆放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成为历史文物,也成为后人眼中的“老物件”。

母亲难忘坎土曼,是因为坎土曼承载着她生命中那段最明媚的时光,那是属于母亲的“黄金时代”。如今,我们的劳动工具早已今非昔比——轻松自在的自动化滴灌系统,在田野上驰骋的大马力机车,泥土翻飞,肥沃的土地在机车的欢叫声中变得蓬松而平整。

十师一八三团独立营二连种植户使用大型农机具收割小麦。

七师一二六团工人在检查加压滴灌设备。

二师二十九团种植户利用采棉机采收棉花。

从坎土曼到机采棉车,从木质独轮车到机械大马力,从柳筐爬犁到数字化微机操作。不管这些劳动工具或大或小,或传统或现代,都值得我们尊重。因为那是历史的缩影,是一代代兵团人梦想的传承延续,承载着一代代兵团人的梦想和希望。


相 关 链 接

这些不同时期的劳动工具,道出了兵团人的骄傲和使命。经过几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天山南北从一片荒芜变成了良田千顷!近几十年来,新疆的农业发展进步显著。正如2014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中提到的:

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兵团始终坚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大规模引进、吸收、研发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持续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国营农场建设,开创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先河。2007年以来,兵团大力推进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在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和植物育种与栽培、牲畜育种与饲养等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上取得突破,并在全疆大规模推广应用。依靠科技创新和组织化、规模化的优势,兵团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兵团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4.4%,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兵团已建成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和特色林果生产基地。番茄、红枣、苹果、香梨、葡萄、核桃、薰衣草等特色农产品已形成优势,有91个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和新疆名牌或驰名商标。

来源/兵团在线

编辑/尹潇婕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点击图片查看《难忘军旅》投稿说明

其他用户还在看↓↓


一件震撼心灵的军大衣

曾经澎湃于军旅的青春

当兵团人到来,荒原变成了家园,戈壁变成了花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