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连贵 (1932 - 2014),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水墨画院院士,湖北书画院院士,现为湖北省美术院专业画家。 早年习西画,常有作品展出、获奖、出版。他经年累日涉足于苗、瑶、壮、土家、拉古、回、藏等等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创作之源。六十年代末更专致于中国画,把传统与西画揉合,立志于水墨画创新。 代表作有《李时珍》、《我们的赤脚医生喊得应》、《瑶老庚》、《新伞》等。作品曾在日本、比利时、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地展出,《东坡夜游图》、《勇进》、《版纳的笑声》、《跳月》等被收藏。出版有《廖连贵画集》、《廖连贵西部风情人物画集》、《廖连贵莲颂水墨画集》等,入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美术辞典》、《世界名人录》等数十种辞典。近期,《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等多种专业刊物均开专栏刊发其作品及评论文章。 瑶老庚 评价: 美术评论家赞之为“渗透出故乡泥土的芬芳,洋溢出朴质的情意,倾吐着痴情的心声”。“开掘出美的内涵——对生活的欢乐,对未来的希望之情,是画家对美的追求”。 名家评论 先生是湖北重要的水墨人物画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大批以少数民族风情为题材的中国水墨人物画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瑶老根》、《李时珍》、《跳月》、《苗山妯娌》、《新伞》、《苗岭风情》等,画面笔墨传情,气韵生动,构图别致,表现了多彩的民簇风情及生活习俗,展示了现实主义绘画强大的生命力。晚年,他又以荷花为题材,以生动的笔墨,创作了大量水墨花卉,表达了寓情于物的创作情怀。 评论家徐恩存先生说 “解读廖连贵先生的作品,扑面而来的便是那种沧桑的气息与浑然的境界。这是一种难得艺术品质,它不但源于画家娴熟的技法,更源于画家独特的生命感受与体验,否则,难以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 批评家邵劲之先生说“ 画家真正的用意不独是画生活场景、乡土风情,而是写人、写心、写人之精神与魂灵,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气质和境界,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和心灵升华。” 艺术教育家钟儒乾先生说“廖连贵先生笔墨中所蕴涵的生命联想,是通过一系列迹象形态来完成的,笔迹生辣,凝重,造线方折多于园转,形体多浑厚壮实。这使得他能够脱离直白的模仿物象,而进入主体的自由表达,在我看来,虽然有些作品拘于叙事而略显琐屑,但总体说来,他把自己极力要表达的内容都成功地传递给了我们,使我们意识到,他的绘画早已与生命结为一体,一切成果都是生命苦斗的捷报。” 莽原共沧桑 132x156cm 朝晖 136x136cm 荷花 68x68cm 荷花 68x68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