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讲义24|假道伐虢之计:渗透势力,不战而胜

 鹰击长空186 2017-08-21

 

《三十六计》讲义24|假道伐虢之计:渗透势力,不战而胜

假道伐虢这一计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然而它却是一个极其厉害的计谋,它比趁火打劫更阴险,比笑里藏刀更高明,用得好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这个计谋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得既广泛又频繁。计名源自一个历史典故,春秋时期虞国和虢国是两个唇齿相依的盟友,一方有难另一方就会出兵救援。晋国为了吞并这两个小国,先送给虞君名贵的良马和稀世的美玉以示友好,同时挑起事端离间他们,然后以帮助虞国惩罚虢国的名义向虞国借道。在晋国第二次取道虞国并成功消灭了虢国后,回师途中顺手消灭了虞国。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翻译

夹在敌我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人胁迫他归顺时,我方应出兵援助他。

【解读】

在危急关头出现的援助力量就像救命稻草,受难者一定会拼命地抓住。虽然有些较聪明的受难者会怀疑这些援助者的用心,从而提防他们,可是在困境的压迫下,他们往往经不住援助者的花言巧语,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接受援助者的帮助。这便是设计此计的人情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当甲公司的资金链快断裂时,乙公司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援助,但前提条件是出让股权并安排他们的人员到关键岗位。这样的条件甲公司自然很难答应下来,但如果乙公司表示等到公司运行正常之后,他们会撤股撤人完全退出公司,那么甲公司在破产的压力下就很难拒绝这个诱人的援助了。这个例子看起来像是趁火打劫,实则不然,趁火打劫之计会更直接地利用对方的危机,如果乙公司采用这个计谋的话,就会趁机廉价收购甲公司的资产。

从原文我们可以看出,此计利用对手处于困境之中的机会,以援助的名义将我方的力量渗透进去,最终达到控制、吞并、消灭对手的目的。因此,此计的用计前提是对方处于危难,外在手段是援助对方,内在机理是利用对手陷入危机的时机渗透势力。

【按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翻译】

借用他国国境来给我方行军打仗的举措,仅靠花言巧语是难以欺骗成功的,这个国家必须处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屈服于一方的胁迫,就会受到两方的夹击。在这种境况下,敌人用兵威逼其屈服,而我方却谎称不加害于他,利用他侥幸求生的心理,迅速向他渗透势力并控制他的局势。这样他将失去调兵布阵的主动权,我方可不战而消灭他。比如,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晋军成功消灭了虢国,虢国的国君丑不得不逃奔到东周国都,在晋军得胜回师的时候,顺道偷袭了虞国并将之消灭。

【解读】

正如按语一开始所说的,把自己的兵力渗透到另一方势力中不是那么简单的,仅仅依靠几句天花乱坠的谎言是不够的,一定得有良好的时机。最好的时机就是对方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外部强敌虎视眈眈,而他却不甘心被吞并。在这种情况下,当我方表示愿意提供援助时,他就会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铤而走险、饮鸩止渴。我方以援助的名义将势力渗透进去后,就要逐步控制对方的局面,使其失去主动权,这样我方就可不战而吞并他了。

此计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多,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个人生活,都可以见到此计的踪影。比如,某个国家遭遇了经济危机处于崩溃的边缘,另一个国家表示愿意提供援助,美其名曰“维护经济稳定”、“防止危机扩散”,而其实就是为了渗透经济势力。又比如,男孩喜欢一个女孩,不管这个女孩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男孩都想尽办法、用尽全力帮助她解决。逐渐地,这个男孩就融入女孩的生活中了,而女孩也由依靠他变成了依赖他。当然了,这个例子中男孩未必是有意运用这个计谋的,有时候一个举动符合某个计谋,而这个举动的发出者有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运用了这个计谋。因此我们不可随意根据手段与结果揣测别人的用心。

此计利用对手处于困境之中的机会,以援助的名义将我方的力量渗透进去。然而,利用机会还不够主动,如果能够将之改进为创造机会,那么此计将变得更加厉害。比如可以先怂恿小国旁边的大国去攻打这个小国,然后以援助者的姿态去帮助这个小国。

有句老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不可轻易让其他势力进入我方的势力范围,哪怕是自己最亲密的盟友。如果形势实在过于危急而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援助者与援助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