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急着合群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龙叔文馆 2017-08-21

炉叔又要语重心长得谈论人生了:做人呀,千万别为了社交而却社交,为了合群而去合群,切记,切记。

文丨炉叔

差不多2个月前,一位读者给我发了封邮件,他还特别在邮件名上加了一个括弧——“不回复也没关系,我只想找个不认识的人说说话。”

这位读者说自己出身农村,高中还复读了一年,才如愿考上了一所985.211大学。到了大学里他片刻不敢放松自己,看书、练口语、刷套题,第一学年就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结果,等到自己大四了,却因为挂科太多,学分不够,拿不到学位证,被学校要求延期毕业。


中间的过程曲折,他用了三个特别语重心长的字来形容——好后悔。

他说大一那会,因为学院的课程很松,所以他的室友们都会宅在寝室里打游戏,每次室友喊他玩游戏的时候,他都会果断拒绝。但他内心其实是想答应的,因为他害怕自己的不近人情会遭到室友的孤立。

很快的,他就动摇了。室友让他帮忙答个到,他答应了;室友让他帮忙取个外卖,他答应了;再后来,只要室友一喊他打游戏,自己便随叫随到,旷课打,熬夜打,到了考试周依然在打。等到考试的时候,室友们都有自己的小手段,但是他自己骨子里又有点倔强,宁愿不过也不想作假,结果他打游戏最疯狂的那学期,连挂了6门课。

到了大四,别人都在参加实习,他却在重修挂掉的科目,更严重的是,一年时间过去了,还有很多学分没修够,只能延期毕业。“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说出事实,更加不想和身边的人提起这件事,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只想找个不认识的人倾诉一下。”


人都是害怕孤独的,害怕自己说话的时候没人听,更怕别人听了却不说话;害怕自己遇到了问题无人可求,更怕问了别人之后被果断拒绝;害怕自己突然生病,因为孤身在外没有人能陪伴左右……

越是害怕孤独,孤独越是如影随形。与此同时,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一些声音,告诉你“关系至上,人脉无敌”,告诉你“遇事多忍耐,在外靠朋友”,告诉你“搞好同事关系,比你个人能力更重要”……

听到的越多,惶恐便越多,“不合群”更似洪水猛兽般被每个人所忌惮。

于是,有很多人开始急着融入别人的圈子,急着逼迫自己改变现状,说着违心的话,做着不愿意的事。等到自己终于融入进去了,才发现它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好,它和你的三观激烈冲突,甚至还会拖垮你的人生。


椰子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不合群者”,不爱说话,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宅在房间里。

但她的宅并不像其他人一样睡觉刷剧玩游戏,恰好相反,是极其自律的,因为她的梦想就是以后可以在法国生活,所以她一直为此努力着。

工作日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起床,练习一小时法语然后上班,下班回家后,绕着小区跑半小时步,然后看书看到睡觉。非工作日的时候,就跑去图书馆泡馆,查看一些服装艺术类的专业书籍。

所有非重要朋友的聚会,她几乎都不参加。直到去年,椰子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应聘到了一家法国的时装设计公司。曾经觉得她孤僻、难相处的人,如今无一不羡慕她的生活。

所以说,永远别为了社交而去社交,为了合群而去合群,尤其是你有自己的前进方向的时候。

因为平庸的团体只有平庸的价值观,他们喜欢妥协并且缺乏向上的力,这很难对个人的成长带来帮助,甚至还有可能拖垮你自己。

而一个有品质的团体,虽然它内部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可以包容你的价值观,弥补你的不足,让你施展自己的乾坤。这样的社交才是有价值的。

用句现在很流行的话讲:别急着追随别人,高质量的独处远胜过低质量的社交。

有时候,适合自己的路,一个人走也无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