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靖朝新旧力量的对抗 大礼议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岐黄堂中醫 2017-08-21

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没有子嗣,在皇太后张氏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主持下,决定选择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继皇帝位,史称明世宗嘉靖皇帝。就在继位之初,发生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后世称“大礼议事件”,这个事件对明朝中后期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嘉靖朝新旧力量的对抗 大礼议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明代廷杖

首先来梳理下人物关系,武宗朱厚照是宪宗朱见深的孙子,孝宗朱祐樘的独生儿子,而朱厚照驾崩时候,没有子嗣。朱厚熜也是朱见深的孙子,父亲朱祐杬和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那么朱厚照和朱厚熜就是叔伯家的弟兄关系,张太后和杨廷和选择朱厚熜做皇帝,也算是选择了皇室近支,保证皇位不他落的上好选择。在封建时代,皇帝的位子,是讲究家天下传承的,父亲是皇帝,儿子才可能是皇帝,反过来说,儿子是皇帝,父亲也肯定是皇帝,就算不是,追封也要封一个皇帝。那么这下问题来了,朱厚熜现在是皇帝了,但是他父亲不是皇帝,怎么办呢?那就追封呗,想法没错,但是却做不了,皇帝也有做不了的事情吗?在明朝,这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不同意,也就是说,文官集团的人不同意,你是皇帝又如何,行不通就是行不通。

事件的起因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问题,经过却是一波三折。正德十六年四月,朱厚熜进京,来接待他的人告诉他,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这种礼仪,他太明白了,意思就是他是以太子之位登基皇帝之位的,从东安门进,是按照太子的礼仪来接待的他。聪明的朱厚熜却不予理睬,拿出朱厚照的遗诏,挑明了说,我不是来给人当太子的,我是奉命来当皇帝的,必须走大明门,进奉天殿,这才是真正的天子之礼。文官们让步了,但是他开罪了文官集团,接下来更不好弄了。

嘉靖朝新旧力量的对抗 大礼议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杨慎被贬云南

朱厚熜继位后,就要给自己父母封谥号,然而文官们这下就抵制得更彻底了。礼部尚书毛澄突然上书,对朱厚熜说,你是孝宗的儿子,所以在武宗去世后,你才得以继承大统,你的父母亲应该叫皇叔、皇叔母。什么?做了皇帝,连自己爹娘都弄丢了?还要认别的人做父母?自己爹娘怎么能说改就改的呢?急的嗓子冒烟的朱厚熜,赶紧请杨廷和商量,他放下皇帝的架子和杨廷和说,我父母只不过是要个名分,给点面子吧?这位资历很深的首辅显然没有答应,因为这件事,就是他幕后策划的,朱厚熜垂头丧气的认输了一回。

这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出来,上书说,皇上您没错,这天下哪有连自己父母都不能认的事情?朱厚熜感觉到有力量的支持,瞬间来了力气,马上质问杨廷和,杨廷和看完奏章,不屑地看看朱厚熜,说了一句话就走了,“这人算是个什么东西,国家大事哪有他说话的份?”朱厚熜还是没有办法给自己父母一个名分。接着朱厚熜的母亲进京了,她听了杨廷和等人办的这个事,暴跳如雷,本来是来当皇太后的,这下好了,不但没有当成,连儿子都是别人的 了,马上发飙了。张璁抓住机会,再上一道奏疏,阐明主要观点。杨廷和在皇帝、皇帝母亲、张璁三方围攻之下,也认输一回,答应给朱厚熜父母称号,分别命名为兴献帝和兴献后,也算给了个交代,把张璁打发到南京,做了一个小小的主事,让他养老去了。可是朱厚熜却不愿意,非要在称号里加个“皇”字,这下杨廷和不干了,上书辞官,朱厚熜慌神了,你辞官了,偌大一个国家怎么办?好吧,我也退一步,就这样吧。

嘉靖朝新旧力量的对抗 大礼议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杨慎塑像

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张璁联合了几个言官向杨廷和发动了进攻,然而这次杨廷和却不战而败,辞官致仕了,那现在的问题就从之前的封号问题转化为文官内部矛盾了,杨廷和四朝老臣,门生故吏满天下,轻而易举的让张璁搞垮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杨廷和的儿子叫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他接过老爹的旗帜,继续和皇帝周旋着。杨廷和的离去触碰了最后的警报线,在内阁大臣的授意下,礼部尚书汪俊上书了,但他并非一个人战斗,这位兄台深知人多力量大,发动了七十三个大臣和他一起上书,奏折中旁征博引,大发感慨,这还不算,他的落款也是相当嚣张:声称“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皆如臣等议”。朱厚熜慌神了,那么多文官,他肯定应付不过来的,于是他下令召桂萼、张璁进京,让这两个人来对付那些大臣。很显然这是危险的工作,桂萼、张璁两位差点在左顺门被一众文官打死,自从英宗年间土木堡事件后,在左顺门打死逆臣不犯法,成了明朝不成文的规矩。还好这两位跑得快,又得到了武定侯郭勋的庇护,才得以脱身。

嘉靖朝新旧力量的对抗 大礼议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杨一清

嘉靖三年七月的一天,张璁桂萼和众大臣的矛盾已经达到极点,在杨慎的组织下,集体上书皇帝,必须惩处张璁、桂萼,朱厚熜却不理不睬,众大臣最后没有办法,集体坐哭,朱厚熜终于下定了决心,参与这次事件的人一个都不能少,全部严惩不贷!当天在左顺们闹事的大臣们全部被脱光了裤子,一顿猛打,此次打屁股可谓盛况空前,人数总计达到一百四十余人,虽然事先已经经过甄别,哪些该打,哪些不该打,但仍有十六个人被打死,怎一个惨字了得。杨慎作为反面典型,和其他的六个带头者被打了一顿回笼棍,距离第一次挨打不过十天,又挨打第二次。廷杖朝臣那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实属少见。

此次事件之后,杨慎被流放云南多年,朝中大臣,贬的贬,罚的罚,轰轰烈烈的“大礼议事件”,以皇帝和新生代思想的胜利告终。大礼议事件对整个明朝中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嘉隆万三朝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助长了阿谀之风,使得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