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半梦书斋 2017-08-21


以刊刻者区分的版本

官刻本  历代官方主持刻印的古籍。官方刻本以国子监刻书为中心,旁及中央和各地官府。官刻本由于人力、物力优裕,主持人文化素养较高,通常都字迹疏朗,版式宽大,校勘认真,印刷和纸墨也讲究质量,反映了各代的文化学术和工艺水平。

历代著名的官刻本有: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北京国子监刻本

①国子监本。历代国子监的刻本,简称监本。国子监为封建时代最高学府,代表官方整理刻印书籍,颁至各地政府和学校,同时部分售卖,流传所及,促进了各地刻书活动的发展。

②茶盐司本。南宋时各地茶盐司的刻本。现存最早的《周易》、《尚书》、《周礼》的经文和注疏合刻本,即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

③公使库本。宋代各地政府中公使库的刻本。公使库为地方负责招待往来官员的机构,经费有余,多用于刻书,所刻书有时注明为公使库刻印,因而得名。

④书院本。宋元时代各地书院的刻本。宋元时代书院因有学田收入作刻书经费,主持书院者又多为博学之士,因而刻书风气很盛。书版刻成后存于书院,便于保存和重印,刻本流传较广。

⑤兴文署本。元代中央刻书机构兴文署的刻本。现存元刻本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即据原兴文署刻本重刻。

⑥经厂本。明代宫廷刻书机构经厂的刻本。经厂刻本行格疏朗,字大悦目,文多断句,白棉纸精印,自明初至明未沿袭不变,影响直至清初宫廷刻书。

⑦内府本。清代皇家内府的刻本。康熙至乾隆时代,内府编纂了大量官书,并订定不少前朝古籍,冠以“御纂”、“钦定”等名义刻印流行,校刻精良,纸墨装订考究,代表清代官刻的最高水平。清昭梿《啸亭续录》中载内府刻书目一卷,记载了嘉庆以前内府编刻的书籍。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李光地撰?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武英殿刻本

此书为内府雕板,开化纸初印

“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以25.3万价格成交

⑧武英殿本。清代宫廷刻书机构武英殿的刻本。简称殿本、殿版。武英殿编纂刻印的官书和历代典籍,数量和质量都远胜于宋元明三朝官刻书籍,形式也各体俱备:墨印本以外,有朱墨、 3色、4色、5色套印本;刻本以外,有铜活字、木活字印本;宋体、软体字以外,又有篆文、满文、满汉合璧本等。

⑨扬州诗局本。清代扬州诗局的刻本。简称诗局本。康熙年间编纂《全唐诗》成,命曹寅在扬州设全唐诗局完成写刻,运回武英殿印行。诗局以端秀的软体字写刻《全唐诗》外,又为内府刻书多种,字迹精美,一丝不苟,用开化纸印刷,为康熙写刻本的出色代表。

⑩书局本。清代后期各省官书局的刻本。同治、光绪年间,自曾国藩设金陵官书局始,各省先后设立书局大量刻印古籍,使清代官刻由宫廷转向地方,影响极大。著名官书局刻本,有金陵、江苏、淮南、浙江、湖北崇文等 5局合刻《二十四史》,浙江书局刻《二十二子》、《九通》,广雅书局刻《广雅丛书》等。

私刻本  历代私家主持刻印的古籍,又称家刻本。五代孟蜀时毋昭裔刻《文选》、《初学记》等,是最早的私刻本,此后历代私家刻本层出不穷。私刻本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传世,重视质量,校刻精严。

历代著名的私刻本有:

①家塾本。历代私人家塾的刻本,又称私塾本、书塾本。宋元时代的家塾本有转为作坊经营的倾向,明清时代家塾本更多以私家斋室为名称。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昌黎先生集》

即《韩文》国家图书馆藏

②世綵堂本。南宋末廖莹中家塾世綵堂的刻本。所刻“世綵堂韩柳集”为宋代私刻本的代表。

③相台本。元初相台岳氏荆溪(宜兴)家塾的刻本。岳氏曾据廖莹中世綵堂本重刻诸子和《九经三传沿革例》等书。

④书帕本。明代各地官员在任时的刻本。当时各地官员任满回京,或因公出使还朝,需将采集或自刻的书籍呈送官署和同僚,由于常以一书一帕为赠,故称书帕本。

⑤藩府本。明代各地藩王在藩府的刻本。又称藩刻本、王府本。有人认为它属于地方官刻本或介乎官私之间的刻本。

⑥凌刻本、闵刻本。明末吴兴凌濛初和闵齐伋两家的刻本。 凌、闵二氏刻书以擅用套印技术著名。

⑦汲古阁刻本。明末清初常熟毛晋汲古阁的刻本。又称毛刻本(见毛晋)。

⑧士礼居刻本。清代中期吴县黄丕烈士礼居的刻本。以仿宋、影宋并附校勘记为特色,反映乾嘉时代考据、校堪学风对刻书事业的影响。

坊刻本  历代书坊主持刻印的书籍。书坊早在写本书时代即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兴起后随之发展,成为历代官私刻书以外图书生产的主要渠道。坊刻本具有品种多、形式新、印量大、行销广等特点,传本较多,但存在校勘不精、刻印草率、纸墨粗劣等不足。

历代著名的坊刻本有: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这个一卷本,很有可能就是流传至今的

宋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刻本

《唐女郎鱼玄机 诗》一卷

①书棚本。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陈氏书坊的刻本。以陈起、陈续芸父子刻书牌记上均署“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刊印”得名。“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贾官人经书铺”的刻本,也称书棚本。

②麻沙本。宋元时福建建阳麻沙镇书坊的刻本。麻沙镇以世代从事刻书业闻名,刻本在宋元时流行四方,影响很广。

③富春堂本。明代金陵(今江苏南京)书坊唐氏富春堂的刻本。明代中后期大批湖州和徽州籍刻工寓舍金陵,坊刻极盛,唐氏富春堂、文林阁、广庆堂等尤以刻印插图本的戏曲小说著称,传本极受戏曲小说学者重视。

④扫叶山房本。清代苏州书坊席氏扫叶山房的刻本。扫叶山房刻书始于明末,取“校书如扫落叶”之意为坊名,刻印各类书籍多达数百种,尤其注重刻印民间所需的经史读本、启蒙读物和小说类书等,印刷多而流传广,以价廉易得为特色。清末至民国年间,扫叶山房又以铅印、石印方法出版了大量通俗读物,行销南北。

以印本早晚区分的版本

初印本 刻版完成后最初的印本。多选用佳纸良墨印刷,字迹清晰,点画完整,印本有时还留有墨钉和校改字样。印本分为蓝印本、红印本、绿印本等。

精印本  用优质的纸墨印刷的刻本。精印本多为初印本,刻书人通常留作自藏或赠人。

后印本 印刷时期较晚的刻本。因版片屡经刷印或长期搁置,版面出现裂痕,边框变形,字迹模糊,墨色暗淡。书版已经易主的后印本,牌记和版心等处或有剜改痕迹。

汇印本  汇集不同版片印成的刻本。又称配印本。多汇集不同时、地的书版重印而成,各书版式字体互不相同,通常也无目录、序跋和牌记可寻,与丛书本有所不同。

以版框和字体区分的版本类型

巾箱本  版框狭小的刻本。又称袖珍本。早在写本流行的南北朝时,即有“巾箱五经”出现,后世因而袭称。清武英殿刻《古香斋十种》,为著名巾箱本。清末又有利用摄印技术缩印的巾箱本流行。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清武英殿刻《古香斋十种》

两截版、三截版  版框分为两截或三截的刻本。明清时代坊刻的戏曲小说等通俗读物,常将版框分为两截或三截,上图下文,或加评语,以增趣味。

无格本  版框内无行线的刻本。又称素纸刻本。

大字本 用大字写版的刻本。明清时代的刻本,通常每半叶10行左右,每行20字左右。大字本则每半叶仅7~9行,每行14、15字。字大墨浓,极为醒目。

小字本 用小字写版的刻本。大字本和小字本均始见于宋刻本。宋刻小字本多属篇幅较长的著作,每半叶印14或15行,每行有25字左右。细行密字,写刻精致,为后世所重视。

古体字本  用篆、隶字体写版的刻本。

满汉合璧本  清代内府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版的刻本。

写刻本  用楷体字写版的刻本。明代中期以前刻书均用楷体,字体受各代书法风气影响,如曾流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字体。①仿宋体刻本。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仿南宋浙刻欧体字的刻本。自嘉靖仿宋体开始,明代刻书字体渐向方体字过渡。②软体字刻本。清代前期用楷体字写版的刻本。又称康熙写刻本。康熙时盛行以学晋唐小楷的字体刻书,官方称之为软体字。著名的“林佶四写”等为软体字刻本的代表作。

方体字刻本  明末以来用方体字写版的刻本。万历年间,刻工改造嘉靖仿宋字体,采用横轻竖重、笔画规范的方体字刻书,成为万历本的特色。万历刻本的方体字,发展至清代为官、私、坊刻普遍使用,官方称之为宋字。因为笔形板滞,又被称为匠体字。

采用特殊印刷方法的刻本

套印本  用两种以上的色彩分版印刷而成的本子。按所用颜色有朱墨(二色)套印本、三色套印本、四色套印本、五色套印本、六色套印本等。

久等了,身价不菲的古籍

饾版拱花

饾版、拱花  用分版套印和凹凸版压印的刻本。早期彩色版画,用单版涂色一次印成,至明代发展分版分色的套印法,因版小而多,称为饾版。拱花则用凹凸两版嵌合压印,使纸面拱起产生立体感。用饾版和拱花技术印制的版画,是明代版刻艺术的精品。

附有插图的刻本的类型  附有图版或以图版为主的刻本。通常称为插图本。雕版印刷初期所刻经卷,即已出现宗教插图。经宋元时代发展,插图本至明清时蔚为风气。

纂图本  宋元以来附有插图的刻本。又称出像本、出相本、绣像本。多见于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读物。

全相本  宋元以来通俗读物中每页都附有插图的刻本。又称全像本。坊刻全相本插图或不齐全,绘刻也较朴拙。

画谱本  以图版为主的刻本。又称图谱本。

笺谱本  用饾版和拱花技术刻印的笺本。

以纸张和装订形式区分的刻本

各种纸印本  包括藏经纸印本、麻纸印本、麻沙纸印本、茧纸印本、棉纸印本、竹纸印本、太史连纸印本、连史纸印本、毛边纸印本、毛太纸印本、开化纸印本、开化榜纸印本、宣纸印本、棉连纸印本、高丽纸印本、美浓纸印本、公文纸印本等(见纸质文献)。

各类装订本  包括经折装本、龙鳞装本、蝴蝶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毛装 本、镶衬本、裱搨本等(见中国古籍形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