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传一刻】第151期:吴凡伟-古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病

 愚公移山之志 2017-08-22



吴凡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副主任中医师,现任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副院长。广东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掌纹诊断医学主要传承人,清末民初河南名医陈其昌先生第六代传人,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姚梅龄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8年,崇尚汉唐时期的中医医德、医术,主张回归四大经典,从古中医学术思想多学科、多维度进行辨证论治。擅长使用经方诊治内科系统疾病、急危重症及各种疑难杂症。


中医家推荐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本文从古中医脾胃学说谈起,从多角度切入,展示了古中医脾胃学说理论,并附以三个详细临床案例体现其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的作用。另外, 吴教授分享了学习中医的十个感悟,从生命科学的三观四律、DNA双螺旋结构与经络运动的联系,到中医文化自信:儒释道、医易同源等等,指导我们学好中医,用好中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提出“人类医学的发展,最终一定是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中医一定是在儒释道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生命科学方面的演变规律”、'中医是未来医学,是生命科学'等观点。


 温馨提示:本文约13734字,阅读大概需20分钟。宜泡一壶清茶,慢品。


讲稿实录


一、引 言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以“古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病”为专题做演讲。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1999年毕业就来到松岗人民医院,一待就是18年。2014年,中医科原来的老主任谭主任调去了深圳市中医院,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医科的门诊量持续每年上十万人次,中医馆、康复科以及社康的中医门诊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5年都超过12万人次。在这么大门诊量的基础上,中医该怎么发展下去?这是面临一个很重大的抉择——松岗一共20多名中医,我们的路子该怎么走?面临这么大门诊量,以及2014年新开设的中医科病房,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在充分地征求了老专家、老前辈的建议之后,并结合我们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我们选择了方向:学经典,重临床。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3周年多一点。当时的考虑是,在汉唐以前的中医是纯中医,中医思想也是架构于《易经》、《黄帝内经》的,但是汉唐以后的各家学说非常多,成千上万种,我们该怎么选?很困难!所以,当时我们就选择了这条最古老的路子:回归四大经典。3年里,我们坚持学习四大经典,并且每天在门诊和病房的病人身上运用,总结出诊疗经验,大多数病人的治疗都有满意的效果。因此,今天我站在这里,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讲,我们的年轻中医一天的门诊量可以达到80-100人次甚至更多。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因为在我们现有的中医体系里面,病人多的一般都是老中医。



中医博大精深,一辈子都学不完,所以今天我仅结合自己2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大家分享我的团队在这3年的古中医学习和临床中的一些经验。


二、古中医脾胃病学说


01

气一元论  


我们知道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很多大学课程已经把《难经》去掉了,把《伤寒杂病论》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一做法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关于四大经典,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气一元论。大家知道,我们团队是回归到汉唐以前的古典中医学习之路,所以我们是在四大经典的理法方药指导之下来诊治疾病的。在临证实践中不分病种、年龄,都按照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进行论治。气一元论理论认为,六气为一气的变现,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互为根本。


02

元 气


关于元气,我们知道“元气是生命的本源”。在《易经·彖》里面就讲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在《素问·宝命全形论》里面讲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元气包括人与生俱有的精、气、神三宝,所以我们说“坎中一点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本”。生命之奥秘全在于此。有些老中医,尤其扶阳派的,可以用一首四逆汤通治百病,立论点就在于先天肾气。


03

中 气


“中气乃元气所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彭子益先生讲到:“中气如轴,四维如轮。在不同时空对应不同的名称及其相应功能。”不同的名称如中气、中轴、中央戊己土、脾胃。以土为中心论,中气为轴,十二经(五脏、六腑)经气为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生命终结。此论后天胃气。


04

先后天两本——“火生土,土伏火”


我们知道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实际上就是乾坤两卦化合之混元一气。火生土是说先天一点真阳乃原动力,此火一动,四维升降各循其道,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熄,阳根被拔,生命终结。土伏火是说后天胃气(中气)乃先天肾气之根,生命之延续全赖中气之滋养、灌溉,土能生万物,无土不成世界。所以人身之中土即脾胃—中气,中气左升右降,斡旋运转不停,五脏得养,生生不息,此即运中土,溉四旁,这就是一个保肾气的方法。


05

三阴三阳及辨阳明病、太阴病脉证并治


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所以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回顾《伤寒杂病论》里面《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179-262条。其中第179条讲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80条里面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接下来还有181条、184条、185条、193条。193条里面讲:“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这是一个病者欲解的时辰。而《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这一章共8条条文,从273条到280条。273条里面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第274条讲到了:“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5条讲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06

阳明病与太阴病的鉴别要点


接下来讲讲阳明病与太阴病的鉴别要点。《素问·天元纪大论》讲道:“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卯酉之岁,上见阳明;太阴之上,湿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综合地讲,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脾胃实证胃证以燥证偏多,脾证以湿证偏多。不降多责之胃,不升多责之脾。时病之中,胃病多阳证,脾病多阴证。


07

陈其昌先生的学术贡献


下面讲一下各家流派里面的
清末民初河南名医陈其昌先生。为什么我们要引进他的学术?首先,陈其昌先生的著作《寒温穷源》和《湿证发微》成书的时间是比彭子益先生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早个几年,因此我认为,在那个年代的医家,他是比较遵循古中医学说来学习理论知识及治病的。第二点呢,陈其昌先生在寒温一统方面做了很深刻的研究。我摘抄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比如,《寒温穷源》的《五行阴阳各具说》里面就讲到:“今之论五行者,莫不曰水阴也,火阳也,木阳也,金阴也,土则阴阳两平也。夫谓土为阴阳两平信矣,而以阴阳分属木火金水则不察之言也。”他还讲到:“左旋为阳,而春为厥阴风木用事,夏为少阴君火管局,仍是阳中有阴也。右旋为阴,而秋为阳明燥金用事,冬为太阳寒水管局,仍是阴中有阳也。推之木火位于东南阳也,其对待则为阴。金水位于西北阴也,其对待则为阳,或为正化阴阳,或为对化阴阳,或为从化阴阳,不能参透此中消息,而漫欲胶柱鼓瑟,其不至杀人如草菅也,几希矣。”可以说,他已经把金木水火土的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楚。


另外一本书叫做《湿证发微》,里面对河图和洛书的研究也是非常地精辟。他讲到:“河图一书,天开地辟之书也。图于外者天,天有风暑湿燥寒;方于内者地,地有木火土金水。厕乎其间者为人,人有肝心脾肺肾。图之左旋为五行相生,即为脏腑相生之意,图之对待为五行相克即为脏腑相克之形。其为先天当中也,明甚然,五十居中主持大地,木火金水列在四旁,是即土苴万物贯四时之精义。”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里面,土是居中的。所以五行相克相生即是脏腑相克相生之意。“湿之为邪,散无友纪。湿之时固有湿,即春温秋燥其湿为更险。湿之证固为湿,即痰饮水气其湿为更深。”他认为春温秋燥时候的湿更加危险一些,痰饮水气的湿会更深入人体一点。“如用药驱之,罔有不愈者矣。且图五十居中,譬如车轮之轴,木火金水皆其轮上之辐也。”如果“其人金水素盛,轴自从右而旋,金水证必多。其人木火素盛,轴自左而旋,风火证必多。”也就是说金水比较盛的人,轴是右降的,那么这个时候他的金和水的这种症状会比较多的。如果这个人是木火比较旺的,那么这个病是从左升的,他的风火症状是比较多的。所以说“寒湿宜温其寒,温之不愈者则宜攻,热湿宜清,其热清之不解则宜下”。他在《太阴不离少阳之精粹说》和《太阴不离少阴之精粹说》讲到比较多的内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阐述了。


08

太阳病转归


我们知道,外感是万病之源,所以我们在临床当中治疗的很多疑难杂症,后来都要涉及太阳病的转归。为什么?六经辨证的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我们在治疗很多厥阴病的过程中,会发现病人突然出现了一个太阳病症状,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解决它?事实上,在《伤寒论》398条条文里面,太阳病就占到178条。而方子数量更多,《伤寒论》有113条方,其中太阳病篇就占73方。张仲景为什么把“太阳病篇”写得这么多?他是浪费墨水吗?不是!他是精细入微,用心良苦。仲景论“太阳病篇”着墨甚多,是因为“太阳”并非单单指人身皮毛或者外感的疾病,除了在表者桂枝汤,在里者四逆汤;29条的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皆为太阳界面,气机失常的对治方药,还有真武汤、苓桂剂、五苓散等等。在《黄帝内经》里面讲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临床当中三焦、膀胱相应功能的失调,部分也是属于《伤寒杂病论》的太阳病。


我们讲治病有哪四个规律啊?天地规律、生命规律、疾病规律还有人体自身禀赋规律。那么在四个规律的把握当中,天地规律是明理的关键,天地一气周流的规律是主气的规律。主气之中,终之气,我们叫做太阳寒水之气。所以临床上,凡是太阳寒水之气异常而出现的病证,同样属于《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太阳病。


我们又讲到邪正是一家,所以在临证时应尽量将邪气转化归位。邪有出路,才可以减少病人痛苦,或者达到让患者机体自愈的目的。“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如果我们精准分析到主要矛盾和相应的病机线路,就可达到转化病邪的同时截断病源,体现中医治未病的高明之处。


以上是我们在四大经典及陈其昌先生的《寒温穷源》、《湿证发微》里面挖掘出的一点点的脾胃病学说的原理。原理很难听、很晦涩,但在临床的应用当中,理论是可以密切地体现出来的。下面我讲3个案例。


临床案例 


01

内伤发热(布鲁斯菌感染)


第一个案例,内伤发热(布鲁斯菌感染),这个老人家76岁,男性,是一个住院的病人。他既往无就诊经历。3个月前与妻子同游动物园,游玩之后回家,没有异常。3周前,他的妻子出现发热、白细胞低下的表现,经过住院对症的治疗后出院了。但是出院之后,住院期间的血培养才出结果,显示是布鲁斯菌感染阳性。布鲁斯菌感染,这是一个什么病啊?大家回去查一查,这是一个动物传染性疾病,非常不好搞。她当时出院之后继续接受多西环素治疗,病情还算比较好。那么这个老人家,男性,76岁,反复发热,伴腰、背、颈、臀及大腿等多处疼痛,右侧为甚,伴局部皮肤感觉过敏,无皮疹、出血点,关节活动可,无神经病理征。他发病的第一周在广州南沙医院住院,当时是腰背痛伴发热,可行走,脊髓MRI未见明显异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具体用了什么药物他也记不清,我们也没有看到出院的记录。


第二周,老人转到宝安中医院,5月31日入住,当时是因为是颈背臀部大腿的疼痛,收治在骨科病房。腰背痛加重,反复发热,卧床,不愿坐起。查血常规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血沉是升高的,C反应蛋白是增高的。腹部彩超显示右下腹有少量积液。所以,骨科在治疗上,给予了灯盏细辛,维生素B1、B12等药物营养神经。止痛、抗炎的药物用到了塞来昔布、卡马西平和甲泼尼龙。然而,这样抗炎止痛营养神经的治疗并没有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当时还是以右侧腰背部及臀部疼痛为主,伴有皮肤灼热感,无皮疹,期间反复发热,体温38~38.6℃之间。


这个时候,请到了脑病科会诊,脑病科考虑“腹壁外侧皮神经炎”,遂转入脑病科进一步诊治。第三周,6月6日转入脑病科后,疼痛无缓解,仍发热。这时候查血常规也没什么特异。查肝功,总胆、GGT增高,CRP增高,ESR增高;心肌酶、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尿常规、风湿免疫等没有明显异常;当时还做了一个结核杆菌抗体的试验,显示抗体也是阴性的;头颅CT显示是右侧内囊后肢腔隙性脑梗塞;胸部CT:右肺上叶、双肺下叶少许炎症;双侧少量胸腔积液;上腹部CT等都没有什么异常。这个时候脑病科还加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抗感染,并予甲泼尼龙抗炎,加巴喷丁、维生素B1、维生素B12营养神经,雷贝拉唑护胃,葡萄糖酸钙、鲑降钙素补钙等治疗,患者症状也没有明显缓解。考虑到他的妻子有布鲁氏菌感染,遂于6月12日加用多西环素。为进一步治疗,他又从脑病科转到了肺病科。


到第四周,6月13日转入肺病科的病房,仍然是卧床的,间断发热、腰背痛加重。这个时候复查脊髓MRI,发现颈后部和L4-5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有可能是感染。继续予多西环素治疗,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抗感染,加巴喷丁、维生素B1片、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双氯芬酸钠片、曲马多片、酮洛芬凝胶止痛,雷贝拉唑护胃。6月15日做了一个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强阳性,考虑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所以加用利福平,加强抗感染治疗。就是这么一个转转折折的过程,一共搞了4周。病人的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他的发热还是仍然存在。


在6月16日那天晚上,刚好我在肺病科开一个学术讲座,讲完已经9点钟了。他的儿子拉住我,请我给他做一个会诊。这个时候,我们该出手时,还得出手。这个病人一共搞了4周,用了多少种药?你们数一数,抗炎的激素、抗生素,营养神经的、护胃的都有了。我们看看他的体温表,到了6月16日那一天体温达到了38.7℃。那么这个时候,既然请到了我们中医,是不是要想想办法?你看他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有不同的这么一个图形,降钙素原是在升高的。


所以我们思考一下,这个病例有什么特点?首先他是老年男性,有动物接触史,同伴血培养结果阳性。他有很典型的症状,发热、多汗、多发肌肉疼痛、乏力,但无游走性大关节疼痛。他说睾丸有时有点痛,但是没有睾丸炎的症状。辅助检查里面,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强阳性,血沉、CRP增快,PCT轻度升高。脊髓MRI提示颈椎、腰椎旁组织肿胀。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2012年颁布的布鲁氏菌的诊治指南,包括急性期和慢性期,一线二线难治病例的用药特点等等,里面讲得很清楚。住院期间,在骨科、脑病科也用过方子。就这么一个病折磨了他4周,高烧反复不退,全身肌肉酸痛,怎么办?


6月16日晚上9点钟,我们会诊的时候,看到这个病人,反复发热,最高38.6℃,可自行减退,午后3-5时加重,出汗多而粘,恶风,下半身膝盖以下汗出不彻,全身肌肉酸痛;腹部肌肉紧张、拒按;肢倦乏力,不想起床,口干不欲饮;大便2天一行,质硬;舌质淡黯,苔黄白根腻;脉浮滑数,右寸疾。我们诊断其为太阴风湿表证。我们选的处方是麻杏苡甘汤为主方。因为他出汗多,腹部拒按,我们加上桂枝加大黄汤。中医院晚上都没有急煎,这是非常遗憾的,幸亏有颗粒剂,所以当时开了2剂的颗粒剂,麻杏苡甘汤以及桂枝加大黄汤(麻黄10,苦杏仁10 ,薏苡仁30,炙甘草6,桂枝12,赤芍20,生大黄10,大枣10,生姜6,炒白术20,生石膏30)。让病人在9点半的时候吃了1剂,在凌晨的时候吃1剂。到了6月17日,上午发热一次37.9℃,可自行退热,汗出大减,仍有恶风;解大便1次,成形、量多;神疲好转,全身肌肉酸痛缓解不是很明显。17日早上烧退了一点,下午可以在病房走廊缓慢行走。看舌脉,舌质淡黯,苔白,脉浮数。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继续在原来麻杏苡甘汤的基础上,再加一个麻黄加术汤,也是2剂。白天可以熬中药了。我一直认为,如果是煎服方法得当的话,中药的饮片比颗粒剂要稍微好一点。但是如果煎煮方法不得当,或者是病人取药、煎药不是很方便,或者是他根本就不会煎中药时,那我们会选用颗粒剂。这是我们选用颗粒剂或者饮片的一个方法。


开了2剂的饮片后,我交代2剂饮片是一起煮成4小碗,每3小时服1次。这个服药方法在《伤寒杂病论》里面讲得是非常清楚的,急病要有急救的方法,每3小时服1碗。那么到了6月18日,病人体温已经控制在37℃以下,并逐步下降;汗出减少;精神好转,可在病房走廊独立行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稍数。脉浮稍数就是提示这个病人还有可能再次发热,如果是脉浮缓下来了,那就不会再次发热了。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病人是赤脚医生!他的烧退下来之后才跟我说,“其实我是赤脚医生,我经常开中药”。那时候我感觉我有点上当受骗了,为什么?他自己已经搞了很久,一直在偷偷喝中药,不单单喝医院的中药,他自己也在开中药。那时候他的脉浮且还有点数,所以我提醒他,我说你如果要自己开中药,那么你发汗不要太厉害。因为他说他已经好啦,不用吃中药了,剩下的他可以自己开药来调理。后来呢,他21日出院,出院1个星期之后体温有过一次37.4℃,低热,他便自己开了荆防败毒散,我觉得如果是不过量的话也可以。一直到前天,我打电话给他儿子的时候,确认病情没有再复发了。


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病例。他的体温表从6月16日、17日,到了18日,这个烧就退下来了,一直稳定。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病例,所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转转折折到了好多地方,自己吃了好多药,以及在我们医院也待过几个科室。总结一下,在《金匮要略》里面有讲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坐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苡甘汤。”这个时候我在思考,他是不是与妻子一起到动物园的时候汗出当风呢?并且汗出当风之后体质下降,刚好动物又有布鲁氏菌,就这么一个偶然的因素,让他两个同时感染了。所以我们要反过头来思考,他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既然他得了这个病,这个猜测应该是属实的。“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者,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太阳病篇原文讲到,“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因此我们选了三条方,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桂枝加大黄汤,一共四剂药,吃了三天,这个烧就退下来了。


02

痛 证


第二个病例,是一个痛证。这个女性患者53岁,因为“反复双上肢麻木疼痛两年,加重3天”来治疗。我们知道只要是50岁左右的反复颈肩腰腿痛的病人,他们的日子是非常难过的。这个女性病人就是上肢麻木疼痛反复发作了两年,加重3日,伴有肩背疼痛,循手太阴肺经的走向。因疼痛难以入睡,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她的双侧小腿酸痛,而且每逢下雨天前发作,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质黯,舌苔黄白相兼,边有齿痕,中有裂纹,脉细。我们诊断为是一个痹病,湿热痹阻证,开了王肯堂《证治准绳》的茯苓丸和麻杏苡甘汤。茯苓丸里面有芒硝,芒硝是个非常好用的东西,我们知道在大承气汤中,芒硝起荡涤大便的作用,然后大黄把大便推出来,但是大黄芒硝把大便推出来的同时一定会增加患者的腹中痛,所以大承气汤中有枳实和厚朴,把大肠打开,推陈出新,这就是大承气汤中芒硝的特点。芒硝在治疗痛证方面也是非常好用的,它能把我们身体里面胶胶黏黏的痰化掉,化成稀的,变成水,由机体来吸收,这时候痛证就可以慢慢解除了。


总共给她开了5剂药。煎服方法非常重要,嘱咐患者一天之内不停地吃中药,吃到一个状态——“如冒状”。为什么要服药至“如冒状”?原因我们等会再解释。患者从2月17号开始吃中药,17号吃了两剂半,晚上十点服药后出现头晕汗出,15分钟后自行缓解。18日吃了一剂半,19日吃了一剂,也就是说3天把5剂药全部吃完了。这时候,患者双上肢、肩背部疼痛消失,指间稍感麻木,睡眠很好,所以我们再开了5剂,吃完后所有症状都解除了。前几天我们回访的时候,反馈是前段时间下雨时小腿还有酸痛,自己又抓了两剂中药,吃了之后,后来没有再发作过。


这么一个反复发作两年多的痛证,在这短短的八天能够消除它,我们要掌握什么方法和技巧呢?我们总结一下。王肯堂《证治准绳》的茯苓丸有什么成分呢?枳壳、芒硝、茯苓、生姜、半夏,它的功能主治是燥湿和中,化痰通络,用于痰饮留伏、筋络挛急、臂痛难举等的治疗。那为什么治疗痛证要让病人服药到“如冒状”?《金匮要略》里面讲到:“白术附子汤方......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也就是说我们在治疗这种风湿痛证的时候,如果痰湿走到了皮中,药物逐水气过程中,水气没有完全消退时,会有点头晕。所以说服药方法非常关键,需要我们在临床中琢磨它。如果大家对这个“如冒状”感兴趣的话,不妨在临床中试一下,因为我们观察到在治疗痛证时,只要病人达到这种状态,疗效就会好很多。商昼说过:药不暝眩,厥疾弗寥。意思是说病人吃了我们开的中药之后,约半小时后会出现头晕,但不要紧,过大概二十分钟就会自行缓解。这不是中药中毒,而是证明药到病所,我们开的方子是准确的。补充一点,《伤寒杂病论》里面讲,寒湿在表,用麻黄加术汤;寒湿在肌肉,用麻杏苡甘汤汤;如果到了血管周围,寒湿在神经,我们用防己黄芪汤;寒湿进到血管里面,关节变形了,这时候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03

帕金森综合征


第三个病例是帕金森综合征的病人。帕金森综合征是世界医学难题,我觉得我们中医可以尝试、探讨。这个病人是一个59岁的女性,在3月23号,从其他医院出院后来我的门诊看病。当时她的情况是肢体乏力,伴行走不稳三年多,加重两个月。三年前在没有明显诱因下出现肢体乏力症状,求助于我们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是“痴呆”。后来逐渐出现运动迟缓,步态异常等症,步态异常表现为走路拖沓,迈步时身体前倾,行走自动摆臂动作减少或消失。运动迟缓的具体表现是坐下时不能起立,起床翻身、解系纽扣等日常动作都做得非常困难。之前也在香港的医院治疗过,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了息宁、安坦、雷沙吉兰等药物,但是症状缓解缓慢。


3月23日初诊时,病人精神尚可,但动作缓慢,需要两个人搀扶进来,走路乏力,头晕,眩晕比较厉害,头重如湿布敷裹,巅顶明显。脸部肌肉绷紧感强,大便两日一行,质硬如羊屎状,其余不赘述(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沉滑,左关涩,右寸浮)。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我们用了大柴胡汤加减(北柴胡45g 生石膏30g  熟大黄15g  茯苓15g  黄芩15g   法半夏15g  大枣15g  麸炒枳实20g  白芍30g   吴茱萸10g  制远志15   石菖蒲10g  人参片15g)。


到了二诊,走路乏力疲倦稍微好转,我们加上大量黄芪白术来健中气,以及大量山茱萸来对治厥阴证。三诊时口干已经不太明显,腰部酸痛消失,就继续用大柴胡汤,加上了人参、远志、菖蒲来治疗其厥阴心包的痰浊。到了四诊,心慌心悸比原来缓解,胆量增加,几乎不需要家人搀扶也可以走路。四诊时,患者诉4月9-12日四天大便未解。我们知道,肠道功能一旦紊乱,病马上累及到脑,这是在临床治疗急危重症总结的经验,大便不通容易导致脑梗。所以这时候我们的第一要务是通便,用大承气汤。但是这个病人是寒热错杂的情况,所以加了大黄附子细辛汤。两天后大便通畅,再继续用大柴胡汤。这时候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但是在三焦的痰浊没有去掉,所以我们加了丹参、郁金。到了五诊时,病人脸部肌肉的绷紧感明显有缓解,口干口苦减轻,这时我们在大柴胡汤基础上加了升降散。


六诊在4月27号,走路乏力肢倦明显缓解,每天可以独立行走2到3公里。我们知道太阴和阳明是有关联的,所以这个时候要从阳明入手,增加阳明津液,给她用了白虎加人参汤。5月4号七诊,心慌心悸较前缓解了五成,但是出现了上颚疼痛,所以我们在白虎人参汤基础上加了小承气汤。5月11号八诊,病人的脸部绷紧感明显缓解五六成,上颚疼痛消失,但心慌心悸表现较明显,就给她用了桂枝甘草汤以及白虎加人参汤。九诊一直到5月25日十诊,症状又有所缓解,守方。十一诊,中午头晕明显,心慌、心悸缓解六成,胆量增加,用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白虎人参汤。


十二诊,头晕虽然中午明显,但是下午四点前会缓解。心慌、心悸缓解了七到八成,每天可独立行走5到6公里。这时候病人提出要求,已经吃了77剂中药,还剩7剂,自己感觉现在生活还可以,每天也能走5、6公里,希望休息一段时间。前天回访时,病人说过一段时间还继续来服中药。也就是说84剂中药可以让一个帕金森病的病人每天独立行走5至6公里,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我们是纯中医治疗的。所以我认为在疑难重症方面,中医是大有可为的,一步步的探讨,攻克一些病种还是很有可能的。至少在这个病例上,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个病人最后一剂我们是开了四逆汤以及乌梅丸。如果病人继续来复诊,我们将继续对症治疗。


三个病例可以说明我们的中医大有可为,但是学中医很难,所以我们这个团队撇开了各家学说,直接进入四大经典,并每天在临床当中琢磨、运用它。而且每周二晚上,我们组织一次科内的业务学习,探讨四大经典。现在是韩主任在带领这个团队。因此,我觉得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89、90后门诊医生的病人每天都能达到30~50个。年轻中医才是我们的未来,并不是说老中医不行,老中医非常厉害,但是我们一定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传承,而传承的衣钵来源于四大经典。所以说在继承老中医衣钵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四大经典中挖掘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并在临床中验证它,这样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快。


四、学习中医十悟


最后,我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中医十悟。


第一点,古中医学说来源于河图和洛书,鉴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说,大家知道这回事就行。


第二点,我们刚才讲病例时也讲到,中医是未来医学,是生命科学,我们要重视,并好好深刻体会中医对于天地人的观点,“三观”即宇宙观、生命观、疾病观,“四律”即天地规律、生命规律、疾病规律和个人禀赋规律。人体气机的运行模式是一个圆,我们也称之为人体圆运动,所以自然界客观存在昼夜规律、七日规律,月规律,四季规律,以及年节律。我们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动周期是密切相关的,反应在人体身上的,就是一个气机循环上的圆。



我的第三点体会是,人体的经络运动要跟我们人体的DNA双螺旋结构联系起来。我们在诊病的时候发现,病人吃一两剂药效果很好,但是到第七、八剂药时效果却不好。为什么呢?人体在得病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个病态的平衡。比如,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他是歪着扭着进诊室,这其实是一个病态的平衡,就像DNA双螺旋结构,一侧歪了,另一侧肯定有一个病态的平衡表现。现代医学的治法是用钉子修正腰椎,这种治法行不行?行!但这是借助x光片之下的“行”,而不是人体生命科学的“行”。事实上,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做了手术后,他的痛证根本得不到解除,甚至比原来更严重。所以我们说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是不需要动手术的,手术的适应症并不那么广泛。当然,如果适应症把握得很好,那做手术后病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会得到高。


所以说,人体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医治病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认识到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大家知不知道我们人体的DNA有多少在睡觉?70%。只有在某种激发的状态下,生命受到危害时,如果这70%中能够激活某一部分,那疾病就可以得到救治。临床中有些癌症病人确实给我们治好了,说明我们在某种状态下激活了他那70%DNA的一部分去修复人体的疾病。所以说激发靠什么呢?靠生命科学,靠中医。靠现在的西医学是不行的,现在西医学谈到的精准医学以及靶向治疗,几千年前的中医就已经有了。我们的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等方法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中医的理论问题与双螺旋场关系密切,双螺旋场即立体的太极,为整个宇宙的母系统模式。古籍里讲到“天如覆盖,以斗极为中”,“中,无时,无方位”,也就是我们说的中焦、脾胃。现在研究证明“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等都是与脾胃有关。所以说我们搞脾胃病研究是不是大有可为?


在6月21号“环球科学大观”里的一个报道,标题是“人体首次拍摄DNA复制,美国科学家认为人类理论完全瞎编,中学课本错误百出”。这个叫Stephen的博士在顶级杂志《Cell》上发表成果称他的团队创奇迹般地摄录了大量DNA分子复制的近距离高清无码影像。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臆想的模型是错误百出的,传统观点上,DNA双螺旋结构由4类不同碱基相互交织成链,其中最为特征的现象是位于前导链与滞后链上的DNA聚合酶在某种程度上彼此协调,以避免在解旋时引发突变。真实的DNA在复制过程中,连接酶并不相互协调,而是每条单链高度独立复制,充满随机性,最后却能够完美与母链相匹配!匹配的过程毫无规律可循,这跟我们人体的三阴三阳、十二经络非常吻合的一点是,人体的穴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体生病时穴位是会变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针灸前要切脉的原因。如果我们不按照《黄帝内经》要求的进行号脉,包括了人迎、寸口、趺阳脉,只是照着书上的十二经脉循经穴位去扎,能扎好吗?当然碰上了就能扎好。据我们临床经验观察,我们生病时很多穴位的间距、路线是会变动的,所以在号脉同时一定要去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创立的热敏灸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就是找到人体能量导向热量最明显的穴位进行艾灸。这个穴位上的能量聚散作用特别敏感,所以我认为热敏灸是可以治疗大病的。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研究下。


生命非常玄妙,中医学一定是未来的医学,如果中医在世界范围的认可和应用越来越广,那么我们人类离生命真相的路可能就会短一些。我们知道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量子力学、超弦理论、耗散结构等等天体物理学理论越来越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第四点,我讲下中医诊断的步骤,首先是辨病后是辨证,最后是辨体质、辨时空。在《黄帝内经》框架指引下的各家学说,特别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是一病一方,是辨病;《伤寒论》里面也是“辨**病脉证并治”,所以说中医首先是辨病,后辨证,然后是辨体质、辨时空。


第五点,关于痛证,为什么痛证那么难搞,却有那么多医生热衷于去搞痛证研究?物理学有个理论叫“万有压力”理论,宇宙是一个低密度的低温空间,如果把宇宙空间比喻成水,太阳的燃烧就像水中产生的气泡一样,不断地运动。我们不难理解宇宙中所谓的暗能量是什么——其实就是压力与反斥力作用。在很多颈肩腰腿痛的病人身上,我们都能找到压痛点,只要想办法解除掉压痛点,痛证就能立竿见影得到缓解。


第六点,中医治病也要讲到生理病理。如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黄帝内经》讲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第七点,我们都知道《伤寒杂病论》非常厉害,那张仲景是怎么写成这本书的?我们的民间中医山西的李保柱先生和山东的刘东军先生都有所研究,逐渐就把《伤寒杂病论》用数理模型解密出来,可以看出张仲景当时是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易经》的十二辟卦、铁版神数的相关理论与术数,总结规律后写出的《伤寒杂病论》。也就是借鉴之前的经验,总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疾病的演化、传变规律而成书。



第八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在很多场合呼吁中医要有文化自信,我们学好中医是在医易同源的基础上,结合四大经典,结合后世的各家学说,总结我们的临床经验,以及在人文学科、生命科学方向做一个探讨。中医一定是在儒释道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生命科学方面的演变规律。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牛顿晚年都在研究佛教,而我们的孔老夫子晚年研究易经。我们学中医也要把视野放开一点,心态放好一点,如果我们从20多岁踏踏实实走到40-45岁,一定大有可为。各家学说很多,但我们要先学好四大经典,在这个基础上涉猎各家学说,希望大家不要走偏了。中医的康庄大道上,我们会碰到很多美好的风景,沿途的看一看就好了,好的东西我拿过来用,但是我们的大道一定要走好,走端正,这样我们的中医诊疗思路才是可复制的,可量化的。


国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叫莱布尼茨,科学界一直有争议,他和牛顿到底是谁先发现了微积分?实际莱布尼茨的可能性还更大一点。他认为每一个单子都是一个生命的小宇宙,能够和大自然、大宇宙契合和互通。在莱布尼茨看来,《易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是科学、哲学、数学、数理逻辑的源头;而中医则是最能代表这个“活水”的,所以它展示着“道”科学之母的机理。所以他非常相信中医,并且认为要向中国人学习中医。在他那个年代,医学是最重要的自然科学,他非常厉害,能够很客观地看待中医,认为中医是唯一能体现“有机整体”的科学,既与“元一的道”神交,又与“活的自然”契合,因而它最具真理性和生命力。后来他和牛顿一起,把中国的思想进口到欧美去了。诸多的发现,比如两位数学、量子、机械力学、计算机等都能是归功于“道”的传奇。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莱布尼茨对中医《易经》、中医及单子类的物质共振画了一个非线性的中国医学和二进位数理逻辑图,但是并没有让西方医学接受。而西方医学也发展成了现代医学的分子学。如果当时他进口的中医思想能够跟西方医学契合,现代医学应该就是大一统了。但不用担心,人类医学的发展最终一定是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去年很火的一部电影“奇异博士”,就谈到了物质能量的世界、异次元的空间等等。


第九点,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医,是不是号号脉,开开方就可以呢?不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医是“一针二砭三药”,我们中医生有针,有灸,这是一般的中医生都要掌握的。如果说病人进来,一针就能让他好转,那为什么要等到他开药回家熬药喝药呢?一针能够解决的,我们就用针解决它。又比方病人腹部冷痛,做个艾柱,见效不是很快吗?而砭石,现在用得最好的地方在美容院,中医界几乎没有了。那怎么办?其实我们现在很多能够发热的物理治疗仪器都可以称为砭石。第三才是药,光会开药的医生一定是下医。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一针二砭三药”,才是合格的传统中医师。


第十点,讲道术方器与理法方药。中医上升为道,你才能学好中医。治病的方法就是术,再后来是我们的百家学说、中医各家的方,最后才是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我们用的工具。和我们的理法方药要等同对待,一样要深入研究、推敲。我们中医常说“不传之秘在辨证,又在剂量”。剂量非常关键,张仲景用的是汉代度量,和我们现在的度量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知道。


五、结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最后总结一下,学中医有三个“境界”。大学刚一毕业,面对临床病人不知道怎么办,这是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甚至,有些同学直接就改行了,“望尽天涯路”就改成了“望断天涯路”。在我们学了十年八年,当我们很困惑时,突然发现套用名老中医的方子可以治好一些病,然后就开始深入研究中医,这时候就是第二个境界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到后来访遍名家,发现原来都不离四大经典,就回过头去研究,才发现中医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时候就达到了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医不简单,我们还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中庸》里讲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所以说最好的医生是病人自己。自然最健康,心是最强的药,人体都有自行修复的机制。这句话提醒我们,在临床中治好很多疾病时不要骄傲,中医最容易骄傲,为什么?第一点,很多家人亲戚的病是你自己治好的,然后就感觉自己很牛;第二点,找你的病人都是别人治不好的,都是疑难杂症,你治得有疗效了。牛不牛?牛!但事实是人体有自行修复机制,作为医生,你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伤寒论》里面对人体的自愈机能论述得很透彻。一切疾病,在治疗失误后,仍然有机会能自愈,这就是人体自愈机能的作用,书里第45、46、47、58、59、192、271、394条都讲到了失治误治。《伤寒论》的所有治病方法,都是顺应人体的自愈机能,协助人体自愈机能发挥较佳作用,从而使疾病在较快时间内得到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