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修行在日常”?

 timtxu 2017-08-22



学习原始佛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究竟该怎么修呢?


若从通俗、实用的角度来谈,原始佛教的修行纲领有两个:




1

立足眼前的事实


你的所知、所见、所为的首要纲领,必是立足眼前的事实,非此则必定错。很显然的,这个纲领告诉我们:那些想象、推度的都不能用。


原始佛教不否定“感应”,但是不将感应当作生活依靠;有没有感应是一回事,将神佛感应、奇迹当作修行纲领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的见解不能是来自于玄虚、奇迹、神秘的感应或传说,也不能是历史、耳闻来的。你必须立足在眼前的事实,你的认知、想法、作为、目的都得在此基础上。


原始佛教要帮助我们的非死后的平安,而是眼前的现实生活;呈现出来的特色是理性、务实与实际。


我们换个方式,举例来说明,当一个人问你:“会不会一辈子都对我好?”


学习原始佛法的人一听,喔,这是一个连上帝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你心中明白,问的人他要的答案,并非“事实是怎么样”,而是他现在的心情是否被了解。


他的问题是关于“心情的问题”,不是“实情的问题”,你得响应他现在的心情。


真话是“我没办法保证一辈子对你好”,但是你明白:说了这句真话,不会让今天更好。


于是你很诚意的响应对方“心情的需要”,说了他想听的话,但是你心中清楚:所有的一辈子,都是做好“现在”才有得说,我们只能尽在今天,今天做好最重要,有今天,才有明天。


这样的回答方式,攸关到智慧高低的问题,对方智慧不如你,才会认为你骗他。事实上,只要一个人,认真做好今天,何必说永远呢?我们眼前面对谁,尽力自利利他即是!



当一个人认真让你今天更好,你又何需追问能否让你一辈子都好呢?





2

“处理”眼前的问题或困难


学习原始佛法,第二个该有的修行纲领是——处理问题。我们不逃避问题,我们面对问题、了解问题,并且处理问题。


我们是“处理”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很多问题不保证能够解决,我们保证努力,但不保证什么结果。


我们面对现在的问题,了解现在的问题,处理现在的问题,但不保证什么结果。


此种对事情的认知模式过于理性,一般人很难接受。然而,请问:你是认真活一辈子?还是努力认真的活在现在?


一个人可以活多久,不知道!但肯定是要努力活到没办法活为止,直到那个时候,才能叫做活了一辈子。


这样一辈子有多久?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必须努力现在、努力活得好,我们只是在做这一件事!



“虽行一步,能致万里;虽行万里,眼前一步。”


人生行万里,眼前这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