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土地托管破解农业生产的五大痛点

 文心雕龙方 2017-08-22


“面对务农人口的持续减少以及老龄化、社会需求日益提升、国内产业发展不平衡,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以市场化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体系来构建中国农业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下面最根本的问题,即在未来的中国“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两大问题。


一个组织、一种方法、一样技术或者一个产品要想获得价值,一定要能够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痛点。那么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痛点是什么呢?暂时抛开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痛点由浅入深分别是:劳动力问题、生产技术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以及生产资金来源问题。


劳动力问题


中国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是,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平均年龄都在55岁以上。根据山东省最近的一次调查,务农人口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59岁。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务农,因为第一挣不到钱,第二被人认为没有本事,被别人瞧不起。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十年八年,等到这批农民老去之后,中国的土地谁来耕种?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未来从事土地种植和经营的一定不会是扛着锄头下地的旧式农民,而是配备基本的机械化装备的新式农民。


但是农业机械的配套和使用不但有较高资金和技术门槛,同时也依赖于土地的连片种植。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的投资和使用效率,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比,并最终制约中国农业走向规模化、现代化的步伐。


根据中国目前的粮食价格和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农民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在短期之内筹集足够的资金来采购和配备相应的农机和农具;也由于长期不公平竞争和选择的结果,现存的务农人口综合素质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准;而又由于农业生产的开放性、分散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很难吸引投资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农业技术问题


中国的农业正在从传统分散式的小农业逐步转化和过渡到适度规模化的过程中,与这一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相配套的农业生产技术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应该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以高产为目标的生产逐步过渡到根据市场不同需求生产,在未来很长时期,市场需求将是高产、高质量和特色农产品互相搭配;


从个人的经验种植逐步过渡到根据气候预测预报、土壤数据和作物生长信息来制定和调节管理措施的科学种植;


从单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引进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逐步过渡到通过综合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


从依赖个人和家庭的早出晚归、精耕细作逐步过渡到通过农机的配套而进行相对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操作。


这一系列的转变在老一代的传统农民那里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通过新的组织方式和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基本知识的农民来完成。


生产性服务问题


生产性服务和服务体系的缺位,是中国农业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之间差距最大的领域之一。除了服务理念的落后、体制机制的僵化之外,中国小农业的碎片化也让愿意尝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供应商无所适从。一家一户小农户覆盖面窄,服务效率低,单位成本高,完全不能满足农户的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我们预期与农业产业相关的服务会发生下列的变化:许多服务内容从无到有,售前服务转向售后服务,单项服务转向综合服务,生产环节服务转向产业链服务,解决方案服务转向全程托管服务。


服务的内容涵盖很广,其发展不能够靠自觉,也不能够靠有情怀的企业零敲碎打的尝试,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社会化服务,并能够在给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上,让渡一部分价值,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农产品销售问题


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中国农产品的销售开始出现了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农产品再也不是不愁嫁的“白富美”了。


由于中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特别是一家一户的小农业生产所种植的作物、品种、时间、生产方式、技术方案等的决策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没有适度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控制力不足,产品的数量不可预测,品质不一,供应量没有保证;生产的参与者,包括一些企业和农民契约精神差,订单农业履约率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从田间的生产到仓储物流,从加工环节到终端市场,产业链过长、环节过多、信息沟通不通畅,生产盲目。这就导致一方面是大量缺乏市场销路的农产品被生产出来,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迫切的高品质、有特色的农产品供应不足。


农业资金来源问题


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的占用问题难以回避,同时又由于中国农业的长期弱势产业地位,农业产业内缺乏有效的资金积累,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格外突出。


再加上农业是在开放环境中生产,不确定因素多,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中国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农业生产和经营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契约精神差,与小农经济相关的征信系统难以建立。因此,我国政府虽然有种种惠农政策和政策性资金,但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扶持资金却难以落实。


为了应对农业生产中的这些问题和痛点,美来众联在经历了反复的的探讨和生产实践之后认定,“土地托管”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这是因为土地托管能够——

 

  • 通过配套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来解决劳动力转移和缺乏的问题,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以农业技术的“套餐式”服务来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典型性问题,同时提升服务的效率和实用性;

  • 以农业生产过程的“全托管”和“半托管”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里转移过程中对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以及需求的差异化问题;

  • 以订单农业和下游用户直接见面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不畅和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 以建立封闭的产业链为基础,嫁接农业金融来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当前的农业问题,是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竞争环境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思路来解决。面对务农人口的持续减少以及老龄化、社会需求日益提升、国内产业发展不平衡,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以市场化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体系来构建中国农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是对传统农民和旧式生产方式的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聚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资金,根据市场的本来价值更全面、更快速地发展中国的农业产业,满足社会不断提升和更加多元的需求,提升资本和产业的竞争力。


(来源:马前炮-刘石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