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仑:很多企业是在拉抽屉,不靠谱!

 timtxu 2017-08-23

导语

“卖掉还是让它转型”,这是一个困扰着有着30年以上创业年龄的企业的难题。冯仑表示,转型是一非常复杂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换代,如果不换代,让一个老人、老团队、老组织来做转型,是转不了

 

对于做了30年以上的传统行业来说,转型相当于要把一个更年期的人重新再造,焕发青春期的活力,再风光20年。这件事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我们算了一下,大概成功率为50%,比当初创办一个企业还低。因为你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起点。比如我们1990年、1991年开始创办企业,做了很多事,现在有了一些虚名,一些财富,一些员工,还有过去的路径依赖,加上我们自己个人的问题,有很多复杂的历史。这种情况下去做未来20年的转型和发展,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1企业转型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转型不是赶时髦,不是你到美容院,做个微整形,进去的时候是一个老太太,出来的时候变成少女这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把搭拉下来的东西往上提一提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它的复杂体现在三件事情上。

 

第一件事:转型与换代

 

转型关键在于换代,如果不换代,让一个老人、老团队、老组织来做转型,是转不了的。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包括我们自己有时候是在拉抽屉,因为人舒服了以后会形成习惯,会有依赖,企业员工跟着你走了10年、20年,不管你摆出什么姿势,他们都会让你舒服。你让他们做新事,让他们带几个人去折腾,结果两三年下来发现什么都没变。就是说让老人去做新事、做转型的事,这件事不大靠谱。你必须完成换代,要让原来习惯让你舒服的这些人不舒服,最后你也不舒服,再找一些完全不搭界的新生代来做这件事情。

 

对传统组织来说,换代是挑战最大的一件事情。但如果不能换代,转型等于没有做,或者说只有开头,不可能有结果。

第二件事情:转型与增长

 

企业在过去总是会创造一些令人羡慕的业绩,否则不可能经历了10年、20年的企业发展之后,还有话语权。你总是赚了钱,不断地在发展,有所成长,力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令人尊敬的企业。

 

企业转型,要做新的事情,而所有的人不适应新产品、新业务,这个时候,企业发展速度会放慢,就跟汽车一样,拐弯的时候,速度就会放慢。但是企业发展速度放慢,在资本市场上,你要面临非常严酷的考核。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每天都有人盯着你的业绩,业绩增速放缓,老板就紧张,股价就下降,融资就困难,分析员就开始说不好听的,然后骂你的人就多了起来。

很多创业者一看股价下降、业绩下滑,本能地回到原来的状态,把原有的业务捡起来,把速度提上去。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转型中只要业绩下滑,老板就怂了,马上说继续做原来的业务,做几个广告再加一点新产品,原来的渠道铺上去,业绩就上来了,股价就好一点。股价好了又想转型,转型以后业绩又下滑,下滑以后又扛不住,然后继续原来的动作。就是企业在转型和增长里不断纠结,几年下来,转型没转成,增长逐渐乏力,我们自己企业也是这样,不断地面临这个矛盾。

 

全世界最难转型的是航天飞机,大概70年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产能,再推及行业,转型很难。服装、化妆品很容易出现新品,实现转型。房地产转型一般需要5到8年的时间,转型过程中,业绩有时候会受到很大的抑制。所以我们每天都在考虑转型与增长怎么能够实现平衡。

 

第三件事:转型与组织、文化的再造

 

如果前面两个事情能办得很好,那你一定要把组织打碎了重建。如果还照原来那样封闭地建立一个完全自我循环的小组织,效率只会越来越低,企业越来越不适应。

 

现在,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无边界社会,所有创新都在打破原来的边界,甚至连性别边界都在打破。前两天我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家里两个人同时变性,原来的母子关系变成了父女关系。

 

打破之后,这个企业组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呢?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

如果是互联网企业,从出生起,可能就是一个弹性化的、扁平的、开放的系统。但是房地产的企业,组织再造,怎么变?我们现在把它变成了很多小组织,让它自己生长,自己跟社会上需要的资源去连接,总部不再提供原来全能的服务。这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但如果你依旧保持原来的组织体系,你也只能做原来那样的开发,还是传统的模式。

 

除了组织以外,公司的文化也要改变。过去的企业文化是这么传导的?企业文化墙上写很多好词,创办人强行在企业内部不断地灌输给员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你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的意识逐渐地融合,让他能够在开放的组织当中不断经受外面的挑战,抵御外来的诱惑,坚守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放眼全世界,什么样的人最有劲儿呢?我说有劲儿就是做事当中的执着、坚定、勇敢、牺牲和一往无前。价值观能带给人做事的劲儿。

2企业转型的三种类型


总之,企业要在二三十年以后继续前进,就要转型,让它重新焕发活力,有能够走得更远的动力。不同的行业,转型的方式不同,面临的压力不一样的。

 

以房地产行业来说,我们把它分成微转型、小转型和大转型。

第一, 微转型。把产品做细叫微转型,这个在转型过程中,冲突比较小,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好。比如说我还做开发、住宅,就是在细分市场上下工夫,原来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住宅都做,现在只做郊区的某一种产品,或者说只做类似同性恋的公寓,或者说女性公寓。

 

第二, 小转型,就是转型不转行,还在房地产行业里面继续做,但是增加一点住宅以外的产品和资产管理的业务。

 

第三, 大转型,等于转行,我不做房地产了,开始进入其他的行业。

 

转型的幅度越大,换代、增长和组织再造这三个方面的矛盾就越突出。

 

微转型相当于一个过气的明星,去美容店里面收拾一下再出来,动静不大。小转型相当于我们有一些性别取向的改变,可以同时喜欢男的和女的,你可以转型,但是你的器官没有被去除,两边都试试。大转型,如同金姐的彻底改变,昨天是小弟,今天是大姐,这种转法很痛,要经历生命重新再造的过程。

 

总之创与变是企业发展当中不变的一件需要思考的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的幅度幅度样,转型不等于成功,变革也不等于增长,关键还在于企业要针对你所在的行业采取适合自己的动作。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