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离生活并不远,关键是做个有心人

 扫地僧一一 2017-08-23

来源 | 政眼(ID:zhengyan20160315)

作者 | 冯仕政    编辑:学妹


我知道,现在很多学生厌烦课程、厌烦老师,不守纪律、不服管教,部分原因是嫌大学里讲的那一套东西离生活太远,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无多大用处。他们觉得,与其在大学里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弃暗投明,去学点有用的东西是正经。


于是,现在不少学生,热衷的不是学业,而是所谓“实习”。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包括还只是本科的大四学生,不少人几乎完全放弃学业,全职去实习,梦想通过实习搭上关系或者展露才华,一毕业就直接拿到工作。对此,我对学生说:关键还是搞好学习,而不是实习。实习只是学习的一个环节、一种方式,不把要学习与实习对立起来。以尔等的学习态度,不去实习人家还不明觉厉,一实习反而露了馅,拿不到工作。还是老老实实先搞好学习吧。


表面上看,大学里的学术训练离生活很远,但事实上,真正能够流传的学术,都是从生活中来,并且能够回到生活中去的,离生活并不远,与生活是相依不离的。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好的学术其实都是对生活经验、生活智慧的概括和精炼,因此,大学里的学术训练非但不会使我们脱离生活,反而能够使我们对生活有更集约的、更深刻的思考,不但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而且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推进一步。


人兽之别,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类有文化积累,所以能够从书本上汲取前人的教训和智慧,而不必像兽类那样事必躬亲地从切肤之痛中去学习;或者,即使吃了亏,也能很快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尽量减少可能发生的痛苦。人类有了自己的文化却不主动去学习,非要像兽类那样处处去碰钉子,然后学得一星半点,岂不怪也欤?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领导。人生在世,谁都免不了要向领导请示和汇报工作。请示、汇报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请示、如何汇报,看似生活小事,其实并不简单。学术训练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联,又该如何将学术训练运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如何根据学术训练去反思日常生活,从请示汇报中亦可窥见一二。请看下面这则口头请示:


咱们这次会议发言的人不是比较多吗?您看,要发言的副教授有6人,教授有5人,还有别的发言6人,每个人10分钟的话,就是6 5 6,17人,总共需要170分钟,差不多3个小时。中间还有主持、打开PPT,再出点纰漏啥的,……。您看,星期三下午的会议几点开始比较合适?


大家看,这个请示有什么问题吗?我对我的学生讲,如果你没有看出问题,就说明你有问题,说明你的悟性还不到家,理论联系实际、学术联系生活的能力还有不足。同样是上面这件事,我欣赏的汇报是这样的:


您看周三下午的会议几点开始比较合适?因为需要发言的人比较多:……。


思考题:


第一,这两种请示有什么差别?


第二,为什么第二种请示更好?


差别就在于,第一种请示方法采用的是顺叙,即先讲致因,后讲后果,最后才提出请示的事项。第二种请示方法则反之,采用的是倒叙,一上来就先提出需要领导决断的问题,然后才绕到后面去讲原因及其后果。第一种方法虽然符合事物本身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并不符合交流和思考的逻辑。所以,采用“浑然天成”的顺叙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交流和沟通的使命。


为什么我更欣赏第二种请示方法呢?因为他首先提出了需要决断的问题,那么,领导在听汇报的时候心中就有了问题意识,就可以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判断,同时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汇报的轻重缓急:有的地方要求你补充,有的地方要求你快进,有的地方要求你重复,如此等等。


如果不首先给他一个问题,他完全不知道你讲一大篇话是为了什么,结果失去方向感。失去了方向感,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和失焦,因此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他不得不在听完一遍之后再回来“补课”:让你再说一遍,或把有关细节再追问一遍,如此等等。他累,你也累。


而第二种表述方式,不正是大学里经常讲的论文表述模式吗?大学里天天讲,写论文要有的放矢。那个“的”,就是问题。论文一上来,首先就要推出你准备回答的问题。明确了问题,文章才有中心,读者也才能很快地进入情境,把握你文的主旨和思路。


一篇文章,如果一上来就能非常简练地讲清所要回答的问题、该问题的学术及社会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往的观点、你文的创新,那就能够造成引人入胜的气场。然后正文里再徐徐展开,读者就不会失去方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和对话也就方便多了。而刻画上述内容,正是导语的功能。


导语就是introduction。introduction是什么?本义是引领、引进、把人往里掫。由是可知,introduction就是要干净利落地把读者领进你的门。我们日常说话,特别是长篇的汇报和请示,就像写长篇论文一样,要特别注重导语,三言两语就把领导领进你的门。如果没有导语,或者导语乏力,汇报就没有劲道,领导听上两三句就兴趣索然,你的汇报就失~~败~~鸟~~


你看,论文怎么写,完全是学术训练,似乎与日常生活无关,但它实际上也是在讲日常生活中话应该怎么说。而往深里说,话怎么说,包括怎么措辞、哪句话先说哪句话后说、前后应该怎么照应、详略应该怎么安排,不纯然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而同时是一个思维和逻辑训练的问题。想得清楚,不一定说得清楚,但想不清楚,一定会说不清楚。大学里教课,根本的还是思维和逻辑训练。这些训练,再加上与之相伴的写作和语言训练,只要你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一定会收到点石成金、操约用广的效果。关键就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愿不愿意、善不善于体悟了。


更进一步,与人谈话、向人汇报,内容的重点往哪里摆,以及相应地,材料和时间怎样配置,又涉及你对对方的理解和把握,即关于其知识、视野和兴趣的推断:对其熟悉的内容可以少讲,不熟悉的要作为重点多讲;对其感或不感兴趣的应该怎样处理,也得有所考虑。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你就不能很好地确定重点。而且,对重点的把握往往难以一次到位,需要现场根据对方的反应不断调整。而对人和对社会的理解,学术训练提供的那一套理论、知识和思维模板有助于你快速地定向、快速地反应、快速地调整。


我讲课和指导学生都比较注意联系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去体悟学术,又用学术去体悟生活。不过,大学的主要任务还是集中进行学术训练,必须保持学术训练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联系生活只能适可而止,否则就成心灵鸡汤了。于是,大量的体悟得靠学生自己。还是我在上一篇微信《同学们,不要放任自己停留在山寨水平上》里讲的,学生自己得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能事事仰仗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诚哉斯言,古之人不余欺也。可叹现在许多学生,岂止是老师指一步他跳一步,甚至是老师指一步,他动都不会动一下。


当然,我上面说的这些关于请示的问题,是纯粹从沟通效率的角度讲的。有时候,考虑到其他因素,可能就不能这么开门见山,反而需要绕一下弯,以铺垫和营造气氛,然后见机行事。就像中国古代诗歌里的比兴手法,先言他物,然后引起所咏之物。什么“三边没树石头少,庄户人的日子过不了”、“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即属此类。什么时候需要开门见山,什么时候需要绕一下弯,社会学里讲了很多,就看你怎么悟咯。


总之,只要你愿意和善于体悟,学术训练其实就是生活指南。这便是我上大学、教大学多年的肺腑之言。



本文作者:冯仕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