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君臣皆大欢喜 埋下百年后北宋覆灭的伏笔

 龙叔文馆 2017-08-23


一个王朝建立后,如何处置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是让每一位统治者都伤透脑筋的事情。

一种做法以刘邦、朱元璋为代表。刘邦位置一坐稳就先后干掉了韩信、彭越和黥布三个功臣。朱元璋则做得更彻底,他借“胡惟庸谋反案”和“蓝玉党案”,基本上把跟他一起出死入生的功臣一网打尽了——杀功臣杀到朱元璋这么不分青红皂白,也算是一种境界了。

一种以赵匡胤为代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请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几位手握兵权的高级将领喝革命的小酒。酒过三巡,赵匡胤一番话,软硬兼施,迫使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主动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做节度使。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随后,赵匡胤照葫芦画瓢,又收回了其余地方将领的兵权,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

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对于赵匡胤的做法,史学界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褒一贬。我们先说好的一面。

我们知道,自唐朝覆灭后,中国进入封建割据的五代十国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台”,各路政权如走马观花一般,稍纵即逝。而这些政权之所以会“短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武将权力过大,严重威胁到君权;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武将往往就会取而代之。

赵匡胤本人,就是武将出身,通过“陈桥兵变”成为新的统治者。正因为此,赵匡胤充分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迫切需要把指挥军队的权力掌握到自己手中。如果换了刘邦和朱元璋,势必是杀杀杀。而赵匡胤在回收权力的过程中,没有杀掉一个功臣,还与他们结成了儿女亲家,气氛那是相当地和谐。

我以为,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专制时代,“杯酒释兵权”做到了君臣皆大欢喜,算得上是君臣之间最好的选择了。

我们再说不好的一面。

杯酒释兵权,看起来真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派,但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看。

首先是,杯酒释兵权代价不菲。赵匡胤为了从武将手中撤回兵权,不但赏赐大量金银财宝,还允许他们“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武将们固然失去了兵权,却换来了奢侈与享乐的生活。刚刚建立的北宋王朝,平白无故地多了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阶层。

毫无疑问,这在无形间,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和压力。

其实,在北宋建立之初,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都是重义轻利之人。他们经过赵匡胤“一番点拨”之外,为了打消赵匡胤的顾虑,变得自轻自贱,开始疯狂聚敛财物、追求声色犬马。

其次,北宋建立后,周边环境并不好。赵匡胤“卧榻之侧”除了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政权存在外,还随时面临着西夏、辽国等强国的威胁。此后,还要面对更加强大的金国。赵匡胤急不可耐地剥夺一批英勇善战的武将的兵权,实际上是在自废武功,作茧自缚。

事实证明,没有了这一批百战之将,再加上“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北宋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弱宋”之名,由此而得。

1127年,在“靖康之变”中,北宋都城被金国大军攻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3000余人被金人俘虏北上。北宋就此覆灭。

可以说,早在百多年前,赵匡胤就埋下了北宋覆灭的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